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頭龍

牛頭龍(屬名: Tatankacephalus)是種原始甲龍科恐龍,生存於白堊紀早期的北美洲。化石發現於蒙大拿州惠特蘭郡,當地屬於Cloverly組,年代為阿普第階到阿爾比階。

簡介

牛頭龍(屬名:Tatankacephalus)是種原始甲龍科恐龍,生存於白堊紀早期的北美洲。化石發現於蒙大拿州惠特蘭郡,當地屬於Cloverly組,年代為阿普第階到阿爾比階。
模式種克氏牛頭龍(T. cooneyorum),是在2009年由克里斯登·帕森斯(Kristen Parsons)與William L. Parsons敘述、命名。屬名意為“水牛頭”,tatanka在拉科塔語意為“水牛”,kephale在希臘語意為“頭”,意指顱骨的形狀;種名則是以John Patrick Cooney家庭為名。
牛頭龍

基本信息

中文學名:牛頭龍拉丁學名:Tatankacephalus
界:動物界 Animalia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蜥形綱 Sauropsida總目:恐龍總目 Dinosauria
目:鳥臀目 Ornithischia亞目:裝甲亞目 Thyreophora
下目:裝甲下目 Ankylosauria超科:甲龍超科 Ankylosauroidea
科:甲龍科 Ankylosauridae亞科:沙漠龍亞科 Shamosaurinae
屬:牛頭龍屬 Tatankacephalus
Parsons, W.L., and Parsons, K.M. 2009
種:克氏牛頭龍T. cooneyoru
mParsons, W.L., and Parsons,K.M. 2009 (模式種)
出現時間:白堊紀早期滅絕時間:白堊紀晚期
分布:北美洲食性:植食
命名時間:2009年命名者:Kristen Parsons

化石標本

正模標本(編號MOR 1073)是一個部分顱骨,缺少口鼻部前端、下頜,完整的顱骨
長度約為32厘米。除了顱骨以外,還發現一些肋骨、皮內成骨、牙齒。這個標本屬於一個成年個體。
由於這些化石沒有變形的跡象,因此與相同地區發現的蜥結龍相比,兩者可以輕易的辨別出來。牛頭龍的頭部呈圓形,具有大型眼窩,顱骨頂端有一個橫向的大型棱脊。根據已發現的唯一牙齒,牙齒缺少舌面隆突。目前已發現兩個皮內成骨,其中一個完整無損害,長13.7厘米,寬11.5厘米,內部中空,呈圓錐狀。

科屬分類

親緣分支分類法研究,牛頭龍是原始甲龍科,是加斯頓龍的近親。牛頭龍的原始特徵包含:前上頜骨仍有牙齒、顱骨仍具有側顳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