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歷
熊梯雲,濱海縣北坍鄉(現屬五汛鎮)三截溝人,1910年出生於一個官僚地主家庭。新中國建立時,就參與負責江蘇省水利建設工作,為治理全省水患立下了汗馬功勞。1993年11月因病辭世。在他的追悼會上,原二聯中的校友送給他的輓聯是“江蘇大禹”,以懷念他的治水業績。
個人事跡
熊梯雲的父親熊養和,曾任國民黨老阜寧縣縣政府常備大隊大隊長、公安局局長、縣長,後又任興化縣縣長,是一個既積極主張抗日和熱心公眾事業,又執著地跟著國民黨走的舊軍人。熊梯雲讀書時候,就不熱愛這個家庭,同情家裡的夥計和勞苦大眾。1934-1938年他在上海暨南大學商學院讀書期間,就接近革命師生,背著父親如饑似渴地閱讀《共產黨宣言》,雖受其父嚴厲責備,仍然在夜深人靜時,精心研讀,追求革命真理。大學畢業以後,任上海私立既光中學校長,積極參加抗日救亡運動。他通過對國民黨消極抗日、製造摩擦、政治腐敗等表現和共產黨堅決抗日、全心全意為勞苦大眾求解放的政治主張的比較,認定了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從此,他徹底地背叛了自己的家庭,堅定地走上革命道路,於1940年加人中國共產黨。在地下黨期間,他受黨組織派遣,在興化國民黨第九旅開展內部工作,爭取了國民黨一個團投入革命懷抱。
1942年下半年,在抗日戰爭最困難的時期,熊梯雲按照黨組織的要求,回家鄉阜東縣工作。歷任鹽阜區參議會行政委員、阜東縣聯防大隊大隊長、阜東縣文科科長兼鹽阜區聯立第二中學校長、阜東縣縣長、縣委常委等職。在任二聯中校長期間,他充分利用教育陣地,教書育人,宣傳抗日救國,並主動將家裡的一部分土地獻給學校作教學勞動基地,其餘的土地分給抗屬和貧苦民眾,深得黨組織的贊同和人民民眾的信任。之後,他正確地執行黨的抗日統一戰線政策,深人發動民眾,組織擴大地方抗日武裝,領導全縣人民鋤奸反霸,開展抗日游擊戰,為建立和鞏固阜東革命根據地作出了積極的貢獻。1943年春,他通過艱苦細緻的工作,爭取“和平軍”一團起義,參加了革命隊伍。
解放戰爭開始以後,熊梯雲任阜東縣縣長期間,按照黨中央指示精神,迅速組織人民民眾開展對國民黨反動派的鬥爭。淮海戰役打響以後,他調任鹽阜區支前三縱隊司令部政委,積極組織、親自帶領民工向前線運糧運草,保證了前線的需要。他的支前工作受到了部隊和上級黨組織的肯定。
建國前後,熊梯雲轉到水利戰線工作,歷任華中辦事處水利局局長、蘇北導沂整沐司令部副司令員,蘇北行署水利局副局長、黨總支書記兼蘇北治淮指揮部副指揮、江蘇省水利廳副廳長、蘇北運河指揮部副指揮、黨委委員,江蘇省治淮指揮部副指揮、黨組成員,江蘇省水利廳廳長、黨組書記、顧問。1985年離休。在這40多年的歲月中,熊梯雲把整個身心獻給了江蘇壯麗的水利事業。1949年,他受黨組織委託,負責接管國民黨江蘇省蘇北運河工程局,並迅速著手修復歷經戰爭破壞的裏運河堤防和沿海海堤,初步恢復了這些水利工程設施的防洪保全能力。1949年汛後,根據黨中央、政務院導沂整沭的決定,熊梯雲帶領大批工程技術人員,深入實際,現場察看,調查研究,制訂方案,參與組織領導了轟轟烈烈的導沂整沭工程。經過蘇北幾十萬人民民眾的艱苦奮鬥一個冬春,開挖了新沂河,為沂河新增了一條排洪出路,打響了建國以後我省大規模治水的第一仗。這一重大水利工程的完成,為解除蘇北洪澇水患、恢復生產提供了良好的水利基礎設施。緊接著,又遵照國務院關於根治淮河的決定,熊梯雲組織領導了蘇北灌溉總渠、排水渠等治淮工程,從洪澤湖到扁擔港,親自多次踏勘,確定橋樑、涵閘的位置,為兩渠開挖成功,作出重要貢獻。1954年我省遭受特大洪澇災害的襲擊,熊梯雲積極參與領導了蘇北澆灌總渠和裏運河的防洪搶險戰鬥。在汛情十分危急的情況下,十天之內完成了蘇北澆灌總渠南堤加固400萬方土方的搶撿任務,為這次防洪抗災鬥爭的勝利做了大量工作。
熊梯雲在任江蘇省水利廳副廳長期間,在中央正確治水方針的指導下,他與其他負責同志一道,組織制定了比較符合江蘇實際的利建設發展規劃,並參與組織全省人民開展大規模的水利建設,如江水北調、分淮人沂、新沂河加固、駱馬湖水庫等一大批關鍵性的水利骨幹工程,以及大批的河網化工程。這些工程的興建為改善江蘇的衣業生產條件,特別是淮北地區旱改水,里下河地區“漚改旱”,創造了重要的物質條件。1964年,熊梯雲兼任蘇北運河指揮部副指揮,又在深人實際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制定了蘇北運河國防工程實施方案。
“文化大革命”期間,熊梯雲遭受殘酷迫害,被開除黨籍,罷免職務,關進牛棚。1970年恢復工作後,他出任省治淮指揮部副指揮,參與指揮了淮河入江水道整治,新沂河加固,新沭河擴大,興建了江都四站、淮安一站、二站和皂河抽水站等一大批治淮工程,增強了蘇北水利工程的抗災能力。1977年後,熊梯雲任江蘇省水利廳廳長、黨組書記,主持全省水利工作。在此期間,他進一步充實完善了江蘇省水利建設規劃,指揮了京杭運河中梗切除工程,並適應農村改革形勢,堅持不懈地開展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同時認真貫徹加強經營管理,講究經濟效益的水利工作方針,把水利工作的重點及時轉到加強管理、挖潛配套、更新改造、發展水利經濟、提高綜合效益的軌道上來,為江蘇水利建設的發展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他在離休以後,仍然十分關心全省的水利工作,多次向省政府建議,儘早開挖泰州引江河和淮河入海水道。並說:“入海水道不開挖,我死不瞑目。”1993年11月5日,熊梯雲因病在南京逝世,終年83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