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桕子

烏桕子

烏桕子,又稱烏茶子(《天寶本草》),為一種中藥,是大戟科植物烏桕的種子。能殺蟲,利水,通便。常用於治療疥瘡、濕疹、皮膚皸裂、水腫、便秘。

基本信息

烏桕子( 《本草拾遺》 )
烏桕子烏桕子

異名:烏茶子( 《天寶本草》 )。
來源:為大戟科植物烏桕的種子。植物形態詳"烏桕木根皮"條。
性味:甘,涼,有毒。
①《日華子本草》:"涼,無毒。"
②《綱目》:"甘,涼,無毒。"
③《天寶本草》:"有大毒。"

功用主治

殺蟲,利水,通便。治疥瘡,濕疹,皮膚皸裂,水腫。便秘。
①《本草拾遺》:"桕油,服一合,令人下利,去陰下水氣。炒子作湯亦可。"
②《綱目》:"桕油,塗一切腫毒瘡疥。"
③《天寶本草》:"通腸利便。治大便秘結,水腫病,寒火結胸。"

用法與用量

外用:榨油塗、搗爛敷擦或煎水洗。內服:煎湯,1~2錢。

選方

①治膿瘡疥瘡:桕油二兩,水銀二錢,樟腦五錢,同研,不見星乃止,以溫湯洗淨瘡,以藥填入。( 《唐瑤經驗方》 )
②治濕疹:烏桕種子(鮮)杵爛,包於紗布內,擦患處。(《閩東本草》)
③治竹木刺入肉:烏桕種子合冷飯粒搗爛敷患處,刺即逐漸浮出。(《泉州本草》)
④治手足皸裂:烏桕子煎水洗。(江西《草藥手冊》)

化學成分

果實含水7.62%,灰分6.78%,蛋白質76.43%,粗纖維4.90%,總SiO20.065%,K0.943%,Ca0.27%,Mg0.875%,

烏桕子烏桕子
Fe0.032%,P1.60%,N12.23%。蛋白質的胺基酸以精氨酸天門冬氨酸谷氨酸含率較高;大鼠飼養實驗證明該蛋白質的賴氨酸與甲硫氨酸不足;其營養價值優於小麥蛋白;兩種蛋白質合用,則呈明顯的互補作用。種子蠟層含固體脂74.75%,殼含34.94%。種仁含油64.1%。種子蠟層主為各種脂肪酸的甘油酯:甘油油酸二棕櫚酸酯、甘油硬脂酸二棕櫚酸酯、甘油三棕櫚酸酯、甘油油酸棕櫚酸硬脂酸酯,以及很小量的甘油油酸肉豆蔻酸棕櫚酸酯、甘油亞油酸二棕櫚酸酯、甘油棕櫚酸油酸亞油酸酯等。

相關詞條

精氨酸天門冬氨酸谷氨酸《本草拾遺》蛋白質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