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牌坊村作為鄧小平的誕生地,是廣安區統籌城鄉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一個成功典範,也是廣安區改革開放的一個精彩縮影,在中國西部村莊中有較強的影響力,是“全國文明村”、“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省級生態文明村”,並與江蘇華西村、深圳南嶺村締結為友好村。
中國村社發展促進會推出“中國村莊名片”,旨在宣傳推介各地特色村和旅遊文化,共在全國各地篩選108個特色鮮明的村莊。
歷史沿革
同四川東部所有的農居一樣,牌坊村內的鄧小平故居是一座樸實無華的三合院,被一蓬蓬翠竹環繞著,四周綠樹成蔭,院前是農田,屋後是山樑。1904年,鄧小平出生在這裡,並在家鄉生活了15個年頭。當地人將這座農家小院稱為“鄧家老院子”。
鄧家老院子中最早興建的是北廂房,是鄧小平的曾祖父於清朝同治年間所建,距今已有120多年的歷史。北廂房中分別設有農具屋、織布屋及鄧小平的姐妹們的住房。
北廂房中第五間房就是少年鄧小平的住房,房記憶體有他睡過的木床。木床是其母的陪嫁物,雖歷經百年,並未黯淡消磨,木料仍然發出特殊的光澤。房中還保留著鄧小平用過的書桌、油燈和筆硯。書桌柏木質地,用漆考究,桌上擺著一塊石硯,一盞油燈桐油未盡,燈芯似燃。透過書桌和油燈,人們仿佛又看到鄧小平當年伏案讀書的情景。
鄧小平5歲時進入離故居約1公里的私塾,接受啟蒙教育,7歲時開始接受新式教育。鄧小平從小就愛動腦筋思考問題,讀書成績一直很好。他的父親鄧紹昌認為,教育孩子的最佳方法是“除了學好課堂知識外,還應到處走走,要增加知識,還要見見世面。”他經常帶著鄧小平去和一些“革命分子”見面。鄧紹昌是個熱心社會事務的人,對鄧小平影響很大。鄧小平去重慶就讀留法勤工儉學預備學校,就是父親為他選擇的。
一條青石鋪就的小路蜿蜒向前。1919年,鄧小平沿著這條青石小路遠赴法國求學,走上了革命的道路。現在每年都有來自海內外的遊客沿著這條小路,來到位於四川省廣安市協興鎮的牌坊村,踏訪這位偉人的故居。
從1919年到1997年,鄧小平闊別故鄉78載,從未回過一次老家,這在中國歷史上的偉人中並不多見。儘管不曾回過老家,但鄧小平仍然惦記著家鄉。1977年、1986年,鄧小平兩次因外事活動來到成都,都抽空會見家鄉代表。他非常關心家鄉建設和民眾生活,囑咐鄉親們抓好農田基本建設,發展農牧副業改善生活。
鄧小平故居坐東朝西,由東、西、北3組單層建築組成,共17間。房屋為懸山式木結構,屋面由小青瓦鋪成。1951年,鄧小平家人全部遷往重慶居住,按照他的意見,老家的房產全部交給當地政府,分給了鄉親們居住。50多年來,鄧家老院子曾經做過公共食堂、保管室,也辦過文化站和幼稚園。上世紀80年代後,鄧小平故居開始逐步得到保護和管理。2001年,被國務院正式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根據規劃,到2004年,鄧小平故居將建設成山清水秀、鬱鬱蔥蔥的“天然紀念館”。保護區將主要栽種農村常見的花草樹木,不建花壇等人文景觀。區內文物景點的恢復和故居的陳列將儘可能體現歷史的真實性,以恢復鄧小平青少年時期的故居原貌。
鄧小平的故鄉人,廣安父老倍感自豪。如今他們出門在外,只要說自己來自鄧小平的家鄉,人們就總會多些親近與禮遇,因為人們把對鄧小平的敬仰轉化成了對其家鄉人的尊重。
鄧小平緬懷館
經過近一年半時間的建設和布展,鄧小平緬懷館2014年8月21日在小平同志家鄉廣安市協興鎮牌坊村正式開館,大量珍貴文物和史料將首度“解密”,與公眾見面。因改陳布展而閉館半年的鄧小平故居陳列館也將對外再次開放。
鄧小平緬懷館總建築面積4327.9平方米,全館以“回家”為設計理念,以親切自然、溫馨情感作為指導思想,全景式呈現中國改革開放的巨幅畫面,是鄧小平故居陳列館的延續和補充。
為真實再現鄧小平同志的偉人風範,給公眾展示一個更加親近的偉人形象,緬懷館按照1:1的比例,大量復原了鄧小平同志生前的工作和生活場景,其中包括小平同志及家人生活了20年的北京米糧庫胡同5號故居的部分場景,布展實物多為小平同志曾經使用過的原物,歷史價值極為珍貴。與此同時,館內還通過大量實物、圖片和文字資料,展示了小平同志的興趣愛好,如橋牌、足球、游泳等,還有眾多小平同志與家人日常生活的相關實物和資料,為公眾真實、直觀、親切地呈現出一代偉人的平民情懷和生活情趣。
貼鄧小平畫像
在牌坊村內,家家戶戶的客廳正中牆壁上都張貼著鄧小平畫像。牌坊村因孕育了一代偉人鄧小平而聞名中外,也因鄧小平起伏跌宕的人生而見證了中國巨變的歷史。
據了解,牌坊村曾因鄧小平的“三落三起”被改名為“偉大大隊”和“反修大隊”。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反修大隊”再次恢復為“牌坊大隊”,牌坊人民又率先實行家庭聯產責任制,從此牌坊村迎來了發展的春天。
改革開放後,牌坊村逐漸有村民外出務工掙錢,村民們的生活也逐漸好起來,有人開始修建樓房,也有一些村民在村里開起小廠,牌坊村黨支部書記鄧治君家就是改革開放後牌坊村農民致富的一個縮影。
“經濟發展了,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不少,我家建過3次房。”據鄧治君回憶,從部隊退役後,他學過泥水匠,辦過預製場,掙了一些錢,屬於先富起來的一部分人,“只有自己富起來了,才能帶動村民富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