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藝術史:中國藝術

西方當代最權威的藝術史叢書——“牛津藝術史”系列中文版最新品種。中國美術史國際權威學者柯律格經典著作,以最前沿的學術觀念盤整中國藝術史脈絡。

內容簡介

國內外一流美術院校學者:傑西卡·羅森(牛津大學副校長,墨頓學院院長)、朱莉亞·穆雷(威斯康辛大學教授)、曹意強(中國美院藝術人文學院院長)等人鄭重推薦。

中國的藝術歷史悠久且門類眾多,但如此豐厚的傳統以往並未獲

牛津藝術史:中國藝術牛津藝術史:中國藝術

得西方學者足夠的理解,比如他們多聚焦於歐洲文化所看重的繪畫和雕塑,而忽視了像書法這類非常重要的藝術形式。這一情形近來才有所改觀,柯律格的《中國藝術》正是該領域突破性的成果。

作者指出,任何關於“中國藝術”的定義都存在諸多的異常現象和內在矛盾。因此,他反對從既定的概念出發,他要追問的是:古代中國的“藝術”究為何物?它們是在何時,又是怎樣成為“藝術”的?《中國藝術》關注的作品有的在創作的當時就已被視為藝術品,而另一些作品的藝術身份則是後來的時代所強加的。有別於一般藝術通史以時間為序的寫法,柯律格將中國藝術放在更為寬廣的歷史文化背景中,劃分為陵墓藝術、宮廷藝術、寺觀藝術、精英分子的藝術,以及在市場中買賣的藝術等不同形式,加以多種語境的考察。這部講述從新石器時代到20世紀70年代中國藝術的著作,從獨特的視角,重新盤整了中國藝術史的脈絡,並生髮出諸多新的學術課題。

作者簡介

柯律格(CraigClunas),英國牛津大學藝術史系講座教授,中國美術史及物質文明史重要學者。曾任職於倫敦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遠東部,長期負責中國藝術品研究及策展工作。2006年,因在中國文化和藝術史研究領域中的成就和貢獻,被提名為英國人文社會科學院院士。著有《長物志:早期現代中國的物質文化與社會地位》《雅債:文徵明的社會性藝術》《明代的圖像與視覺性》等。

劉穎,博士(中央美術學院),現任教於成都大學美術學院,從事美術史教學和中國宗教美術研究。

書籍目錄

第一章 墓室藝術

新石器時代至青銅時代:前2500—前200年

第一帝國:公元前221—220年

北方和南方:220—589年

墓室雕塑:400—650年

第二章 宮廷藝術

唐至宋初:618—960年

北宋宮廷藝術:960—1127年

南宋宮廷藝術:1127—1279年

元代宮廷藝術:1279—1368年

明代宮廷藝術:1368—1644年

清初宮廷藝術:1644—1735年

乾隆時期:1736—1795年

晚清宮廷藝術:1796—1911年

第三章 寺觀藝術

早期佛教藝術

佛教藝術:約450—約580年

隋(581—618)唐(618—906)的宗教藝術

北宋宗教藝術:960—1127年

南宋宗教藝術:1127—1279年

南宋僧人與文人

元代佛教藝術:1279—1368年

14—15世紀的宗教繪畫

明代宗教藝術:1368—1644年

清代宗教藝術:1644—1911年

第四章 文人生活中的藝術

文人藝術——書法

北宋的藝術與理論

南宋(1127—1279)和元(1279—1368)

明:1368—1644年

董其昌的藝術和理論:1555—1636年

17世紀和明清轉型

清:1644—1911年

19世紀

第五章 藝術市場

宋元時期:960—1368年

明(1368—1644):繪畫

明(1368—1644):印刷

明(1368—1644):紡織品和手工藝品

晚明繪畫中的業餘與職業問題

清:1644—1911年

版畫與透視圖

19世紀的上海

中華民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藝術

20世紀70年代之後的中國藝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