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父母與子女的心理輔導:呵護孩子心靈成長》內容是從嬰兒期一直到青年期,針對不同階段孩子的心理發展特點,並結合父母自身的心理發展來探討親子的相互反應關係,指導家長如何更有效地理解和幫助孩子心靈的健康成長。《
父母與子女的心理輔導:呵護孩子心靈成長》儘量以家長容易理解的文筆書寫,並減少專業性的措辭,便於關心孩子成長的父母或老師們閱讀。在第一部的總論篇里,討論了孩子心理發展的原則。第二部分論篇,按孩子發展的各個階段分章編寫,並且每章後面還附上個案數例,實際提供對問題的了解,輔導的要領,以及對父母的建議。所有個案都使用假名,以達到保護隱私的目的。最後在第三部的總結篇里,針對父母提出整體性的建議。值得注意的是,孩子心理發展的各個階段是連續的過程,事實上各個階段之間並沒有明確的分割點,每個階段也沒有絕對的標準以及在該階段必須達到的發展水平。然而,各個階段的發生順序對於所有的孩子而言都是相同的,只是達到每個階段的具體年齡則因人而異。請讀者們在閱讀時靈活掌握。目錄
第一部 總論篇(發展的原則)
第一章 父母的養育方式與子女的心理成長
第一節 遺傳和環境因素在子女成長過程中的作用
第二節 孩子心身發展的程式與階段
第三節 父母的養育方式與子女的心理健康
第四節 心理健康的標準
第五節 結語
第二章 了解孩子的心理發展程式
第一節 引言:什麼是心理的發展程式
第二節 嬰兒階段的心理發展
第三節 幼兒階段的心理發展
第四節 學齡前兒童階段的心理發展
第五節 學齡兒童階段的心理發展
第六節 青春期階段的心理發展
第七節 青年階段的心理發展
第八節 總結:對父母的啟發與建議
第三章 了解影響父母養育子女的各種因素
第一節 父母的個人因素與條件
第二節 父母的性格、心理背景與心理要求
第三節 父母本身的心理發展與準備
第四節 父母自己的夫妻關係與婚姻情況
第五節 祖父母或其他人及社會環境的影響
第二部 論篇(孩子各階段發展)
第四章 嬰兒期(0~1歲)
第一節 嬰兒期子女的心理發展特點
第二節 父母對嬰兒的心理反應特點
第三節 父母與嬰兒期子女的親子關係特點
第四節 嬰兒常見的心理與行為問題
第五節 嬰兒特殊的心理與行為問題
第六節 父母呵護嬰兒期孩子心靈的原則與方法
第七節 嬰兒期個案的說明與分析
案例一 沒完沒了哭鬧,讓父母心煩的嬰兒
案例二 黏著小狗玩具不放,讓父母擔心的嬰兒
第五章 幼兒期(2~3歲)
第一節 幼兒期子女的心理發展特點
第二節 父母對幼兒的心理反應特點
第三節 父母與幼兒期子女的親子關係特點
第四節 幼兒常見的心理與行為問題
第五節 幼兒特殊的心理與行為問題
第六節 父母呵護幼兒期孩子心靈的原則與方法
第七節 幼兒期個案的說明與分析
案例一分離焦慮鬧得全家人圍著團團轉的幼兒
案例二 脾氣變得“很犟”的幼兒
第六章 學齡前兒童期(4~5歲)
第一節 學齡前兒童期子女的心理發展特點
第二節 父母對學齡前期子女的心理反應特點
第三節 父母與學齡前兒童期子女的親子關係特點
第四節 學齡前兒童常見的心理與行為問題
第五節 學齡前兒童特殊的心理與行為問題
第六節 父母呵護學齡前兒童期孩子心靈的原則與方法
第七節 學齡前兒童期個案的說明與分析
案例一 很少說話而只喜歡動手打人的男孩
案例二 總是與爸爸親近而讓媽媽生氣的女孩
第七章 學齡兒童期(6~11歲)
第一節 學齡兒童期子女的心理發展特點
第二節 父母對學齡兒童期子女的心理反應特點
第三節 父母與學齡兒童期子女的親子關係特點
第四節 學齡兒童常見的心理與行為問題
第五節 學齡兒童特殊的心理與行為問題
第六節 父母呵護學齡兒童期孩子心靈的原則與方法
第七節 學齡兒童期個案的說明與分析
案例一 頭暈、心難受而不能上學的一年級女孩
案例二 努力學習卻沒有結果,令媽媽苦惱的三年級男孩
第八章 青春期(12~17歲)
第一節 青春期子女的心理發展特點
第二節 父母對少年子女的心理反應特點
第三節 父母與少年子女的親子關係特點
第四節 少年常見的心理與行為問題
第五節 少年特殊的心理與行為問題
第六節 父母呵護青春期孩子心靈的原則與方法
第七節 青春期個案的說明與分析
案例一 渾身哪兒都不舒服的初一女孩
案例二 與父親常敵對,而且三天兩頭大發脾氣的初三男孩
案例三 對手淫過度擔心而影響到學習的高中男孩
第九章 青年期(18~24歲)
第一節 青年期子女的心理發展特點
第二節 父母對青年子女的心理反應特點
第三節 父母與青年子女的親子關係特點
第四節 青年常見的心理與行為問題
第五節 青年特殊的心理與行為問題
第六節 父母呵護青年期孩子心靈的原則與方法
第七節 青年期個案的說明與分析
案例一 一心想掙脫媽媽而令媽媽著急的大一女孩
案例二 孝順兒子交了女朋友而母親不高興的問題
第三部 總結篇(討論與建議)
第十章 父母養育子女的總要領
第一節 父母要整體性、階段性地呵護孩子心靈成長
第二節 父母要照顧自己的心理衛生
第三節 父母要兼顧夫妻關係與親子關係
第四節 配合社會文化的變遷而適應親子關係
第五節 總結建議
參考文獻
後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