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鎖鑰牛駝寨和“牛駝路”
牛駝村,別稱牛駝寨,以其軍事地理位置的重要,構成太原東部屏障之險而飲譽三晉。相傳,牛駝之名原非本稱,早年的名謂實際上是“溜柁”。說起“溜柁”的來源,那得從後唐創始者李存勖重建晉陽城說起。
唐末黃巢領導的農民起義被鎮壓之後,沙陀人李克用因鎮壓農民起義有功,被封為晉王,駐守山西太原。後來,朱溫顛覆唐王朝建立了後梁,克用的兒子李存勖便與朱溫對抗,沿用唐祚,稱雄太原,史稱後唐。
後唐初期以晉陽為都,於是有李存勖大建晉陽之事。當時,今瓜地溝一帶還是古樹參天、森林茂密,澗河水量很大。李氏遂利用澗河之水的運輸之便,大肆砍伐林木,柁運入汾河,載至古城晉陽。那時,今牛駝寨尚無村莊住戶,李氏便派兵卒、民夫駐守於此,設定留守處為“溜柁”。隨著時間的推移,“溜柁”演變為諧音“牛駝”。
逮至明時,俺答騎兵經常南下侵擾太原。太原作為山西最高行政長官駐節之地,而且為九邊重鎮之一,防衛工作非常重要,為此,在城郊東山軍事要地“牛駝”駐軍,並組織鄉勇守備於此,得名“牛駝寨”。抗日戰爭期間,日寇就是先取牛駝寨,再攻陷迎暉門,侵占太原的。
在中國大地上發生兩種命運決戰的時刻,山西軍閥閻錫山曾妄圖以牛駝寨險要的地勢和精修的防禦工事來阻礙太原的解放。然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在中國人民解放軍急風暴雨的摧打下,太原城防變為枯株朽木。人民解放軍正是從牛駝寨沿著今天的牛駝路一線,攻入太原城的。
如今,牛駝路東畔的山地,一座規模宏偉的烈士陵園——牛駝寨烈士陵園,已經落成。聳入雲端的“太原解放紀念碑”,雄宏偉岸,碑憑山勢,峰托宏碑,猶如中天一柱。鑰匙般的造型,喻意這裡是打開太原的“鎖鑰”。全碑高49.424米,標誌著太原解放於1949年4月24日。
在這座新擴建的陵園中,還闢建了“太原解放戰役展覽館”,形象而生動地再現了太原解放戰役的全貌。陵園中的一草一木,似乎在向人們訴說著先烈們的英雄事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