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烏墩](/img/8/a46/wZwpmLxQjN2IDO4kjN0YzM1UTM1QDN5MjM5ADMwAjMwUzL5YzL4I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烏鎮古稱烏墩,位於浙江省北部,京杭大運河西側。地當水陸要衝,俗稱兩省(浙江,江蘇)、三府(嘉興,湖州,蘇州)、七縣(烏程,歸安,崇德,桐鄉,秀水,吳江,震澤)交界之地。春秋時此地為吳疆越界,吳曾戍兵於此防越,故又名烏戌。到唐代鹹通年間始稱烏鎮。在南宋嘉靖年間(1208-1224),以車溪(今市河)為界分為兩鎮,河西稱為烏鎮屬湖州府,河東稱青鎮屬秀州。直到解放後(1950年),市河以西的烏鎮從吳興縣劃歸桐鄉縣,才統稱烏鎮至今。烏鎮原不過是杭嘉湖平原中部的一個縣屬小鎮。然而,它卻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現有的文史資料記載了從春秋至今的歷史沿革,但再早就無從查考了。
環境
由於處於杭嘉湖平原腹地,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和濕潤、四季分明,雨量豐富,年氣溫16℃,一月氣溫3℃,七月氣溫30℃以下;年降水量1200毫米,以春雨、梅雨為主夏秋之際有颱風侵襲。
發展
如今的烏鎮仍保留著許多水鄉所特有的河港、橋樑、臨河建築、街道、店面等。清晨或傍晚你若沿東西市河漫步,將使你流連忘返烏鎮東郊“漳家灣古文化遺址”的發現,彌補了文史資料的不足,漳家灣遺址位於烏鎮東郊漳家灣村,面積約60000平方米,文化層較厚,根據出土的陶器、石器、骨器、獸骨等的鑑定,他屬於馬家浜文化類型,處於新石器時代,母系氏族公社。可見,六千多年前,烏鎮的祖先就繁衍、生息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