概述
犬出血性胃腸炎是一種急性胃腸炎綜合症,以突然發病,急性死亡,或嘔吐、腹痛、腹瀉及排皎凍樣粘液性糞便為特徵,發病率高,大小型犬均可發病,多發於秋冬季節,是門診常見病。其病因有原發性、繼發性。
發病原因
患犬多為食入變質、腐敗、冰冷、油膩的食物,或食入含有淋巴結的肉品、禽內臟、水產品內臟等。由於上述物質刺激胃腸,使胃腸功能減弱和失調,影響消化和吸收,尤其是腸道對水的吸收作用下降甚至喪失,水分過多聚積在腸道,達到一定程度便形成腹瀉。由於胃腸道內的食物異常分解引起胃腸道炎症,炎症損傷胃腸道毛細血管壁,特別是腸道後段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大,腸道毛細血管中的紅細胞漏出血管外,腸道後段缺乏鹽酸,血液未被消化,因而患犬下瀉物呈紅色。
臨床症狀
早期:患犬突然上吐下瀉,吐出物呈糊狀,有時吐出原樣食物;下瀉物呈黃色或淡綠色、稠糊狀或稀薄狀,排便次數漸多,量漸大。
中期:排出膠凍樣粘液和血便,呈粉紅至棕紅色,糞便比以前更稀,更腥臭;嘔吐不止,吃啥吐啥,有時嘔吐物呈淡紅色;患犬精神差,喜臥,愛喝水。
後期:精神極差,倦怠,反應遲鈍,眼球凹陷,背毛粗亂,皮膚彈性差,口乾,鼻鏡乾燥且鼻鏡上有一層白色覆蓋物;四肢末梢冰冷,四肢無力,多臥地不起,昏睡,呈脫水症狀;胃腸蠕動音減弱,心率加快,呼吸加快,有時能聞到病犬呼出氣味呈酸臭味;吐瀉重者,吐瀉物呈鮮紅色,可視黏膜蒼白;尿黃,有時少或無,用pH試紙測試,尿液呈強酸性,即酸中毒。
病理變化
剖檢死亡犬,胃腸道黏膜有卡他性或膿性滲出物,胃腸道有過多的粘液和血液,腸黏膜出血,有的腸壁增厚、發硬甚至壞死。
診斷
根據病史和症狀(嘔吐、腹瀉、便血)便可初步作出診斷。檢查血液:急性病例血液濃稠,紅細胞壓積容量增加(60~80mL/L),白細胞數正常。必要時作實驗室檢驗,以確定是否為細菌、病毒感染。
治療
採取中西藥結合的方法。
西藥治療
以補液強心、抗過敏、抗休克和控制繼發感染為治療原則。
常規治療方法
(1)補液:為擴充血容量,補充機體電解質和調整酸鹼平衡,靜脈注射0.9%氯化鈉溶液,劑量為40~60ml/kg體重。靜脈注射低分子右旋糖酐溶液,劑量為15~25ml/kg體重。靜脈注射碳酸氫鈉注射液,劑量為0.5~1.5g。對有飲欲的病犬可給予口服補液鹽,任其自由飲用。
(2)強心、抗過敏、抗休克:套用毒毛旋花子甙K0.25~0.5mg,用生理鹽水作10~20倍稀釋後緩慢靜注,必要時在6小時後小劑量重複一次。肌肉注射地塞米松2~4mg/kg體重,每日1次,以增強抗過敏、抗休克作用。
(3)對症治療:嘔吐劇烈的病犬,應及時注射一定量的"愛茂爾"注射液。為控制繼發感染,必要時給予適量的卡那黴素、慶大黴素等抗生素輔助治療。
其它治療方法
(1)雙黃連粉針600~1200mg(根據病犬大小,病情輕重用藥),地塞米松1~2mg,糖鹽水250~500ml,混合靜脈滴注;止血敏0.25~0.50mg(或安絡血10mg)肌肉注射。每日1~2次,連用2~4天。
(2)先鋒黴素0.5g,安絡血10mg,5%碳酸氫鈉50ml,配合5%糖鹽水500ml,靜脈注射,每日2次,連用2天,然後護理性治療。
(3)取醫用氫氧化鋁凝膠500ml,用自製胃導管連通注射器,將氫氧化鋁凝膠緩慢推入犬胃內,每次80~100ml,每日2次。同時輔以強心、補液、抗過敏、抗休克、控制繼發感染等對症治療,連續治療3~5天。
中藥治療
以清熱解毒、燥濕止痛,佐以涼血行氣、固腸止瀉為治則。方藥:鬱金、赤芍、黃連、黃芩、甘草各20g,地榆、苦參、木香、罌粟殼各15g,水煎兩次,煎取藥液600ml,分次灌服。體重5kg以下,服100~150ml/次;體重5~15kg,服150~200ml/次;體重15kg以上,服200~250ml/次。每日1次,連服2~3次。一般當日見效,2~3天即愈。
小結
本病發病迅猛,犬主往往粗心大意,發現犬患病時已到後期,或發現早但未引起足夠重視,送診治療不及時,多不愈。因此,治癒該病的首要條件是早發現早治療,其次是恰當的治療方法。
加強飼養管理,嚴禁飼餵腐敗變質的食物,及時驅除腸道寄生蟲是預防本病的良好措施。
病犬嘔吐較重時,應在灌藥前20分鐘肌注適量"愛茂爾"。
套用抗生素極易引起犬腸道菌群平衡失調,故治療本病時應慎用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