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韻之離騷

無韻之離騷

《無韻之離騷》的作者是資中筠,出自司馬遷的《史記》。本文被選入上海華東師範出版的高二年級第一學期語文(國語)課本第五課。 魯迅稱《史記》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此文便以“無韻之離騷”為題,以《李廣將軍傳》為例,評析司馬遷的《史記》。

基本信息

作者簡介

資中筠, 1930 年 6 月出生,女,漢族,湖南人,中共黨員。1951年清華大學西方語文系畢業,大學學歷。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 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兼任國際友人研究會常務理事,太平 洋學會常務理事。學術專長為國際政治、美國研究。1983年被評為 “全國三八紅旗手”;1991 年獲“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2004 年獲“資深翻譯家”稱號。本文選自《學海岸邊》(《書趣文叢》第二輯),遼寧教育出版社1995年10月版。《離騷》,《楚辭》篇名。戰國楚人屈原作。作品運用美人香草的比喻、大量的神話傳說和豐富的想像,形成絢爛的文采和宏偉的結構,對後世文學有深遠的影響。

原文

無韻之離騷 ——太史公筆法小議

從小聽說太史公久歷名山大川而為文有奇氣,頗心嚮往之。但是過去讀《史記》常覺得不過癮,找不到我想像中的“奇氣”。那時總以為只有莊子的汪洋恣肆一瀉千里,戰國縱橫家的辯才和詞鋒,蘇東坡的豪放瀟灑,再不然就是六朝文章的華麗鋪陳,才稱得起文“氣”。後來稍諳世事,從同情司馬遷的遭遇出發,逐步體會到他的筆調之深沉、雋永,不同凡響。然而,還是在“四人幫”橫行時期那種風雨如晦的日子裡,懷著壓抑無告,欲哭無淚的心情,通讀了《史記》,才真正感受到那強壓在字裡行間的滿腔悲憤之情,對司馬遷自稱修《史記》是為了“意有所鬱結”,“以舒其憤”,更加理解。也就是在那個時候,我終於找到了太史公文章之“奇氣”所在。

這“奇”,不僅以其簡潔、凝練的文字囊括了縱橫萬里,上下千年的時間和空間領域;也不僅在於生動地刻畫了數以百計的文臣、武將、帝王、遊俠、騷人、處士,個個栩栩如生,躍然紙上;尤其在於以克制、含蓄的筆法,表達了深沉的感情和強烈的愛憎。通篇沒有雕琢的形容詞,也極少激昂慷慨的議論,而在那貌似平淡的敘事之中,卻蘊藏著極大的感染力。乾載之下,仍然能使讀者不知不覺跟著作者去愛、去恨,是其所是,非其所非。

《李將軍(李廣)列傳》是一個典型的例子。誰都知道,司馬遷由於為李陵說了幾句話而獲罪,遭受了宮刑。他對漢家天子的刻薄寡恩有切膚之痛,對李陵始終抱著惋惜和同情。但是他既不能作不平之鳴,也不能發怨謗之聲,只好把種種複雜的感情通過為李陵的祖父一代名將李廣立傳抒發出來。

《李將軍列傳》全文不過三千字。從李廣的祖先寫到他的孫子,也就是從秦始皇到漢武帝,歷經一百餘年。寫了李廣身經百戰、屢立奇功的英雄業績;寫了他一生坎坷、淒涼悲慘的下場;寫了他多少次化險為夷、驚人的大智大勇;寫了他廉潔、樸實、身先士卒的品德。還從文帝的讚嘆、士兵的愛戴、匈奴的畏懼和百姓的懷念,多側面地反映出他的可敬可愛。這裡面有千軍萬馬鏖戰方酣的古戰場情景,也有單槍匹馬、深入敵陣的驚險場面。如果不是太史公特有的筆法,恐怕再加一倍筆墨,也不足以充分表達這一切。更主要的是,作者通過精心選擇的事例,刻畫出李廣的鮮明性格;而且處處使他的英雄事跡和他所受到的不公平待遇自然形成對比,在人物形象一步步完整和深化的同時,李廣一生的悲劇也一步步推向高潮。試舉幾段為例:

第一次,李廣從周亞夫伐吳楚軍,把對方的帥旗奪了過來,“顯功名昌邑下”。這時是一個初露頭角、猛衝猛打的青年英雄形象。但這一次的結果是,“還,賞不行”。

再一次,李廣以百騎深入敵人陣地數十里,消滅了對漢軍威脅很大、占據了要害地勢的射鵰手。他歸途中遇到了匈奴的數千騎,不退反進,從容不迫,使匈奴疑有伏兵,一夜不敢動,最後他得與大軍會合。這裡的李廣已是成熟的、智勇雙全的將軍了。但當時他是上郡太守,戰績作為守邊分內之事,也沒有記功。

還有一次,為了執行他本來不同意的上級命令,使他又處於眾寡極為懸殊的境地,以至受傷被俘。李廣以傷病之軀,奪得敵人好馬,邊射、邊跑,一連數百里,終於進入塞內,敵人竟奈何他不得。當讀者懷著緊張的心情,屏息讀到這裡時,誰都會對這位將軍非凡的謀略和英雄氣概無限欽佩,期待著他得到應有的榮譽。然而,結果如何呢?文章至此,筆鋒一轉,出現了這么幾個字:

於是至漢,漢下廣吏。吏當廣所失亡多,為虜所生得,當斬,贖為庶人。

這短短的、冷冷的二十幾個字,吐露了多少冤枉和不平!還需要再多說些什麼呢?

寫李廣最後結局的一段,是全文的高潮:那時李廣已經老了。在他自己再三申請下,隨衛青大將軍出戰匈奴。這次是有機會活捉單于的。他懇切陳辭,請求打前戰,但是那位與皇帝親上加親的國舅衛青要把立頭功的機會留給自己的親信公孫傲,硬是派李廣走那明明是迂迴而難走的東道,限期與前線會合。結果迷了路,誤了限期。衛青自己把單于放跑了,還要問李廣失道之罪,再次叫他去與“吏”對質。李廣最後說:

廣結髮與匈奴大小七十餘戰,今幸從大將軍接單于兵,而大將軍又徙广部行回遠,而又迷失道,豈非天哉!且廣年六十餘矣,終不能復對刀筆之吏。

於是,“引刀自剄”了。

這短短的一段話,概括了李廣一生的悲劇。對於一個畢生以征戰為業的武將來說,還有什麼比生擒敵酋更大的滿足呢?但是眼看到手的機會,偏偏被無理剝奪了。而這樣一位力能射虎、曾統帥千軍萬馬、使敵人聞風喪膽的“飛將軍”,到白髮蒼蒼的晚年還要交到為虎作倀的刀筆吏手裡去挨整,最後逼得只好自殺。讀到這裡,誰能不為之扼腕、太息,拍案憤起!在對李廣無限惋惜、無限同情之餘,總不能不想一想,這悲劇是誰造成的,是誰之過?自然會想到,漢朝賞罰制度多么不合理,對待功臣多么不公平,刀筆吏又多么可恨(順便說一句,司馬遷本人也是“下吏”治罪的,所以他對刀筆吏有特殊的惡感)。這樣,作者的目的達到了,雖然他自己一句評論也沒有。

文章到此,沒有結束,而是以平常續家譜的方式輕輕帶過李陵。筆法依然是那平淡的客觀敘述。但是惜墨如金的太史公在三千字的李廣傳里給了李陵三百多字的篇幅,這本身已見其偏愛,而對其為人和遭遇的每一個細節的描述,處處都使人聯想到他的祖父,不禁嘆息:“何其相似乃爾!”通過這,作者頑強地堅持了他的觀點:李陵也是傑出的將才,不是貪生怕死的懦夫,他降匈奴是不得已的。並且以單于對他的器重,進一步反襯出漢朝統治者的不知愛惜人才和殘酷無情。

全文最後的結尾是:“自是之後,李氏名敗,而隴西之士居門下者皆以為恥焉。”這就不僅是李廣一個人的悲慘命運,而是進一步作為武將世家李氏門第的敗落。再回過頭來看文章的開頭,李廣的祖先就是當年逐得燕太子丹的秦時名將李信。首尾呼應,兩相對照,在重門閥的封建時代,使整個悲劇的意義更加深刻,更加典型。

人們有理由以為,作者如此克制自己的感情,寫完本文之後,在篇後的“太史公日”裡面,總該發一點感慨和議論吧!——還是沒有。“太史公曰”只正面稱道李廣的為人,無一字涉及他的遭遇。最後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作結。而“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何嘗不正是太史公文章本身的寫照!

堪與《李將軍列傳》相表里的另一篇,是《孝武(即漢武帝劉徹)本紀》(此文一說非司馬遷所作,但我認為還是反映他的觀點的)。這是一篇很奇特的帝王傳記。漢武帝在位五十三年,也算是盛世之君,特別是以開拓邊疆著稱。但是他的傳記中絲毫沒有反映。文章開宗明義就說:“皇帝初即位,尤敬鬼神之祀。”從此,通篇都是求神、煉丹、封禪、怪異之事。給人的感覺似乎一個漢武帝一生沒幹過別的。而且他還常常為方士所騙,發現之後,就殺掉一個,接著又去上另一個的當。儘管司馬遷自己也崇尚黃老,儘管在那個時代,這類事還不像科學發達的今天看來那么荒誕無稽;但無論如何,一個英明有為的皇帝總不能以求神煉丹為其一生的主要活動。所以太史公筆下的漢武帝是相當不堪的。與《漢書》中所寫的“有雄才大略”的漢武帝相比較,簡直判若兩人。好在《史記》不是編年史,那個時期的重要史實都記載於當時的文臣、武將,甚至匈奴、大宛、南越的列傳。例如拓邊之事主要在《大將軍(衛青)驃騎(霍去病)列傳》中,後人是不能責怪太史公不忠於歷史的。

如果說,在《李將軍列傳》中,司馬遷是通過正面的敘述,以弦外之音暗示了他對李氏祖孫的同情和不平,那么,在《孝武本紀》中,他是以獨特的省略來表達他對漢武帝的怨懟。這省略,這沉默,遠勝過一篇洋洋灑灑的檄文,可以收“此時無聲勝有聲”之效。這,又是太史公文章“奇”之所在。

當然,為項羽立《本紀》,把當朝開國皇帝手下敗將寫成悲壯的英雄,這也是太史公一大奇筆,關於這點,論者已經很多。可惜後世修官史的再無此襟懷。

對於歷史人物的評價,人們可以同意或不同意司馬遷的觀點。但是,至少,他雖身遭刑戮,卻絲毫沒有“臣罪當誅兮天皇聖明”那種精神狀態。他不加迴避地寫了大量本朝歷史,始終堅持對劉家天下的獨立見解。

正統觀念比較強的班彪對《史記》頗有微詞,說它“是非頗謬於聖人”。殊不知太史公以刑餘之身,不阿世,不迎俗,不以成敗論英雄,不以榮辱定是非,用他的筆寫出了自己的心聲,這是班氏父子不能望其項背的。這也正是一部《史記》千百年來,無論是在史學史,還是文學史上始終閃耀著不滅的光輝原因所在。魯迅稱之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可算得千古知音之談。

一九八○年四月

(本文被選入上海華東師範出版的高二年級第一學期語文(國語)課本 第五課)

文學常識

司馬遷(前145年---前90年),字 子長,一說左馮翊夏陽(今陝西韓城南)人,一說龍門(今山西河津)人,中國西漢偉大的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他完成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史記》最初沒有書名,司馬遷將書稿給東方朔看過,東方朔佩服不已,將其命名為《太史公書》,後世稱《太史公書》為《史記》,這對後世史學和文學的發展都產生了深遠影響。

《史記》原本乃各國史書的通稱,司馬遷的著述也正是參考戰國時期各國史記所作。但後來因為《太史公書》的影響,大約在東漢時期,就已經成為此書專名。司馬遷完成《史記》後,知道該書不被當世所容,故預先將副本存之名山,流傳後世。

文章導讀

結構層次

第一部分:(1—2)總起部分。找到司馬遷文章之“奇氣”所在。

第二部分:(3—16)展開部分。司馬遷文章“奇氣”的具體表現。

第三部分:(17—18)總結全文。從司馬遷為文到為人的品格。

理解要點

太史公筆法之“奇氣”

不僅以其簡潔、凝練的文字囊括了縱橫萬里,上下千年的時間和空間領域。

也不僅在於生動的刻畫了數以百計的文臣、武將、帝王、遊俠、騷人、處士,各個栩栩如生,躍然紙上。

尤其在於以克制、含蓄的筆法,表達了深沉的感情和強烈的愛憎。

(1)——正面敘述,以弦外之音暗示了他對李氏祖孫的同情和不平。——克制、含蓄

(2)——以獨特的省略來表達他對漢武帝的怨懟。——無聲勝有聲

(3)------“不以成敗論英雄”,為項羽列本紀------司馬遷個人價值觀亮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