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爐料乾燥(drying of charge)是指脫去物料中物理水的過程,為爐料準備的組成部分。有時也伴隨發生一些化學作用。如用石灰乳粘結的硫化物料團礦在貯礦倉內熱氣流乾燥時,發生對後續作業有利的鈣的硫酸鹽、碳酸鹽的生成反應。有些銅冶煉廠利用銅陽極護的爐氣,制氧站的氮氣在乾燥窯內乾燥硫化銅精礦來減少對後續作業不利的脫硫反應。實踐中,爐料乾燥除脫去物理水外,也不可避免地會脫去部分結構水。一般進廠精礦含水量都高於爐料準備、冶煉及煙氣處理等所允許的含水量,而需要經過乾燥處理。熔煉乾燥的滬料能顯著地減少護氣量及爐氣煙道、收塵設施容量,提高爐氣中硫酸的露點和改善爐氣的制酸性能。此外,乾燥爐氣溫度一般只有383~393K,而在冶煉設備及經餘熱鍋爐處理後的煙氣溫度分別高於1073K和高於623K。可見,通過爐料乾燥還可使冶煉煙氣中熱能損失相對減少。
常用的乾燥方法
有色金屬冶煉廠常用的乾燥方法有圓筒乾燥法和氣流乾燥法。
(1)圓筒乾燥法
圓筒乾燥法是把待乾燥的物料加入到迴轉的圓筒乾燥窯中,與其燃燒室所產生的高溫熱氣流相接觸,使水蒸發而達到乾燥目的。
(2)氣流乾燥法
氣流乾燥是將待乾燥的物料裝入鼠籠破碎機中,並通人高溫熱氣流,使物料在粉碎分散、呈懸浮狀態直接與高溫熱氣流接觸,在數秒內得到乾燥。
球團爐料通常在礦倉內用熱氣流乾燥,也有在鏈板乾燥機和帶式乾燥機上進行乾燥的。鏈板乾燥機結構簡單,乾燥溫度一般在475~573K。帶式乾燥機的溫度高些,既可乾燥脫水,也可進行一定程度的焙燒。圓筒乾燥窯雖結構簡單,但操作時因生球發生滾動而會粉碎,不多用。
精礦乾燥
精礦乾燥可根據其含水量及所要求的乾燥程度,採用一段、兩段和三段乾燥工藝流程。如精礦含水6%~8%時,常用圓筒乾燥窯的一段乾燥。精礦含水少於8%時及要求爐料含水低時,可採用鼠籠破碎機和氣流乾燥管兩段乾燥流程。精礦含水超過8%又要求爐料含水低時,一般宜採用圓筒乾燥窯進行預乾燥,然後經鼠籠破碎機鬆散和氣流乾燥管的三段乾燥流程。
圓筒乾燥窯的特點
圓筒乾燥窯具有對爐料的粒度、水分適應性強和操作維護簡單的特點,曾為有色金屬冶煉工廠廣泛採用。但因它的熱效率較低、勞動條件較差,故逐漸為各種氣流乾燥器如旋風氣流乾燥器、脈衝氣流乾燥器、流態化乾燥器、噴霧乾燥器和氣流乾燥管等所取代。流態化乾燥和噴霧乾燥可將漿料一次乾燥至所要求的水分,而氣流乾燥管對進料水含量有一定要求而限制它的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