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簡介
牛巴貝斯蟲病(舊稱牛焦蟲病)是由巴貝斯蟲屬的原蟲寄生於牛的血細胞和網狀內皮系統引起的寄生蟲病。臨床主要特徵為高熱、貧血、黃疸和血紅蛋白尿。OIE將其列為B類疫病。
病原學
巴貝斯蟲為原蟲,屬巴貝斯科巴貝斯屬。在我國,引起牛巴貝斯蟲病的病原體有3種,即雙芽巴貝斯蟲、牛巴貝斯蟲和卵形巴貝斯蟲。
雙芽巴貝斯蟲寄生於黃牛、水牛的紅細胞內,是一種大型蟲體,蟲體長度大於紅細胞半徑,呈環形、橢圓形、變形蟲樣和梨子形等。典型的形狀是雙梨子形,尖端以銳角相連,每個蟲體有一團染色質塊,蟲體多位於紅細胞的中央,每個紅細胞內蟲體數目為1~2個。紅細胞染蟲率為2%~15%。
牛巴貝斯蟲寄生黃牛、水牛的紅細胞內,偶見於人。是一種小型蟲體,蟲體長度小於紅細胞半徑,雙梨子形蟲體以尖端聯成鈍角,位於紅細胞邊緣或偏中央。每個蟲體內有一團染色質塊。每個紅細胞內可有1~3個蟲體。
卵形巴貝斯蟲寄生於黃牛的紅細胞內,淋巴細胞也有寄生。為一種大型蟲體,蟲體呈圓形、卵圓形及梨籽形,每個蟲體含1~2團染色質,核外逸現象較常見,中央往往形成空泡。
巴貝斯蟲在中間宿主牛的紅細胞內行無性生殖,以出芽方式形成2個或4個蟲體。當帶蟲紅細胞破裂時,蟲體釋出,然後又侵入新的紅細胞內重複以上過程。
蜱為巴貝斯蟲的終末宿主。當蜱食入帶蟲血後,蟲體進入蜱腸管內進行有性生殖。蟲體可移行到雌蜱卵巢進一步復分裂,同時侵入蜱卵傳給下一代,在幼蜱組織中繼續繁殖,當幼蜱吸血時蟲體迅速進人唾液腺在幾天內形成感染性子孢子而感染牛。雙芽巴貝斯蟲、牛巴斯蟲和卵形巴貝斯蟲均為經卵傳遞。
流行病學
文獻記載5種牛蜱、3種扇頭蜱和1種血蜱可以傳播雙芽巴貝斯蟲。在我國查明微小牛蜱是雙芽巴斯蟲的傳播者。微小牛蜱是一宿主蜱,主要寄生於牛體,它以經卵傳遞方式傳播雙芽巴貝斯蟲,蟲體在蜱體內可保持傳遞3個世代之久。微小牛蜱每年可繁殖2~3代,每代所需時間約2個月。
牛巴貝斯蟲的傳播者有硬蜱、扇頭蜱等。我國已證實微小牛蜱可傳播牛巴貝斯蟲,以經卵傳遞方式,由次代幼蟲傳播,次代若蟲和成蟲階段無傳播能力。牛巴貝斯蟲也可經胎盤感染胎兒。
巴貝斯蟲病因各地氣候不同,一年之內可以暴發2~3次,由春季到秋季以散發形式出現,在南方發生於6~9月。一般情況下,2歲以內的犢牛發病率高,但症狀輕微,病死率低;成年牛發病率低,但症狀較重,病死率高,特別對老年瘦弱以及勞役過重牛,病情更為嚴重。當地牛易感性低,良種牛和外地牛易感性較高,症狀也重。本病也可經胎盤感染。
臨床症狀
潛伏期為1~2周。
起初病牛發熱40~42℃,呈稽留熱型。脈搏及呼吸加快,精神沉鬱,喜臥地。食慾減退或消失,反芻遲緩或停止,便秘或腹瀉,有的病牛排黑褐色、惡臭帶黏液的糞便。患牛迅速消瘦,貧血,黏膜蒼白黃染。血紅蛋白尿,尿的顏色由淡紅變為棕紅乃至黑色。血液稀薄,紅細胞數顯著下降,血紅蛋白量減少到25%,紅細胞大小不均,著色淡,有時可見幼稚型紅細胞。重症時可在2~6天內死亡。慢性病例,體溫波動於40℃上下持續數周,漸進性貧血消瘦,需經數周或數月才能康復。幼年病牛,病程僅數日表現為中度發熱,心跳略快,食慾減少,略見虛弱,黏膜蒼白或微黃,熱退後迅速康復。
病理變化
屍體消瘦,屍僵明顯;可視黏膜貧血、黃疸;血液稀薄,凝固不全。皮下組織充血、黃染、水腫。脾臟腫大2~3倍,軟化,脾髓呈暗紅色,在剖面上可見小梁突出呈顆粒狀。肝臟腫大,黃棕色。膽囊擴張,膽汁濃稠,色暗。
疾病診斷
根據流行病學資料、臨床症狀和病理變化可做出初步診斷,確診需進一步做實驗室診斷。
實驗室診斷實驗室可採取血液塗片,姬姆薩氏染色,檢查紅細胞中的蟲體。有時需反覆多次或改用集蟲法進行檢查,才能發現蟲體。
此外,補體結合試驗、螢光抗體試驗等也可套用。
疾病防治
牛體滅蜱:在春季和夏季蜱活動頻繁季節,每周對牛體噴灑或藥浴滅蜱一次。
避蜱放牧:牛群應避免到蜱大量孳生和繁殖的牧場去放牧,以免受到蜱叮咬,必要時改為舍飼。
藥物預防:對疫區放牧的牛群,在發病季節到來前,每隔15天用三氮咪注射一次,劑量為每千克體重2毫克。也可以用咪唑苯脲預防效果更佳。
治療:可用錐黃素、三氮咪、硫酸喹啉脲、咪唑苯脲等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