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孫人

烏孫人

其族屬向有數說﹐比較重要的為﹕匈奴族說。此說強調烏孫“不田作種樹﹐隨畜逐水草”﹐與匈奴同俗﹐但烏孫王室始終與匈奴保持密切的聯繫﹐儘管有時亦兵戎相見﹐突厥族說。

民族介紹

烏孫人孫人

主此說者有俄國突厥語學家B.B.拉德洛夫﹑日本學者白鳥庫吉﹑榎一雄諸氏。所持理由﹐一是烏孫與突厥開國始祖的傳說均與狼有關﹔二是烏孫稱國王為昆莫或昆彌﹐王族貴人的名字多以“靡”字收尾﹐以及見於記錄的少數烏孫語均屬於突厥語族﹔三是突厥阿史那氏系烏孫的後裔﹔四是烏孫分布的區域恰為後來突厥族興起的基地。東伊朗族說。20世紀30年代以來﹐蘇聯一些考古學家以A.H.伯恩什坦為代表認為烏孫很可能屬於東伊朗族。特別是從50年代起﹐蘇聯考古學界有更多的學者認為烏孫是東伊朗族塞卡人(即中國史籍中的塞種﹐亦稱塞人)的一支﹐塞卡文化與烏孫文化是一種文化的兩個階段。烏孫於西漢初期至南北朝初期遊牧於天山以北伊塞克湖南岸至伊犁河流域一帶﹐國都赤谷城位於伊塞克湖南岸﹐另說在納林河畔。

烏孫簡史

烏孫人烏孫人
公元前2世紀初葉﹐烏孫與月氏均在今甘肅境內敦煌祁連間遊牧﹐北鄰匈奴。烏孫王難兜靡被月氏攻殺(據《漢書?張騫傳》)﹐他的兒子獵驕靡剛剛誕生﹐由匈奴冒頓單于(公元前209~前174在位)收養成人﹐後來得以復興故國。公元前177~前176年間﹐冒頓單于進攻月氏。月氏戰敗西遷(西遷時間另有兩說﹕一說為公元前3世紀末﹔一說為公元前174~前161匈奴老上單于時)﹐至伊犁河流域﹐趕走久在當地遊牧的塞人。後老上單于與烏孫昆莫獵驕靡合力進擊遷往伊犁河流域的月氏﹐月氏不敵﹐遂步塞人後塵亦南遷大夏境內(另說約在公元前139~前129年間)﹐但也有少數人仍然留居當地。在塞人與月氏大部南下以後﹐烏孫便放棄了敦煌祁連間故土﹐遷至伊犁河流域與留下來的塞人﹑月氏人一道遊牧。

烏孫昆莫獵驕靡感念匈奴單于救護自己的恩德﹐卻又不願長此蜷伏於匈奴肘腋之下﹐因此當張騫奉漢武帝命前來向他建議返回敦煌祁連間故地﹐以便與漢朝共同對付匈奴的時候﹐他曾堅決謝絕﹐可是在他了解到漢朝國富兵強以後﹐又願與漢朝聯姻﹐得藉漢朝以自重。漢武帝元封年間(公元前110~前105)以宗室劉建之女細君為公主下嫁昆莫﹐贈送甚豐。匈奴聽到烏孫與漢朝聯姻以後﹐亦遣女與昆莫成婚。昆莫以細君為右夫人﹐以匈奴女為左夫人。匈奴尚左。昆莫左胡婦而右細君﹐顯然是因為他仍畏懼匈奴的緣故。烏孫族有這樣的習俗﹕婦女可以改嫁丈夫的兄弟﹑子孫或其它親屬。細君為人懦弱﹐年事已高的昆莫出於善意﹐勸她改嫁他的孫子軍須靡。細君上書請示漢朝皇帝﹐漢廷為了實現與烏孫合力對付匈奴﹐命其遵照烏孫習俗行事。細君與軍須靡成婚後﹐生一女﹐不久病逝。漢又遣楚王劉戊之孫女解懮與軍須靡成婚。解懮公主生性潑辣﹐決意為完成漢與烏孫合力制服匈奴的使命效力。昆莫死﹐軍須靡立。軍須靡繼位以前也娶過一位匈奴女﹐生子泥靡尚幼﹐而軍須靡病危﹐遺囑由其叔父之子翁歸靡攝政﹐等到泥靡年長立為昆彌。翁歸靡攝政後﹐號肥王﹐解懮又與肥王成婚﹐生有三子二女﹐長子名元貴靡。

漢武帝元狩二﹑三年間(公元前121~前120)﹐漢驃騎將軍霍去病在隴西一帶大破匈奴﹐匈奴渾邪王投降﹐隴西地空。前121~前111年間﹐漢武帝在隴西設定了酒泉﹑武威﹑張掖﹑敦煌四郡。與此同時﹐烏孫的領土也向東擴張到今新疆呼圖壁河流域。在漢朝與烏孫步步進逼的情況下﹐匈奴聯合車師後國先向烏孫進攻。漢宣帝本始二年(公元前72)﹐因解懮公主與昆彌翁歸靡遣使上書﹐熱望漢朝出兵以救烏孫。漢發兵15萬騎﹐由五位將軍率領分道並出﹐並遣校尉常惠持節助烏孫作戰。至本始三年(公元前71)常惠與烏孫兵大敗匈奴﹐同年冬季﹐匈奴單于自率數萬騎兵進攻烏孫。遇到天降大雪﹐一日深丈余﹐人﹑畜生還者不及十分之一。公元前70~前69年﹐丁零﹑烏桓﹑烏孫乘機由北﹑東﹑西三面進攻匈奴,匈奴人民死亡十分之三﹐畜產損失二分之一﹐從此大見衰弱﹐屬國瓦解。漢武帝派張騫聯合烏孫“斷匈奴右臂”的計畫經過整整半個世紀的經營﹐終獲成功。烏孫昆彌翁歸靡深感漢恩﹐擬立漢外孫元貴靡為嗣﹐並希望他也能娶一位漢公主為夫人。漢宣帝選定名為少主的一位公主往配元貴靡。

古代遺址

烏孫人烏孫人

60年代初開始,在伊犁河流域昭蘇縣的夏台、波馬等處,發現烏孫土墩墓19座,封土堆呈圓丘狀。其墓室均為豎穴(大都有不同規模的木梓結構),多室(雙室或四室)墓為主,有少許單室墓。墓室均呈東西向,南北平行排列。這與中原漢墓顯然不同。但從死者“仰身直肢”看,又受到了中原葬式的影響,而“頭西腳東”,則又有羌族人的習俗。葬具分木棺與毛氈裹屍兩種。隨葬品較少,主要是陶器、鐵器及稀少的金戒指、金耳環等。裹屍毛氈、掛毛氈等的出土,與其遊牧族生活有關;鐵犁鏵的出土,說明烏孫也有一定的農業。“土墩墓的發掘資料表明,西遷後的烏孫已進入階級社會,居民過著以畜牧為主、農牧結合的相對定居生活”;“早期烏孫墓中出現具有秦文化特徵的繭形壺,表明烏孫西遷前與關中秦文化可能存在著一定的聯繫。”並將他們歸入氐羌這是烏孫在秦代居於敦煌時間接受到秦文化影響與其族中有秦人(東夷)的緣故。烏孫是今哈薩克族的主要祖先之一。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