牯牛山古城遺址

牯牛山古城遺址

牯牛山古城遺址位於安徽省蕪湖市南陵縣,發現於1984年,是目前發現的安徽長江以南地區時代最早、規模最大的一處城址。有專家認為,牯牛山古城可能是春秋吳國的早期國都。1998年進行發掘通過考古發掘,出土了陶器、原始瓷器和石器、冶煉銅渣等百餘件,標本數百件。古城有主次之分,功能有別,說明古城設計合理,布局嚴謹,從而達到既可防禦又可進攻的目的。 該遺址的發現為研究吳、越地區的社會經濟文化提供了詳實的資料,填補了本地區先秦史的空白,尤其是對探索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青銅文明的起源與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1998年5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將其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5月被國務院核定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發掘歷程

商代晚期至春秋時期,南陵的先民們在牯牛山興建了一座古城(現籍山鎮先進村),他們在此創造了當時輝煌,寫下一頁燦爛的南陵古文明。

“牯牛山”是人工歷經數十年乃至數百年堆建形成的高台地,逐而建成一座布局合理、規模宏大的古城。它形似浮在水中的牯牛,故而稱之“牯牛山”。先民們充分利用了本地水資源優勢,“以水為路,以船代車,以橋相連”,興建了古城,古城亦叫“水城”。它面積約七十萬平方米。如此規模及布局的古城在當時可謂大城市了。

1984年全縣文物普查時發現了牯牛山古城遺址以後,立即引起了中外考古界專家、學者的關注,先後有北京大學、上海博物館、南京博物院、中國科技大學、東南大學、華東師大、安徽大學等考古研究單位的百餘名知名專家和德國、日本、韓國、美國、等國家及台灣的考古學者來陵參觀、考察古城遺址。中央電視台以及省、市、縣電視台曾對牯牛山古城遺址的考古發掘情況進行多次報導,蕪湖市電視台還製作了古城專題宣傳片。省文物研究部門將牯牛山古城遺址列入重點考古研究課題。安徽大學、東南大學將其作為本科生考古發掘實習地。

1996年至1997年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上海華東師範大學遙感實驗室與省地質遙感套用中心聯合利用遙感技術對古城遺址進行全面的調查,發現輪廓清晰的古城遺址,並對航空遙感照片進行解譯,繪製出位置圖。這也是安徽境內首次利用遙感技術開展考古調查。1998年經國家文物局批准,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與南陵縣文物管理所對古城進行首次發掘。通過考古發掘,出土了陶器、原始瓷器和石器、冶煉銅渣等百餘件,標本數百件,器類主要有鼎、鬲、豆、釜、甗、罐、盂、盆等,從器形分析,它們具有鮮明的地域特徵,可以形成獨立的考古文化類型——“牯牛山文化”,同時它又與周圍各種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考古發現,古城由四個高台地組成,四周分布著四條水道(即護城河),西南有進水口,東北有出水口,形成規則的長方形,長約900米,寬約750米。最高最大的台地為主城部分,其餘為輔助城。每個台地之間有水道隔開,索橋相連,水道與外圍護城河相通。護城河寬約20-50米,雖然歷經數千年的滄桑,部分河段已經淤塞,但大部護城河至今仍為河道或水塘,至今護城河與古城原貌輪廓仍然清晰可見。

古城狀況

古城四周有人工堆建的夯土城垣,至今仍有殘垣保存。城內有大量的紅燒土和煉銅銅渣、制陶遺蹟以及生活遺蹟,文化層厚2-3米之間,其文化內涵十分豐富。除此之外,還發現了炭化了的稻穀、稻草以及打漁使用的網墜等。證明了居住在牯牛山古城的先民們依靠種植水稻等農業和捕魚業為生計,同時還熟練掌握高溫燒制耐用的印紋硬陶器技術,也能冶煉冰銅和鑄造出精美的青銅器。文物部門已在本縣境內徵集了四十餘件春秋以前的青銅器物,其數量和質量是皖南其他市、縣所不具有的,其中南陵文物部門收藏的春秋青銅龍耳尊就是本地代表青銅器,此尊為國家一級文物,列入中華文明文物精品系列。

筆者參加牯牛山古城的考古發掘工作,接待過多位知名專家,聽取他們對古城的看法,又根據已出土的大量器物、標本以及各方資料分析,筆者以為,古城的建立與南陵的銅礦資源有著必然的聯繫。牯牛山古城是在商代晚期原始聚落的基礎上,逐步發展成一處古城。由於南陵大工山地區的銅礦業的興起,統治者為了加強對其管理,牯牛山古城就成為大工山古銅礦采冶的行政管理機構的所在地。春秋中期古城已成為長江下游南岸最重要戰略要地之一,是本地區重要的政治、經濟、軍事中心,並發揮了巨大的輻射功能。從地理位置來看,牯牛山古城地處平原與丘陵過渡地帶,攻能進,守能退,是控制上下往來的咽喉之地,位置十分優越;從交通運輸途徑來看,在遙感解譯圖上得知古代漳河從古城的護城河穿過,經繁昌流入長江,而漳河的上游支流峨嶺河從大工山古銅礦西周至春秋大型冶煉場江木沖遺址西側流過,因此古城與古冶煉場之間依靠漳河水系以船相通,又可通過長江水運通往沿江各地,具有交通便利的優點;從三大遺址出土的器物特徵來看,距古城西南1公里處就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皖南土墩墓群(千峰山),距另一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工山古銅礦江木沖冶煉遺址20公里,三地皆出土了大量的生活器具,通過比照,同一類器物的造型、紋飾、質地、特徵完全一致,表明三大遺址為同一時期、同一行政區域範圍。同時也印證了千峰山土墩墓群埋葬的就是牯牛山古城內及周邊的居民;從古城內發現了大量冶煉、鑄造的銅渣來看,古城內已設定的鑄銅作坊,對大工山古銅礦冶煉出的初製品——“冰銅錠”進行再精煉加工,從而在古城內製作出各種禮器和兵器。因此說,牯牛山古城與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工山古銅礦遺址和千峰山土墩墓群,構成周代南陵人的采冶區、管理區、墓葬區,顯現了南陵在先秦以前的繁榮。當時的吳、越國就是憑藉著本地域豐富的銅礦資源和處於世界領先水平的硫化銅采煉技術,以及眾多的科技人才,如當時的鑄劍大師“干將”、“莫邪”、“歐冶”等,開始了擴張勢力範圍的戰爭,吳、越國成為不可一世的春秋五霸之一。

古城存在時間約為一千餘年,商代晚期為興起階段,西周時期為發展成熟階段,春秋時期為鼎盛階段,到了戰國早期古城突然廢棄至今就是兩千餘年,消失的原因有待考古工作者進一步探索。

古城地處兩條國道的交匯處,距縣城僅3公里,而且古城是皖南地區保存最好的古城遺址,人為破壞較小,文化內涵十分豐富,具有極大的開發利用前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