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藝術史:20世紀的設計

設計和作為一種生活方式的消費美國工業設計職業的增長美國工業設計 傳統、本國設計和民族認同設計中的英國認同 懷舊和農村風情德國,1930年代設計中民族認同的兩張面孔義大利:設計和法西斯主義尋找民族認同:兩次大戰間的美國第五章

基本信息

西方當代最權威的藝術史叢書,由英語世界頂尖學者撰著,採用開放式的出版理念,已出版三十餘種。每種配有百幅以上的全彩精美圖版,用前沿觀點與新穎材料闡述藝術史核心問題,被譽為“通向21世紀藝術史的大門”。中文版第一輯,特邀美術史家、中央美術學院易英教授主持編選翻譯工作,側重於構建西方藝術史的核心脈絡,併兼顧富於當代性的新選題。

內容簡介

20世紀最著名的設計,不在博物館,而在市場上。可口可樂玻璃瓶和麥當勞的標誌舉世聞名。1924年現代主義者的“法蘭克福廚房”,1954年流線型帶尾鰭的老爺車,1960年代末俯首皆是的充氣椅子——要想理解我們的文化,這些設計比被狹隘定義的經典更能說明問題。
作者重新審視了歐陸、斯堪的納維亞、北美和遠東的眾多設計與工業文化問題,深入探討了民族認同,意識形態與商業方法的“美國化”,跨國公司的興起,波普與後現代主義,以及關於懷舊和遺產的當代觀念。這部設計史清晰地闡明了設計的本質:一種關於審美、社會、經濟、政治和技術力量的強力且複雜的表達。

出版信息

作 者:(英)喬納森·M.伍德姆(Woodham,J.M.) 著 周博沈瑩易英
書 名:牛津藝術史:20世紀的設計
出 版 社:世紀出版集團,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81-044-40
出版時間:2012-08-01
版 次:1
頁 數:363
裝 幀:平裝
開 本:16開
所屬分類:圖書 > 藝術 > 設計

圖書目錄

中文版序
導言
第一章 走向20世紀
工藝美術運動的問題遺產
1914年前的零售業
藝術與手工藝,設計與工業:1914年前德國的論爭
彼德,貝倫斯與聯合通用電氣
歐洲其他地方進步的設計傾向
第二章 設計和現代主義
現代主義和設計史
現代主義 博物館、檔案室、藝術和設計倉庫
現代主義:道德和政治維度
現代主義設計:一個使用中的定義
現代運動設計:第一次世界大戰及其後果
包浩斯(1919-1933 ):魏瑪、德紹、柏林
包浩斯:在闡釋和歷史定位上的一些問題
1 920年代德國現代設計的大氣候
法蘭克福廚房:一個服務於20世紀生活的設計方案
“住宅”展:魏森霍夫住宅展,斯圖加特,1927年
法國現代主義 勒·柯布西耶和現代藝術家聯盟
法西斯義大利的現代主義
斯堪的納維亞現代派
英國和現代主義
東歐的發展
第三章 商業、消費主義和設計
美國 設計和作為一種生活方式的消費
美國工業設計職業的增長
美國工業設計 神話的創造
作為消費刺激物的大眾傳媒
對工業文化的當代批評
歐洲設計的影響
巴黎,1925年 奢侈、精美、商業
巴黎,1925年和美國
趣味的廣泛模式:歷史的多樣性
英國的商業和消費主義
其他地方的商業展示:英國和法國
第四章 設計和民族認同
巴黎,1925年和1937年 傳統、本國設計和民族認同
設計中的英國認同 懷舊和農村風情
德國,1930年代設計中民族認同的兩張面孔
義大利:設計和法西斯主義
尋找民族認同:兩次大戰間的美國
第五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重建與富足
戰後美國 技術與消費
英國:實用與超越
從“英國能做”到”英國節”
義大利:戰後的理想
1950年代的義大利風格
連線美國
德國 重建與經濟奇蹟
日常生活中的消費
戰後日本設計 神話與陳規
美國占領及其影響
日本介業的內部設計
第六章 跨國企業與全球產品
第七章 設計促進、職業與管理
第八章 從波普到後現代主義:改變的價值觀
第九章 懷舊、遺產與設計
第十章 設計與社會責任
注釋
插圖一覽表
參考文獻
大事記
索引
譯後記

媒體評論

對於眾多急於改變“碎片化”地了解西方設計史的熱心讀者來說, 《20世紀的設計》中譯本的出版是令人鼓舞的好訊息。本書提供了一種更廣闊和更具現代感的解讀西方設計史的視角;當然同時也留下更多關於設計史觀和寫作方法的思考。
——許平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
正如一個民族的歷史不能割裂一樣,設計的歷史同樣不能割裂。民族的文化是設計走向未來的坐標,前人的智慧和文化的多樣性將會給我們當今的設計帶來深刻的思考與無盡的啟示。這也正是本書的價值之所在。
——孫建君 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
本書將日常生活中的設計擺在顯著位置上,探究其背後的商業、消費等因素的影響,為設計史研究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角度。
——張夫也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
本書是1 990年代興起的新設計史研究的代表作之一。作者突破了佩夫斯納以來傳統設計史寫作的英雄史觀與編年體模式,著重從物質文化、大眾消費、文化認同與生活方式變遷等專題研究的角度,深入剖析、思考20世紀以來的設計發展問題,框架清晰,認識深刻,堪稱當代西方設計史研究的標誌性成果。
——熙腸 南京藝術學院教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