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市錫劇院簡介
無錫市錫劇院成立於1958年8月,由無錫市錫劇團擴大建立,下設兩個演出團(一為青年演出團)。趙沅兼任院長、後由謝楓任院長(兼導演),匡耀良、邵亨利任副團長。林輝任指導員(兼錫劇院辦公室主任),蘇東馳任藝術室主任(兼導演)。一團團長季梅芳,青年演出團團長萬梅良。1961年4月,劇院又附設學館。至1963年12月,仍更名為無錫市錫劇團。1994年12月,恢復為無錫市錫劇院。
無錫市錫劇團的前身是首先錫劇團。無錫解放後,錫劇團配合土改編演了《慶豐收》、《幸福到底靠啥人》的新戲。1951年1月,成立“無錫市文聯首先實驗錫劇團”,演出了《九件衣》、《打死美國狼》等劇,在抗美援朝運動中,上演了《信陵公子》。1953年8月1日起,劇團由無錫市人民政府文化處領導,改名為“無錫市實驗錫劇團”,進行了“改戲改制”,在配合農業合作化時,演出了《兩兄弟》、《走上新路》、《漳河灣》等戲。1954年春節,劇團參加全國人民慰問人民解放軍代表團在徐淮地區作慰問演出,演出《婦女代表》、《羅漢錢》、《秦香蓮》等戲;同年10月,以挖掘整理的《拔蘭花》,《摘石榴》、《游庵認母》三個錫劇傳統劇目參加“華東區戲曲觀摩演出大會”演出。1955年5月,由無錫市文化局將劇團改稱為“無錫市錫劇團”。
無錫市錫劇院發展史
劇團擁有“彬彬腔”、“梅派唱腔”兩大錫劇藝術流派,在錫劇界及國內外久負盛名,並多次為中央首長和外國元首演出,1961年,毛主席視察無錫,王彬彬、梅蘭珍、汪韻芝在太湖飯店為毛主席演唱了《珍珠塔》中的“贈塔”和“夸富”。演出結束後,毛主席和演員親切交談,鼓勵演好地方戲。劇院(團)成立以來,多次去北京、上海、天津、浙江、山東、安徽、河南等地演出,並堅持深入廠礦、農村、部隊演出。
劇團十分重視人才培養,湧現了小王彬彬(王建偉)等一批藝術骨幹。小王彬彬不僅獲得了上海的“白玉蘭獎”,還榮獲了中國戲劇界的最高獎項“梅花獎”。許多青年演員在省、市等各種大賽活動中獲獎。
錫劇院(團)建立以來,在傳統戲的整理上,現代戲、新編歷史戲的創作上,都有自己的劇目,出了一批較有影響的代表性的優秀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