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熙川水電站位於清川江上游慈江道熙川市西部山區,於2009年3月動工,建成後用以解決平壤市及其周邊地區長期缺電問題。原計畫用10年建成的熙川水電站,以短短三年便竣工的“熙川速度”成為朝鮮建設強盛國家“新千里馬速度”的代表。
主要設施
熙川水電站現有1號、2號兩座發電站,總裝機容量30萬千瓦,設計年發電量9.8億千瓦,於2009年3月投建,2012年4月起開始向平壤供電。平壤目前一天的電量需求為60萬千瓦,已建成的1號和2號發電站設計發電量能夠滿足平壤所需電量的45%。目前,3號至12號階梯式發電站正在建造中,工程於2015年竣工後其發電量可望滿足平壤所需電量的50%以上。
作用
熙川水電站的建成有利於解決朝鮮首都平壤的電力問題,保護清川江地區的耕地和居民區免遭水災,保障熙川和南興地區的工業和農業用水。
修建背景
朝鮮的電氣化遠遠領先於中國。早在1964年,朝鮮就在新義州到平壤的鐵路幹線上實現了電氣化,而中國東北直到2000年還沒有一寸電氣化鐵路。中國改革開放時,朝鮮的人均用電量已經達到當時的初等已開發國家水平,比中國高好幾倍。但進入九十年代以後,由於國際形勢的變化,朝鮮失去了低價從蘇聯進口燃料和電力設備的機會,發電量驟然下降。在1989年達到歷史上的高峰292億度之後,發電量連續十年出現下降,到1998年降到了170億度。
受此影響,停電在這個國家裡成了制度化的現象,許多偏遠地區每天只能供電1個小時。在網上流傳的“世界夜景地圖”上,朝鮮除了“主題思想照耀下”的平壤有亮點之外,其他地方全是一片黑暗。更糟的是供電質量的下降。供電質量包括電流的頻率和電壓兩個方面,由於電廠機組的老化、輸變電設施的破損以及火電站不得不使用劣質煤來代替重油這三個因素,朝鮮的供電已無質量可言。本應穩定在220V的電壓,經常在140V到300V之間變化,頻率則從60Hz下降到37.5Hz。
2007年,金正日在視察東海岸元山青年電站時宣布重新啟動水電站建設,他說:“建設水電站不僅投資少,而且是解決不斷增加的電力需求的捷徑”,還要求全國“繼續貫徹黨的方針,在各地大力建設大型水電站和中小型水電站。”
熙川發電廠利用位於熙川市周邊的張子江(音)和清川江的激流,讓張子江流入清川江利用落差進行水力發電。據傳,2009年3月26日,金正日訪問熙川發電廠建設現場時聽工作人員介紹說“預計工程期間是十年”,金正日就表示“我有可能見不到竣工了”,因此加快了建設速度。
金正日疑被豆腐渣工程激死
2012年12月24日,韓國《朝鮮日報》記者獲悉,朝鮮前領導人金正日2011年12月17日猝死之前因聽到“熙川水電站施工不善導致漏水現象嚴重”的報告而勃然大怒。一位熟悉朝鮮內部情況的人士當天表示:“聽到報告的金正日大聲呵斥‘快點修理’後,在怒火尚未平息的情況下緊急前往慈江道當地視察,結果猝死。”朝鮮去年12月19日曾宣布,金正日在前去現場指導的列車上,因身心過度疲勞而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