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pú並模,越南語bồ,鄭張尚芳《上古音系》baa。古漢語並母為b;支讖譯ta為都(端模)、康僧鎧譯ka為姑(見模)、譯bho為菩(並海、奉有,並模(梵語音譯))、支謙譯(v)dha為屠(定模、澄魚),東漢譯經師將Alexandria對譯為烏弋山離、烏(影模)對譯a;並模之蒲的最初讀音為ba,後音轉為bu、bo,最後演變為今pú。類lèi來至,越南語loại;支讖譯ri、li、支謙譯rī為利(來至)。Bari/Buri可音譯為蒲類。巴里坤(Barköl)湖即漢代之蒲類海,köl為突厥語之湖,Bar(i)即蒲類也。模韻在後漢三國時期主要對譯梵語a,蒲類最初為Bar(i)。
希羅多德《歷史》第四卷記載有布迪諾伊人Budini,他們的活動地是在塔納伊司河Tanais的彼岸。“越過塔納伊司河之後,便不再是斯奇提亞了;渡河之後,首先到達的地區就是屬於撒烏羅瑪泰伊Sauromatae人的地區,他們的地區開始在麥奧提斯湖mœotis的凹入的那個地方,向北擴展有十五天的路程。在這塊地方是既沒有野生的、也沒有人工栽培的樹木。在他們的上方的第二個地區住著布迪諾伊人,他們居住的地方到處長著各種茂密的樹木”(《歷史》Ⅳ,21)
這裡的Tanais河只能是被當地人稱作Jaxartes雅克薩提斯河、今天稱作錫爾河的亞洲Tanais河,絕非今天稱作頓河的歐洲Tanais河。大流士進入色雷斯的目的是為了進攻希臘絕非是為了荒涼的達西亞。他橫渡色雷斯多瑙河僅僅是威嚇那裡的Scythians,把他們嚇跑,免除他們的騷擾,鞏固色雷斯這個前進基地。這種策略後來被亞歷山大效仿。亞歷山大也是滿足於將多瑙河對面的Getae人嚇跑,他渡過多瑙河後並未與Getae人發生戰鬥。大流士毫無必要從巴爾幹半島打到頓河流域,那裡既無財富又無大流士追逐的目標,那裡的土地對大流士毫無用處。同時大流士也無法將幾十萬軍隊從色雷斯帶到頓河,因為“渡過伊斯特河,你所能看到的只是一望無際的荒漠地帶。”(《歷史》Ⅴ,9)這一大片荒涼廣漠的土地根本無法養活波斯大軍。當時色雷斯多瑙河對面的荒漠地帶只有穿著美地亞服裝自稱為美地亞移民的Sigynnae人並沒有Scythians人;他們或許是跟隨大流士渡過多瑙河後被大流士安置在那裡的;從這裡渡過多瑙河後大流士沒有必要、也不可能帶領大軍穿過荒漠的羅馬尼亞、烏克蘭抵達頓河流域。
亞歷山大效仿大流士一世,跟隨他的足跡並極力想超越他。亞歷山大橫渡多瑙河就是典型一例。亞歷山大橫渡多瑙河的目的並不是要與已經生活在那裡的Getae人交戰,而是將他們嚇走,徹底解除後顧之憂,確保自己後方基地的安全。他的作法和大流士橫渡多瑙河如出一轍。大流士一世至少有兩點比亞歷山大偉大:大流士征服了勇敢善戰的Getae和Sacae人並越過亞洲Tanais河對那裡的遊牧部落進行了大縱深的掃蕩。亞歷山大和Getae人以及Tanais河彼岸的遊牧部落只發生了短暫的接觸。大流士一世要么是從一直存在到馬其頓人東侵時期的居洛波里斯Cyro-polis(在今之烏拉-丘別Ura-tyube)附近,要么是從“最遠的亞歷山大里亞Alexandria Eschate”(今俱戰提-列寧納巴德)附近渡過錫爾河的。
布迪諾伊人的活動地是在這些可能的渡河點之北的。大流士一世渡過錫爾河後先穿過撒烏羅瑪泰伊人的土地然後進入布迪諾伊人的土地(《歷史》Ⅳ,122)。布迪諾伊人距渡河點有相當的距離。“布迪諾伊人是當地的土著。他們是遊牧民族,在這些民族中間,只有他們是吃樅果的;蓋洛諾斯人是務農的,他們吃五穀而且有菜園;在身材和面貌上,他們和布迪諾伊人完全不同。然而希臘人卻仍舊稱布迪諾伊人為蓋洛諾斯人,但這是不對的。他們的國土到處都茂密地生長著各種各樣的樹木,在樹林的深處有一個極闊大的湖,湖的四周是長著蘆葦的沼地。”(Ⅳ,109)錫爾河以北的極闊大的湖只能是伊塞克湖或巴爾喀什湖或貝加爾湖。把布迪諾伊人的活動地比定在伊塞克湖附近或巴爾喀什湖附近或貝加爾湖附近都是可以的(特別地巴爾可能是bud的音轉)。
《後漢書·西域傳》:“蒲類國居天山西疏榆谷,…廬帳而居,逐水草,頗知田作…國出好馬。蒲類本大國也,前西域屬匈奴,而其王得罪單于,單于怒,徙蒲類人六千餘口,內之匈奴右部阿惡地,號曰阿惡國。”蒲類國最初在天山西部,伊塞克湖亦是在天山西部。蒲類*Bar(i)當即Budini。Budini即蒲類也。Budini中的後綴-ni在拉丁語中為表示民族的詞尾(羅三洋《歐洲民族大遷徙史話》第32頁:“羅馬人稱之為‘Hunni’,發音為‘胡尼’,亦即‘胡人’(‘尼’是拉丁語中表示民族的詞尾),英文稱之為‘Huns’。”)、在漢語中意為夷(支讖譯ni為尼。《漢書·地理志》越巂郡蘇祈縣“尼江”,唐朝顏師古注云:“尼,古夷字”)。蒲類Bar(i)中的a可音轉為u。支謙譯(v)dam為藍(來談)、譯di、dī為履(來旨)、譯(v)din、(v)dvi為利(來至),支讖譯dvī為利、譯dev為調(定蕭、定嘯、知尤),牟融譯rya為逮(定代、定霽)。鄭張尚芳稱:“眾所周知,定母跟以母間有密切通諧關係,所以蒲立本(1973)、包擬古(1980)、白一平(1992)、潘悟雲(2000)都乾脆擬定上古*l到中古一、四等變d-、三等變j-。”(《上古音系》第139頁)中古的許多定母(d)字來自上古的來母(l)。Budini中的di可譯作類。Budini意即蒲類夷(人)。
Budini人是一個具有特殊特徵的民族,希羅多德稱“他們都有非常淡的青色的眼睛和紅色的頭髮”,“在身材和面貌上”完全不同於根源乃是希臘人的蓋洛諾斯人Gelonus(《歷史》Ⅳ,108、109)。《漢書·西域傳》“烏孫國”顏師古註:“烏孫於西域諸戎其形最異。今之胡人青眼、赤須、狀類獼猴者,本其種也。”烏孫具有異常的種族特徵“青眼、赤須、狀類獼猴”,是西域諸胡中其形最異者。蒲類bar(i)也就是Budini是紅髮青眼的民族。
古代存在鼻冠音mb,蒲類bar(i)亦可寫作*mbar(i),加上族名後綴-c後為*mbarc。蒲類*mbar人的紅頭髮似火,具有火紅頭髮的蒲類*mbar引申出火fire、燃burn、燒burn、火焰flame、赤red。
蒲類bar中的b音轉為f、a音轉為長i即是英語fire['faiǝ]“n.①火;火焰。②爐火。③火災,失火。④炮火,火力;射擊。⑤熱烈的感情;激情。vt.,vi.①(使)著火;燃燒;烘烤。②開火;開槍(炮);射(箭)。③解僱;開除。④激動;激發;激起。”[火尾]huǐ曉尾“火。《說文》:‘[火尾],火也。從火,尾聲。《詩》曰:‘王室如[火尾]。’’《詩·周南·汝墳》[火尾]作‘毀’。《釋文》:‘或云:楚人名火曰燥,齊人曰毀,吳人曰[火尾]。此方俗訛語也。’”,王力《同源字典》xiuəi,鄭張尚芳《上古音系》尾(無匪)mɯl?(微微),周及徐《漢語印歐語辭彙比較》**smuld、*hmul?、xǐwǝi。《說文·火部》:“[火尾],火也。從火,尾聲。《詩》曰:‘王室如[火尾]。’”段玉裁註:“今《詩》作‘毀’。” 毀huǐ曉紙“一烈火。《詩·周南·汝墳》:‘王室如[火尾]。’《釋文》:‘齊人謂文曰毀……《字書》作[火尾]。’二燃燒。”,王力《同源字典》xiuəi,鄭張尚芳《上古音系》hmral?,周及徐《漢語印歐語辭彙比較》**smruld、*hmrul?、xǐwɛ。《說文·火部》:“毀,火也。從火毀聲。”段玉裁註:“毀、[火尾]實一字。”《詩·周南·汝墳》:“王室如毀。”毛傳:“毀,火也。”陸德明《釋文》:“毀,音毀,齊人謂火為毀。郭璞又音貨。字書作[火尾],音毀,《說文》同。”火huǒ曉果“一物體燃燒所生的光與熱。二焚燒,火災。三比喻急迫。四中醫病因之一。五指激動氣逆或發怒。六古時兵制單位。十人為火。七星名。八五行之一。九姓。”,王力《同源字典》xuəi,鄭張尚芳《上古音系》qhwaal?,周及徐《漢語印歐語辭彙比較》**smuuld、*hmuul?、xua(李方桂*hwǝrl?)。《說文·火部》:“火,毀也。”段玉裁訂為:“火,[火尾]也。”《玉篇·火部》“火,[火尾]也。”漢語中存在m>h音轉,如每(m)聲之海讀為h、黑(h)(英語black)聲之墨卻是明母m。蒲類bar>*mar(幫滂並明同為唇音可互相音轉,突厥字母m、b互通)>*尾mur>毀hui,蒲類bar>*mar>火*ha>huǒ。燥zào心晧、sào《集韻》心號。蒲類bar的反讀*rab>*lab>燥*sa(w)。《方言十》:“[火果],火也,楚轉語也,猶齊言[火尾],火也。”註:“[火尾],音毀;[火果],呼隗反。”朱駿聲曰:“按,[火尾]毀同字,其實皆火字之或體。爾雅釋言孫註:‘方言有輕重,故謂火為毀也。’”[火果],《辭海》標音為huǐ。果guǒ古火切,英語fruit,鄭張尚芳《上古音系》klool?。楚語[火果]或如英語fruit。
蒲類bar經音轉形成英語burn[bǝ:n]“vt.,vi.①燃燒。②燒毀燒傷;燒焦;燙傷;灼傷。③燃燒;灼熱;發亮;發光。④被燒壞(焦);被曬黑。⑤發燒;[喻]發火(怒);感情激動。n.(由火、熱或酸類物質造成的)燒傷;灼傷。”燃rán日仙“燃燒。本作‘然’。”,越南語nhiên,王力《同源字典》njian,鄭張尚芳《上古音系》njen。《說文·火部》:“然,燒也。從火肰聲。”漢語存在明母m向日母的音轉,如金日磾之日讀mī、矛聲之柔為日母。仿矛*mbāl之聲母音轉為日母(日母之柔的讀音本是矛),蒲類*mbar之聲母*mb可音轉為日母;將-r尾置換為-n,*mbar即音轉為燃(日仙)。燒shāo審宵“一火焚。”、shào審笑“二放火燒野草以肥田。三泛指野火。”,王力《同源字典》,鄭張尚芳《上古音系》(式招)hŋjew(書宵)、(失照)hŋjaws(書宵),英語。《說文·火部》:“焼,[艹熱]也,從火堯聲。”堯(五聊)ŋeew(疑蕭)。猶如漢拼-ŋ與金尼閣-m相對應一樣,m-亦可音轉為疑母ŋ-。蒲類*bar>*rab>*lab>燒*sha(w)。從英語bake[beik]“vt.,vi.①(在爐中)烤;烘;焙。②烘乾;烤乾。”和漢語焙(bèi《集韻》蒲昧切(並隊)‘微火烘烤。’,鄭張尚芳《上古音系》bɯɯs)來看,焙烤(鍋盔、饃等)的習俗當源自蒲類*bar。蒲類*mbar火紅的頭髮似火焰,由此蒲類*mbar經>*mbra>brām>flām產生英語flame[fleIm]“n.1.火焰,火舌;燃燒。2.火紅,燦爛;熱情,激情(猶指愛情)。3.(口)愛人。vi.<文>1.成火紅(或桔紅)色。2.突然爆發。3.燃燒,發火焰。”。*mbar換位後之*bamr產生英語fever['fi:vǝr]“n.1.發熱,發燒;熱病。2.高度興奮,激動不安。”
燃(燒)的同時釋放著熱(量),熱和燃同源。熱rè日薛“一溫度高。二發躁,躁急。三激動。四病名。”,越南語nhiệt,金尼閣jě,鄭張尚芳《上古音系》ŋjed。安世高譯śud為閱(喻薛)、譯ja為悅(喻薛),支讖譯yakṣ[tʂ']為閱(喻薛),康僧會譯śud為說(審薛、審祭、喻薛),支謙譯gat(v)和kap(+ph)為揭(jiē見月、薛,群月、薛,溪月,qì溪祭)、譯ja為閱(喻薛),帛延譯gāth為偈(群薛、群祭)。燃的韻母an音轉為薛韻*ad/*ud即是熱。蒲類*mbar之聲母*mb音轉為日母,-r尾置換為-d尾產生漢語之熱(日薛)。蒲類*mbar的聲母音轉為h(猶如漢語之火、毀)、-r置換為-t(-r在漢語火中脫落、在毀中音轉為-y)產生英語heat[hi:t]“n.1.熱度,溫度。2.(天氣)炎熱,酷熱。3.(爐子或暖氣的)高溫。4.激烈;興奮。5.(賽跑中的)(一個)賽次,分組賽。6.(尤指母獸的)發情,發情期。vt.1.使熱,把…加熱。2.使激動;使憤怒。vi.1.變熱。2.激動起來。”、hot[hɔt]“adj.1.熱的;燙的。2.發熱的,發燒。3.辣的,辛辣的。4.棘手的。5.易怒的;憤怒的。6.(非正式)(在某方面)有才能的;技藝嫻熟的。7.激烈的,猛烈的。8.最新的;剛發生的;(訊息)剛到的。9.熱情的,熱切的,熱烈的。10.<俚>(贓物)剛偷來的。11.(爵士音樂)狂熱演奏的。12.色情的;激起性慾的。vt.<口>使…熱;給…加溫。vi.1.(主英)(非正式)變得激動;變得煩躁。2.(主英)(口)變熱。”。在b>h音轉下,英語head和突厥語baš同源,皆出自蒲類bar。《說文·火部》:“熱,溫也。從火聲。”溫亦熱也。溫wēn影魂“一暖和。二平和,柔和。三溫習,尋繹。四中醫病名。五周畿內國名。六水名。七姓。”、yùn《集韻》影惞“八蘊藏,蘊積。通‘蘊’。”,越南語ôn,金尼閣iùn(加去)、uēn(加去),王力《同源字典》uən,鄭張尚芳《上古音系》quun,英語warm[wɔ:m]“adj.1.溫暖的,暖熱的。2.(衣服)保暖的,禦寒的。3.(感情或行為等)熱情的,熱烈的。4.(顏色)有溫暖感覺的,暖色調的。5.(猶指兒童遊戲)差一點就要找到(或猜中)的。vt.1.使變暖,使暖和。2.使(人、心)溫暖。3.<英>(把飯菜等)重新加熱,熱一熱。vi.1.加溫,變暖。2.(對…)感覺親密。3.興奮起來,變得熱情。”。*mbar之聲母脫落或音轉為w、ar音轉為an>un即是漢語溫,*mbar>*barm>英語warm。《說文·水部》:“溫,水出犍為涪南入黔。從水昷聲。”該溫水可能是由若干溫泉匯聚而成的。
暖nuǎn泥緩“同‘煖’、‘煗’、‘[日耎]’一溫暖。”、xuān《集韻》曉元“二見‘暖姝’”,越南語noãn,金尼閣nuòn、hiuēn,王力《同源字典》nuan,鄭張尚芳《上古音系》noon?,英語warm。《說文·火部》:“煗,溫也。從火耎聲。”耎為而袞切(日獮)音軟,鄭張尚芳《上古音系》njon?(日仙)。日獮之煗(讀為耎)與日仙之燃僅僅是聲調不同,煗當為燃的分化詞,兩者有著共同的來源。煗亦出自蒲類*mbar。柔從矛得聲、猱(女救切,娘尤)以柔得聲。從矛(mao)到猱(nao),顯然發生了m>n音轉。*mbar之b脫落形式*mar可音轉為*mān,其首音m音轉為n、長元音a音轉為oa/ua即是煗(暖)的現代讀音。
因蒲類*mbar具有火紅的頭髮而從蒲類產生赤、紅。赤chì昌石切(穿昔)“一紅色。二空淨無物。三誅滅無餘。四裸露。五斥候。通‘斥’。六掃除。”、chǐ“七尺。通‘尺’。”,越南語xích,金尼閣chcě(上有點),王力《同源字典》thjyak,鄭張尚芳《上古音系》(昌石)khljag(昌昔)、周及徐《漢語印歐語辭彙比較》*khjaak、tɕhǐɛk昌昔、*skhaak、tshǐɛk清昔。《說文·赤部》:“赤,南方色也。從大從火。昌石切”。《釋名·釋采帛》:“赤,赫也,太陽之色也。”《易·困卦》:“困於赤紱”鄭註:“朱深曰赤。”《禮記·月令·孟夏》:“駕赤駵。”疏:“色淺曰赤,色深曰朱。”《水經注·渭水》引洪範《五行傳》:“赤,火色也。”漢語存在並母(鼻)向從母(自)的音轉,漢語的爿(原始姬語讀音*band/*bam)聲旁存在向照組和精組的音轉(從陽之爿牆戕、從唐之藏奘髒、崇陽之牀床疒狀、精唐之臧牂戕贓、精陽之將漿鱂蔣螿獎醬、清陽之鏘蹡嶈斨、莊陽之妝莊裝壯);由於照穿牀審禪同為一組,彼此存在音轉,並母b同樣可以音轉為昌母(穿三)。支讖譯śak、śāk為釋(審昔)。蒲類bar的聲母b音轉為穿母tʂh、-ar音轉為-ak/āk即是赤。由於赤出自蒲類bar,赤狄當即蒲類bar也。他們具有大流士一世波斯波利斯宮殿壁畫中波斯(Pārsa。古代波斯人自稱阿爾泰夷Artaei)衛兵的膚色(黑紅色),敦煌莫高窟洞穴中鐵勒回鶻供養人也是這種膚色(黑紅或紫紅)。赭zhě照馬“一赤色。二赤色的土。三使山赤裸無草木。”,越南語giả,金尼閣,王力《同源字典》tjya,鄭張尚芳《上古音系》tjaa?(章麻)。《說文·赤部》:“赭,赤土也。從赤者聲。”《廣雅·釋器》:“赭,赤也。”《詩·邶風·簡兮》:“赫如渥赭。”釋文:“赭,丹也。”《列子·周穆王》:“赭堊之色。”釋文:“赭,赤色。”《山海經·西山經》:“竹山……其狀如赭。”註:“赭,紫赤色。”《一切經音義》引《三蒼》:“赭,赤土也。”《荀子·正論》:“殺赭衣而不純。”註:“以赤土染衣,故曰赭衣。”蒲類bar的聲母b音轉為照母tʂ、尾音-r脫落後即是赭。赭之韻母a繼續音轉為虞母u/o即是朱。朱zhū照虞“一大紅色。二朱木,木名。三姓。”,越南語châu、chu,金尼閣,王力《同源字典》tjio,鄭張尚芳《上古音系》tjo(章虞)。《說文·木部》:“朱,赤心木,松柏屬。從木一在其中。”《廣雅·釋器》:“朱,赤也。”《楚辭·招魂》:“網戶朱綴。”註:“朱,丹也。”赭、赤、朱三字,意義相近而不相同。赭是紅褐色,赤是紅色,朱是深紅。
紅hóng匣東“一紅色。古指淺紅色。二呈現紅色、變紅。三草名。”、gōng《集韻》見東“四通‘工’。五通‘功’。”,金尼閣kūm、hûm,王力《同源字典》hong,鄭張尚芳《上古音系》gooŋ,周及徐《漢語印歐語辭彙比較》**goom、*gooŋ、ɣuŋ。《說文·糸部》:“紅,帛赤白也。從糸工聲。”段玉裁註:“按,此今人所謂粉紅、桃紅也。”英語carmine(名詞)洋紅色,胭脂紅;英語kermes(名詞)胭脂蟲(產生紫紅色的小蟲)。carmine、crimso(深紅色)和kermes來源於阿拉伯語qirmiz(胭脂蟲)。絳jiàng見絳“一深紅色。二草名。三地名。”,越南語giáng,金尼閣kiám,王力《同源字典》koəm,鄭張尚芳《上古音系》kruuŋs。《說文·糸部》:“絳,大赤也。”段玉裁註:“大赤者,今俗所謂大紅也。”中期拉丁語scarlātum(猩紅色的布,猩紅色);古法語escarlate失去詞首元音,成為中古英語scarlet,英語scarlet(猩紅色,緋紅色)。scarlātum相當於漢語的紅、絳。《說文·糸部》:“絳,大赤也。從糸夅聲。”蒲類*mbarc>*marc(此即日耳曼-凱爾特語的馬,漢語的馬亦源於此)>絳*cram>紅*krom(工聲)。漢語存在聲母m-的脫落,如從毋(武夫切,明母m)得聲的毐(烏開切、於改切)為影母(零聲母);*marc的聲母m-脫落後產生焉耆、胭脂。焉耆,古代焉耆語作Argi/Arki/Arśi,梵語稱作阿耆尼Agni(意為‘火’); Argi/Arki/Arśi皆源自*Arci。胭脂又作煙支,支謙譯ci為支,*Arci中的r置換為n即是胭脂。*marc中的r脫落後即是貊*mak、瑪果依(Magi)人。蒲類bar>*rab>*ram。比較狗:古漢語*ku,吐火羅語A(焉耆)ku/koṃ、吐火羅語B(龜茲)ku/kweṃ;古愛爾蘭語cū、con(所有格);古英語、古弗里斯蘭語和古撒克遜語hund,哥特語hunds,古北歐語hundr。漢語零尾、吐火羅語零尾、-ṃ、愛爾蘭語零尾、-n、日耳曼語-nd相對應。*ram具有*rand之形式,*rand發展出漢語燃ran、熱*rad/*rud、英語red[red]“adj.1.紅色的。2.(臉由於羞愧、氣憤等)漲紅的,通紅的。3.(眼睛)充血的。4.(頭髮)紅褐色的,褐色的。5.血腥的,暴力的,燃燒的。6.(非正式)共產黨領導的;左派的。n.1.紅色,紅顏料。2.紅衣,紅衣料。3.紅酒。4.紅燈(指交通信號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