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邦善

牛邦善

牛邦善,起源於北宋宣和年間,出自於《水滸傳》。

基本信息

人物介紹

水滸傳里的壞蛋。《水滸傳》的故事最初起源於北宋宣和年間,從南宋開始就成為了民間口頭文學的主要題材。目前流傳下來的根據說書人編成的話本中就有“青面獸”,“花和尚”,“武行者”等。元朝初年,出現了話本《大宋宣和遺事》,描述了晁蓋、吳加亮(吳用)等36人的故事,初步具有了《水滸傳》的故事梗概。元朝,元雜劇中還出現了一些水滸故事劇本。

基本資料

牛邦善 牛邦善

《水滸傳》的成書,取材於北宋末年宋江起義的故事。據《東都事略·侯蒙傳》:“江以三十六人橫行河朔,京東官軍數萬無敢抗者。”又據《宋史·徽宗本紀》:“淮南盜宋江等犯淮陽軍,遣將討捕,又犯京東、河北,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張叔夜招降之。”《宋史·張叔夜傳》:“宋江起河朔,轉略十郡,官軍莫敢嬰其鋒。聲言將至,叔夜使間者覘所向,賊徑趨海瀕,劫鉅舟十餘,載擄獲。於是募死士得千人,設伏近城,而出輕兵距海誘之戰,先匿壯卒海旁,伺兵合,舉火焚其舟,賊聞之皆無鬥志,伏兵乘之,擒其副賊,江乃降。”此外,李□的《十朝綱要》,宋代陳均《九朝編年備要》和徐夢莘的《三朝北盟會編》,也都有類似的記載。還有的記載說宋江投降後曾參加過征方臘之役。從這些記載里,可以知道這支起義軍,人數不多(但也決不止36人),戰鬥力很強,在民眾中甚有影響,曾經給宋王朝造成一定的威脅。宋江等起義的年代大約在宣和元年(1119年)至宣和三年(1121年),前後三年多。

歷史典故

第五十五回高太尉大興三路兵 呼延灼擺布連環馬
話說高太尉問呼延灼道:“將軍所保何人,可為先鋒?”呼延灼稟道:“小人舉保陳州團練使,姓韓,名滔,原是東京人氏,曾應過武舉出身。使一條棗木槊,人呼為百勝將軍。此人可為正先鋒。又有一人,乃是潁州團練使,姓彭,名,亦是東京人氏,乃累代將門之子。使一口三尖兩刃刀,武藝出眾,人呼為天目將軍。此人可為副先鋒。”高太尉聽了大喜道:“若是韓、彭二將為先鋒,何愁狂寇!”當日高太尉就殿帥府押了兩道牒文,著樞密院差人,星夜往陳、潁二州,調取韓滔、彭,火速赴京。不旬日之間,二將已到京師,徑來殿帥府,參見了太尉並呼延灼。次日,高太尉帶領眾人,都往御教場中,操演武藝。看軍了當,卻來殿帥府,會同樞密院官,計議軍機重事。高太尉問道:“你等三路,總有多少人馬?”呼延灼答道:“三路軍馬,計有五千,連步軍,數及一萬。”高太尉道:“你三人親自回州,揀選精銳馬軍三千,步軍五千,約會起程,收剿梁山泊。”呼延灼稟道:“此三路馬步軍兵,都是訓練精熟之士,人強馬壯,不必殿帥憂慮。但恐衣甲未全,只怕誤了日期,取罪不便,乞恩相寬限。”高太尉道:“既是如此說時,你三人可就京師甲仗庫內,不拘數目,任意選揀衣甲盔刀,關領前去。務要軍馬整齊,好與對敵。出師之日,我自差官來點視。”呼延灼領了鈞旨,帶人往甲仗庫關支。呼延灼選訖鐵甲三千副,熟皮馬甲五千副,銅鐵頭盔三千頂,長槍二千根,滾刀一千把,弓箭不計其數,火炮鐵炮五百餘架,都裝載上車。臨辭之日,高太尉又撥與戰馬三千匹。三個將軍,各賞了金銀緞匹,三軍盡關了糧賞。呼延灼和韓滔、彭,都與了必勝軍狀,辭別了高太尉並樞密院等官,三人上馬,都投汝寧州來。於路無話。
到得本州,呼延灼便道:“韓滔、彭,各往陳、潁二州起軍,前來汝寧會合。”不到半月之上,三路兵馬,都已完足。呼延灼便把京師關到衣甲盔刀、旗槍鞍馬,並打造連環、鐵鎧、軍器等物,分三軍已了,伺候出軍。高太尉差到殿帥府兩員軍官,前來點視。犒賞三軍已罷,呼延灼擺布三路兵馬出城,端的是:鞍上人披鐵鎧,坐下馬帶銅鈴。旌旗紅展一天霞,刀劍白鋪千里雪。弓彎鵲畫,飛魚袋半露龍梢;籠插鵰翎,獅子壺緊拴豹尾。人頂深盔垂護項,微漏雙睛;馬披重甲帶朱纓,單懸四足。開路人兵,齊擔大斧;合後軍將,盡拈長槍。數千甲馬離城,三個將軍來水泊。下起軍,擺布兵馬出城,前軍開路韓滔,中軍主將呼延灼,後軍催督彭,馬步三軍人等,浩浩蕩蕩,殺奔梁山泊來。卻說梁山泊遠探報馬,逕到大寨,報知此事。聚義廳上,當中晁蓋、宋江,上
首軍師吳用,下首法師公孫勝並眾頭領,各與柴進賀喜,終日筵宴,聽知報導:“汝寧州雙鞭呼延灼,引著軍馬到來征進。”眾皆商議迎敵之策。吳用便道:“我聞此人,祖乃開國功臣河東名將呼延贊之後,嫡派子孫。此人武藝精熟,使兩條銅鞭,人不可近。必用能征敢戰之將,先以力敵,後用智擒。”說言未了,黑旋風李逵便道:“我與你去捉這廝!”宋江道:“你如何去得?我自有調度:可請霹靂火秦明打頭陣,豹子頭林沖打第二陣,小李廣花榮打第三陣,一丈青扈三娘打第四陣,病尉遲孫立打第五陣;將前面五陣,一隊隊戰罷如紡車般轉作後軍。我親自帶引十個弟兄,引大隊人馬押後。左軍五將——朱仝、雷橫、穆弘、黃信、呂方;右軍五將——楊雄、石秀、歐鵬、馬麟、郭盛。水路中可請李俊、張橫、張順、阮家三弟兄,駕船接應。卻教李逵與楊林,引步軍分作兩路,埋伏救應。”宋江調撥已定,前軍秦明早引人馬下山,向平原曠野之處,列成陣勢。此時雖是冬天,卻喜和暖。等候了一日,早望見官軍到來,先鋒隊里,百勝將韓滔領兵紮下寨柵,當晚不戰。
次日天曉,兩軍對陣,三通畫鼓,出到陣前。馬上橫著狼牙棍,望對陣門旗開處,先鋒將韓滔橫槊勒馬,大罵秦明道:“天兵到此,不思早早投降,還敢抗拒,不是討死!我直把你水泊填平,梁山踏碎,生擒活捉你這伙反賊解京,碎屍萬段!”秦明本是性急的人,聽了也不打話,便拍馬舞起狼牙棍,直取韓滔。韓滔挺槊躍馬,來戰秦明。兩個斗到二十餘合,韓滔力怯,只待要走。背後中軍主將呼延灼已到,見韓滔戰秦明不下,便從中軍舞起雙鞭,縱坐下那匹御賜踢雪烏騅,咆哮嘶喊,來到陣前,秦明見了,欲待來戰呼延灼,第二撥豹子頭林沖已到,便叫:“秦統制少歇,看我戰三百合,卻理會!”林沖挺起蛇矛,直奔呼延灼,秦明自把軍馬從左邊踅向山坡後去。這裡呼延灼自戰林沖。兩個正是對手:槍來鞭去花一團,鞭去槍來錦一簇。兩個斗到五十合之上,不分勝敗。第三撥小李廣花榮軍到,陣門下大叫道:“林將軍少息,看我擒捉這廝!”林沖撥轉馬便走。呼延灼因見林沖武藝高強,也回本陣。林沖自把本部軍馬一轉,轉過山坡後去,讓花榮挺槍出馬。呼延灼後軍也到,天目將彭橫著那三尖兩刃四竅八環刀,驟著五明千里黃花馬,出陣大罵花榮道:“反國逆賊,何足為道!與吾並個贏!”花榮大怒,也不答話,便與彭交馬。兩個戰二十餘合,呼延灼看見彭力怯,縱馬舞鞭,直奔花榮。斗不到三合,第四撥一丈青扈三娘人馬已到,大叫:“花將軍少歇,看我捉這廝。”花榮也引軍望右邊踅轉山坡下去了。彭來戰一丈青未定,第五撥病尉遲孫立軍馬早到,勒馬於陣前擺著,看這扈三娘去戰彭。兩個正在征塵影里,殺氣陰中:一個使大桿刀,一個使雙刀。兩個斗到二十餘合,一丈青把雙刀分開,回馬便走。彭要逞功勞,縱馬趕來,一丈青便把雙刀掛在馬鞍鞽上,袍底下取出紅錦套索,上有二十四個金鉤,等彭馬來得近,扭過身軀,把套索望空一撒,看得親切,彭措手不及,早拖下馬來。孫立喝教眾軍一發向前,把彭捉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