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焦西街道位於河南省焦作市解放區西南城鄉結合部,東至衛校西街道西側,南至焦枝鐵路,西至嘉和屯,北至新園路,面積近3平方公里,人口2.8萬,下轄4個社區(電翔社區、電建),9個黨總支(支)部和19個建制樓院。轄區有焦作電廠、鑫達化工有限公司、同興計時有限公司和市城管局、市園林局等企事業單位余家。面積3平方千米;人口28000人。辦事處駐普濟路中段。1980年組建,時稱焦西辦事處革命委員會。同年9月,改稱焦西辦事處。原有林場家屬院、火電二公司家屬院、電新院、焦博路南、焦博路北、北新樓、元件一廠家屬院、電廠街、製革廠家屬院、化工一廠家屬院、汽車配件廠家屬院、爐渣磚廠家屬院、新店村等13個居委會。近年來,該街道和所轄社區先後獲得“全國五四紅旗團支部”、“全國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先進集體”、“第二批全國商業示範社區”、“全國城市體育先進社區”、“全國文化先進社區”、“全省社區建設示範街道”、“省文化先進街道”、“全省防範和處理邪教問題先進單位”、“全市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市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先進辦事處”、“市級文明單位”等多項榮譽稱號。
環境治理
創衛工作開始以來,該辦事處利用廣播、閉路電視等對創衛工作進行宣傳發動,使廣大居民深入了解創衛的重大意義,並自覺投入到創衛工作中。該辦事處把背街小巷、居民區的環境衛生治理作為工作重點,建立了工作檯賬,抓住三個突破口,強力推動創衛工作深入開展。以上表任務為突破口,推動門前包綠、垃圾治理任務全面完成。該辦事處組織轄區相關單位清理門前花壇、綠地內的雜草,完成了12處門前包綠整治任務,並完成建設西路和西環路部分路段樹木刷白任務。以抓區管道路環境整治為突破口,力促街道兩側環境改善。該辦事處組織機關人員、社區低保戶及沿線單位職工對林園路、衛校西街進行了突擊治理,僅對林園路就進行了6次集中清掃。目前,這兩條區管道路兩側的雜草已基本清完,道路環境面貌發生較大變化。以抓居民衛生治理為突破口,大力改善樓院環境質量。該辦事處對電廠家屬院、月季東苑等39個樓院的環境衛生進行了全面治理,共清理垃圾130餘立方米、亂貼亂畫2400餘處。同時,為推動垃圾袋裝化工作的開展,該辦事處轄區內的祥和社區在省建家屬院和郵電局家屬院封閉了8個樓道,配備垃圾桶14個。
經濟社會
該街道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實幹、奉獻、創新”的焦西精神為思想定位,始終堅持創建“一流的班子、一流的隊伍、一流的工作、一流的業績”,通過率先創建“兩辦一中心”行政運行機制,實現了“服務進中心、協調在兩辦、管理到社區”的工作模式,同時,切實做到工作重心的“四個下移”(工作思路下移、工作內容下移、工作位置下移、財力投入下移),不斷創新基層政權管理體制,完善各項工作運行機制,推動了街道和諧社區創建工作和轄區“三個文明”建設的協調、快速發展。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改善民生、服務百姓為宗旨,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經濟建設這一中心任務,不斷最佳化下去發展環境,大力實施招商引資拉動和項目建設帶動措施,街道財政收入連年增長實現翻兩番目標。2006年街道累計完成財政收入任務1810萬元,同比增長15.2%;招商引資1.38億元,占全年任務數1.2億元的115%;轄區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82億元 ,占全年任務數1.8億元的101%。辦事處的財政收入任務數從04年的900萬元到06年的1810萬元,3年內實現了翻番的目標。
社區服務
街道積極開展以疾病預防、醫療、保健、康復、健康教育和計畫生育技術服務等為主要內容的社會衛生服務,增加社區老年醫療保健等設施,逐步建立健全社區醫療衛生服務網路,方便民眾就醫,滿足社區民眾的醫療衛生需求,社區醫療服務覆蓋率達到70%以上;發展社區便民服務業,以開展“全國商業服務示範社區”活動為載體,重點發展面向社區居民的家政、連鎖配送、物業管理、保全保潔、文化娛樂等服務;便民服務熱線實現街、居聯網,社區失業人員再就業率達60%以上,對符合低保條件的做到了應保盡保,殘疾人保障覆蓋率達到70%左右,70%以上的居民對社區提供的服務感到滿意。繁榮社區文化,加強社區思想文化陣地建設,充分利用轄區的資源,開展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民眾性社區文體活動;利用社區內的各種宣傳工具和陣地,宣傳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引導居民追求高尚道德和文明行為,倡導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各社區圖書室,藏書量達到500冊以上,有固定的青少年活動站和社區體育活動場所,社區各類文體隊伍健全,參加全民健身運動的人口達到50%以上,參加市民文明學校、各類教育培訓活動的人數達到本居住區居民的10%以上,“文明樓院”、“文明家庭”、“衛生之家”分別占轄區總戶數的30%、40%和50%。組織所轄各社區積極開展“全國文化先進社區”和“全國城市體育工作先進社區”創建活動,並力爭有所突破。
社區建設
結合實際美化社區環境,實現長效管理。加強社區精神文明建設,廣泛開展各類社區文化活動,提高居民文明素質。審時度勢化解矛盾隱患和糾紛,保持社會秩序穩定。力爭創建一個環境優美、設施完備,生活便利的生活環境,促進人居環境和諧,不斷增強轄區居民對社區的滿意度和認同感;二是通過和諧社區建設,進一步完善社區黨組織的統籌協調機制和社區民主自治機制,提高社區管理和公共服務的能力和水平,大部分社區達到或接近“民主自治、公平正義、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目標;三是以居民需求為導向,以社區公共利益為紐帶,以各種社會組織為載體,以資源整合為保障,構建起基層黨政組織與社會組織及公民個體通體合作的社區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務體系,以促進政府、社區、居民、社會、企業、生態各方面關係的和諧,從而營造良好的社區自治環境,提升社區民主自治能力,激發基層社會活力,初步形成轄區居民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社會。以上3個層面的工作相互滲透、相互作用,最終協調發展,實現階段性的和諧社區創建目標。社區基礎設施建設實現新突破,園林社區多功能服務中心在年底之前建成並投入使用;社區黨組織和自治組織建設成效明顯,通過換屆依法選舉產生的各社區兩委班子團結、務實,結構合理,能夠結合實際組織開展便民服務活動;社區文化活動貼近居民生活,社區人居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民眾對和諧社區建設的認知度達到了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