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齦切除術

牙齦切除術

牙齦切除術,是指用手術方法切除增生肥大的牙齦組織或後牙某些部位的中等深度牙周袋,重建牙齦的生理外形及正常的齦購。

基本信息

簡介​​

適用於肥大性齦炎,牙齦增生,深度在5mm以內的淺牙周袋和累及根分叉的牙周袋。患者如有全身系統性疾病或局部有急性炎症應禁忌。
指導意見:
建議放鬆心情,做手術畢竟有傷口長生,所以肯定會有一定疼痛的,一般做好消炎處理,保持口腔衛生,一般不會感染的,在去除引起增生的原因後是不會復發的。如果疼痛明顯或有傷口紅腫,說明有感染現象,建議儘快複診做進一步的消炎,必要時輸液。
因為麻藥的持續時間只是暫時的,一旦麻藥消退後就會出現疼痛。牙齦切除術對牙齦屬於創傷,此時容易感染,需要特別注意。

手術步驟

牙齦切除術牙齦切除術
1.常規消毒麻醉。2.根據袋的深度用牙周探針或牙周袋印跡鑷在牙齦表面作出溢血點,然後用1%美藍連點成線作出切口標記。
3.用斧形切齦刀的後刀緣在距標線約2~3mm的根方牙齦處以45°角作切口,根據組織的厚度及該區的解剖特徵,可改變切口與標線之間的距離以及刀口與長軸的角度,但不要切在牙槽骨黏膜上。齦刀斜行切入時,恰恰能切到牙周袋袋底。切除舌(齶)側病損時,切開線與標記線之間的距離可稍近,角度要求可以不必過於嚴格。
4.用斧形刀在標記線之間進行切開後,再用牙齦乳頭醫學整理刀的刀尖剝離,使與牙面徹底分離,避免組織撕裂。
5.檢查切口如發現剩餘的軟組織以及不整齊的牙齦邊緣應剪去,殘留的肉芽和牙石要徹底刮除。
6.用斧形切齦刀的中刀緣刃口修刮創面,將創緣與鄰接的牙齦表面刮成過渡組織面。
7.用鹽水沖洗,壓迫止血,最後作牙周塞治。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