牯牛山

牯牛山

牯牛山,古稱福在山,位於雲南省昆明市東川區東部。

基本信息

簡介

牯牛山 牯牛山

牯牛山重崗絕壁,高峰矗立,常有雲氣籠罩,每當天晴日朗,蒼翠欲滴,四五百里外皆見之。清代詩人李文瀚《福在山》詩云:“去天剛尺五,蝸角有蠻屯。終歲雲埋頂,經時雪壓門。陰陽昏曉割,日月往來吞。不識危亡 地,猶矜遺子孫。”從這首詩看,在距天僅“五尺”的山頂上,有少數民族居住的村舍,終年雲埋山頂,冬天大雪壓門,嚴寒已極。那巍峨挺拔的福在山,好象一道凌空霸世的天然屏障,把山前山後的天晴下雨、黃昏拂曉,劃分得清清楚楚,並且吞噬著往來不斷的日和月。如果是一個未曾到過山頂的陌生人,他一定不知道,在那高聳入雲的絕境上,如今仍然居住著少數民族的子子孫孫。

牯牛山除雄奇險秀的自然風光外,古樸淳厚的山民,美麗神奇的傳說,極富韻味的民俗風情同樣令人心馳神往。

牯牛山風光 牯牛山風光

烏蒙山脈最高峰

白雲籠罩下的山頂 白雲籠罩下的山頂

大牯牛山海拔4017米,系烏蒙山脈最高峰,山麓地處小江河谷,海拔僅695米,相對高差達3300餘米,高差之大實為罕見。大牯牛山垂直陡立,凌空入雲,自古以來登上山頂者甚少。

自然資源

雄偉壯觀的峽谷景觀

牯牛山角峰如林、刃脊縱橫、峽谷深切、崖壁陡峭、氣勢磅礴。主峰由三個依次高低又彼此相連的尖峰組成,三個尖峰氣勢逼人,直衝霄漢。

一尖峰是牯牛山的最高峰,只有從背面的萬畝草山上才能登上峰頂。峰頂氣候變幻無常,晴朗無雲的天空會突然烏雲密布,電掣雷鳴,或狂風暴雨席捲而來,或雷電冰雹滾滾而來!頃刻間,天空又會雲消霧散,煙靄朦朧。日出峰頂,金光萬道,站立峰巔,豪情萬丈,感慨萬端!向南看,雲海蒼茫,天人合一;向北看,沃野茫茫,碧草連天,好一個雲蒸霞蔚的人間仙境。二尖峰和三尖峰四面絕壁,至今無人能上,峰面上古藤綿延,一垂千丈;峰頂上芳草萋萋,百花爭艷,春意盎然。三尖峰頂的石頭構成姜子牙釣魚台:在煙雨朦朧的海面上,子牙頭戴斗笠、身披蓑衣坐在小舟上垂釣,兩條大鯉魚背靠背躍出海面,其中一條正好把嘴伸在漁鉤上。子牙後面的岸上走來一人,背上背著一籮筐漁草,旁邊跟著一條小狗。

在三尖峰前面的山脊上,停泊著一艘巨大的石船,石船兩頭彎彎的、翹翹的像半月一樣。當地人說,石船很神奇,任何動物上船後便會晴天霹靂立即遭到雷擊。過去石船上白骨堆積,令人膽寒。

在三尖峰北面的山樑上,拔地而起的石像勾勒出一個充滿神奇色彩的世界:有唐僧拂淚召喚悟空;有巨龍騰飛播灑春雨;有千年神龜浮出海面;還有東方睡獅猛回頭……

萬畝草山

大牯牛山背面有萬畝草山綿延,春夏季節,草長鶯飛,羊群如雲, 溪流潺潺,百轉千回,山花爛漫,絢麗多姿。秋季,風裔雲詭,氣象萬千,雲淡天高,草色發黃,綿軟如毯,令人心曠神怡。冬季,白雪飄飛,雲霧迷濛,儼然一片北國風光。

典型的立體氣候地區

複雜的山形地貌,形成了牯牛山“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變化莫測的立體氣候,也形成了朝變暮化、四季各異的天象奇觀。

冬春兩季下午時刻,若霧氣瀰漫,日燦風靜之際,牯牛山巔便會出現“愛心佛光”,據說只有善良的人才能遇上,而且會光隨人行,久久不散,佛光所照之處,山石成金,璀璨耀眼,如夢如幻,如入仙境。

秋冬季節則雲飛霧涌,大小牯牛峰若隱若現,狀如牯牛戲雲海,日出或日落時,雲蒸霞尉,鳥瞰山下美麗的亞熱帶城市,胸中頓生“一覽眾山小”、“手可摘星辰”的豪情。

古老的天然動物植物園

牯牛山是一個龐大而古老的天然植物園,物種多樣性成為牯牛山上的一大財富。在牯牛山上,滿眼都是花草,遍地都是藥材,連石頭上也串滿藤類植物。

奇花異草是牯牛山上的一大景觀,成百上千種野花爭奇鬥豔,五彩斑斕,絢麗多姿,花叢中彩蝶紛飛,花香撲鼻,如夢如幻!漫山遍野的野百合花水靈靈地迎風招展著,每一株花桿上都開滿五六朵嬌艷欲滴的紅色花朵。最為著名的是牯牛峰下的萬畝杜鵑,以品種繁多、面積廣闊著稱,花開時節,一望無際的杜鵑花十里連片,開得如火如荼,大樹杜鵑花團錦簇,紅、黃、白、藍相互映襯,錯落有致。小杜鵑猶如金紅色的晚霞,鑲嵌在大樹杜鵑叢中,使花海高低起伏,層次立體。

在牯牛山上,花就是藥,藥就是花。白芷是名貴的中草藥,它們生長在懸崖峭壁上,開著肥大的花朵,遠遠看去恰似雨傘飄落在懸崖上。山苞谷像沖天的花柱,是百花中難得的珍品,具有較高的欣賞價值和藥用價值。據當地採藥人介紹。牯牛山上有幾百種中草藥,名貴的就有幾十種,如:黃蓮、岩花、一枝蒿、獨角蓮、雪茶、貝母等。

岩羊是牯牛山上動物主宰者,它們或獨自行動,或三五成群結伴而行,在陡峭的岩壁上走起路來如履平地。

紅土高原第一冰瀑

冰瀑是牯牛山上一道獨特的風景線,每年冬季,牯牛山北面的大峽谷中便形成千餘米長、百餘米寬的巨大冰瀑。冰瀑晶瑩剔透,光芒四射,寒氣逼人,保存時間長達四五個月,要到次年的夏季才融化,堪稱紅土高原第一冰瀑。

人文資源

二戰期間美機墜毀地

關於牯牛山的傳說眾說紛紜,其中以仙人洞和墜機亭兩個故事流傳最廣,影響也最大。

仙人洞是一喀斯特洞穴,處於海撥3000米懸崖絕壁上,洞內鐘乳石構造巧奪天工,渾然天成,非凡人所能為!大廳內九條石龍交匯,流出清涼甘甜的石漿水,當地人稱為“聖水”。大廳左上側有廚房,廚房裡有石桌、石碗、石凳等炊具。右上側有天樓,天樓里有石觀音、石佛像、石香爐。大廳裡邊還有犀牛塘,塘里常常有神奇的牛蹄印和白骨,牛蹄印用手抹平日後又復現,神秘莫測。當地人說,仙人洞裡過去隱居著一道士,道士常年雲遊牯牛山,采來草藥為當地民眾治療疾病,當地民眾給予他油鹽柴米,60年代末期,道士自稱修道圓滿,從仙人洞洞口的懸崖上跳下。如今,只有道士的荒墳依稀可見。

墜機亭位於小牯牛山。據當地民眾說,1944年初,美國一架運輸軍火的飛機飛到小牯牛山尖峰亭時,由於夜間大霧瀰漫,航線消失,致使飛機撞在牯牛山山峰上墜毀。當地人第二天早上趕到失事地點時,機上已無一人生還,只剩下飛機殘骸和運輸的炮管,由於無法運下山來,只好推下懸崖保護起來。據考證,這架墜毀的飛機是中美駝峰航線上運送軍火的大型運輸機,抗戰期間中美兩國飛行員用鮮血和生命開闢的駝峰航線,是中國抗日戰爭時期對外聯繫的唯一通道,而巍巍牯牛山見證了這一顯為人知的歷史事件。

還有雲門關,傳說是太平天國冀王石達開老營殉難之地。雲門關一線天峽谷景區內林木繁茂、鳥語花香、奇峰林立、怪石疊出,景色秀美。高山中溪流順勢而下,壯如銀河缺口,景色之奇妙獨特令人贊絕。

獨特的石板房建築

獨特的石板建築位於牯牛群山腳下的汪家箐,海拔2400米。由於山高路遠,交通不便,智慧勤勞的村民,就地取材,以石塊砌牆,以石板蓋頂,以條石鋪路,以凹石做盆,以方石砌灶,採石制石凳、石磨、石臼,石床,石枕等,每戶還有個挖火塘,用於煮飯、燒火。石板房不僅通風透氣,而且冬暖夏涼,防水防濕。房子的造型都是由風水先生所定,以金、木、水、火、土五行和每戶戶主的屬相配合來推算建造,這也是牯牛山道教曾鼎盛一時的又一鮮活例證。

汪家箐石板房具有濃郁的民俗歷史文化建築特色,與當地生產、生活方式構成了比較獨特的石板房文化特色。而且規模大,歷史悠久,有兩百多年的歷史,現已被列為“昆明市民間古建築文化保護名錄”。

汪家箐整個村落呈塊狀聚集在牯牛山以南的半坡山坳上,青色石板房沐浴在高原陽光下,山中建房、房屋傍山、房與山形成一體。大山、石板房、山里人的生活,形成了一個雅致的世外桃源,一幅古樸的水墨畫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