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烏泥涇廟位於三林西北首臨浦村 夏家嘴東南,徐家宅西,廟建在紫竹庵旁,後與紫竹庵連為一體,供奉黃道婆。廟四周大多居住著葉、黃、王等諸姓人家。在烏泥涇廟舊址上現建造了法華學問寺。
歷史沿革
烏泥涇廟原在浦西烏泥涇鎮,清代遷至浦東,該地遂稱為烏泥涇廟。明萬曆年間,鎮毀於倭寇,而廟濱浦,清康熙年間,復因潮患,有當地孫明海創遷於臨浦村,跟紫竹庵相鄰,中有社神佛祖及黃婆原像在焉。至道光年間,牆垣圯壞,風雨難蔽,以致鮮有游觀者,頓無生色,附近鄉人徐盛風、徐鳴鳳等乃集眾人,俱各行善或解囊相助,或捐募工料,經修茸,烏泥涇廟煥然一新,至於黃婆像已失真,乃重塑之。逢四月初六黃婆生日,香火之盛遠近有名。
烏泥涇原先是一水道,後為一集鎮名,在上海縣西南26里(今為徐匯區華涇鎮),宋代末年已形成,元代時最繁華,也稱集賢里。烏泥涇鎮為宋時巨鎮,十里長街與三林相連,後來黃浦河道擴大,沖斷了街道。明嘉靖年間,倭寇搶掠燒殺,巨鎮被毀。烏泥涇廟也變成一片瓦礫,後遷建於黃浦江邊上,又遭潮水沖沒之災。清康熙年間,由孫明海遷建於浦東夏家嘴東南,仍稱烏泥涇廟,與紫竹庵佛教廟宇為鄰。清道光二十五年重修,並立有《烏泥涇廟遷移浦東緣始記略碑》。同治年間和1922年又重修,並與紫竹庵合而為一。庵廟合一重建後,寶殿巍峨、廟院廣大,為黃浦江邊一雄剎。當年烏泥涇廟裡供奉有城隍、東嶽、關帝、社神、佛祖、天妃和黃道婆。
民國十一年,里人王振翔斥資四萬金重建新廟,並將紫竹庵併入廟內,三林名士朱天梵行生為之書文一篇,述其經過,曰:"廟舊為黃道婆祠,道婆邑人,元未飄泊至閩,得種棉及紡織法,歸後遂以教鄉人。我鄉之有木棉及紗布,自道婆始,揆諸先農。先穡之義,固應萬世血食此土地,廟遭亂,像屢遷其地,蓋舊烏泥涇在浦西也,後遷於此,道光時重修,近已傾頹,有鄉人王振翔者,本鐵匠王杏全之子,杏全傭於我鄰鐵鋪內,至今以打鐵為生,振翔在邑業裁縫,頗巧慧,制西服得洋人意,現任駐滬領事某,曾以訟系新衙門,而振翔亦坐法在系,深與其人結合,逮出獄,遂往來為友,英人後忽充領事,而振翔遂入署,言無不從,因事居間訟事,得資甚富,去年竟斥四萬金新烏泥涇廟,現已落成,故予等往觀也,廟凡四進平屋,制頗古樸兩廊有廂房十七。八間,管事出為招待,甚殷勤,予等同行各處,獨不見有道婆像,訊之茫然,乃告以故,囑其轉告振翔,須塑道婆像,以存本源,且崇德報功,禮固宜也,民國十二年二月二十一日"。
清上海陳行人貢生秦榮光有竹枝詞三,曰:"烏泥涇廟祀黃婆,標布三林出數多.衣食我民眾父母,千秋報賽奏弦歌". "邑治西南半段涇,黃婆專廟妥神靈,禮宜請列先棉祀,勝奉黃姑天上星"。"烏泥涇鎮亘東西,十里長街舊跡迷,中被潮沖坍入浦,但留一廟浦東堤。"
解放後在破四舊的運動下,廟毀壞,成為臨浦村企業用房,2002年,原江津廟佛徒大熙法師因拆遷故,乃斥資150萬,買下原烏泥涇廟廢址,加以修葺,建為為法華學問寺,為浦東新區佛教重要場所之一,唯道婆之祀缺焉,亦一大憾也。
黃道婆
黃道婆作為元代初期推行紡織新技術的一位偉大的女性,在上海一帶可謂家喻戶曉。黃道婆對紡織技術的全面創新,使家鄉烏泥涇一帶的農戶,戶戶種棉花,家家紡棉紗,人人會織布,“烏泥涇被”名聞大江南北,農戶們也因此而富裕。當時三林鎮與烏泥涇相鄰,三林也家家戶戶男耕女織。烏泥涇的織布技術傳遍江南一帶。人們對黃道婆感恩謝德,她去世後,為其建祠堂,代代祭祀。三林人在黃道婆織布技術基礎上也不斷更新,三林的標布也遠近聞名。
現烏泥涇廟雖改成了法華學問寺,但人們習慣稱之為烏泥涇廟,而講起烏泥涇廟,就會想起黃道婆。烏泥涇廟雖是一個歷史性的舊地名,但這個地名蘊含著一段豐富的科技文化歷史,體現著人們對鄉賢前輩的一種崇敬之情,也記錄著一處古今地理變化的沿革。
相傳四月初六為黃道婆誕辰,每年四月,上海地區各鄉鎮都要進行紀念活動,黃道婆的祠、庵、廟有五六處之多,人們對黃道婆所帶來的福澤感恩不盡。正因有了黃道婆,上海地區依仗棉業之利,發展成為全國的棉紡織中心,布匹遠銷各地,號稱“衣被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