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所屬地區: 河南 · 信陽 ·固始縣文化遺產名稱:灶戲
遺產編號:Ⅴ—1
遺產類別:傳統戲劇
申報日期:2007年
申報人/申報單位:固始縣
遺產級別: 市
在河南省固始,有一種與春節習俗相關的戲種,這個戲種不僅是中國獨有的劇種,而且其劇目《郭丁香》則是漢民族可以與《阿詩瑪》《格薩爾王傳》等相媲美的代表性長篇敘事詩。
藝術起源
固始縣至今還流傳著“柳員外招親”的故事:鹹豐六年,沿淮大旱百日,稻禾枯焦,眼睜睜看著清清泉水流去,但沒有水車,不能提水澆灌莊稼。柳員外愁得日不能食,夜不能寐。一天,有個叫楊二能的年輕木匠突然登門,他自稱手藝高強,一天能做好一架龍骨水車。柳員外將信將疑把小木匠留下來。結果,這楊二能不但一天做好一架水車,晚上還在員外家唱起動聽的灶戲。自此,每晚幹完木工活,楊二能就唱灶戲《郭丁香》。員外老兩口和小姐玉葉聽得如痴如醉。於是,員外滿心歡喜招他為婿。至今,當地還有“不怕門台高,只要會唱灶”的諺語。這要算是灶戲產生的最早傳說了。此外,從師承關係上推斷,灶戲的產生也在鹹豐年間。例如小張三班五世傳人,現年近80歲的灶戲老藝人孫雨龍,從他上溯到小張三的盛年時期,大致是在鹹豐年間開班唱戲的。藝術發展
藝隨匠興,匠隨藝旺,灶戲的這種匠藝共生共榮的搭班形式,在戲班組織中是罕見的。正因為如此,木匠班和灶戲班二者集於一班,匠人和藝人集於一身,人生戲劇,戲劇人生,他們是生活的主人,也是藝術的主人。這就是灶戲久演不衰的原因所在。灶戲的興起,作為一種文化現象,也有其經濟原因。在清康、乾盛世,固始雖地域封閉,但生產相對發展起來了,農村“五匠”慢慢從農業中分離出來變為手工業者。生產的發展帶來生活的安定,百姓對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日漸旺盛起來。所以,到了鹹豐年間,灶戲應運而生。由於灶戲主要由木匠創作演唱,當時社會上對木匠這個職業很看重,而木工行業的道德要求也嚴格。
藝術特色
灶戲的觀眾,客觀上是不自覺地以農村廣大婦女為主,所以也把灶戲稱為“鍋台戲”。“灶書”中主人公郭丁香美麗、善良、勤勞、樸實的形象,一定程度上成為婦女的美好典範和理想追求。而那時廣大農村婦女,大多生活在社會的底層,她們渴望戀愛自由婚姻美滿,努力追求美好生活。加之灶戲唱詞口語化、生活化、鄉土化,木工藝術家們對生活十分熟悉,表演情真意切,表現出極大的藝術感染力,郭丁香藝術形象因此為廣大婦女和農民所鍾愛,所傳頌,所傳唱。劇目介紹
灶戲是以其主要傳統劇目命名的,灶戲的主要傳統劇目是《郭丁香》。據民間傳說,郭丁香是灶王爺張萬良的妻子,郭丁香當然就是灶王奶奶了。而以表現灶王爺和灶王奶奶愛情糾葛的戲,便叫灶戲。百多年來,灶戲劇本沒有加工整理形成文字,為木匠口頭創作,經過長期實踐完善,到20世紀80年代收集統計,尚有保留劇目31個。其中大戲有《郭丁香》《柳迎春》《三皇姑出嫁》等,小戲有《打長工》《勸八行》《秋胡戲妻》等。灶戲的音樂唱腔,主要以當地民歌小調和當地流行的“花籃戲”“倒七戲”“端公戲”的聲韻和板式為主。形式上也較原始,一人領唱,眾人拖腔。灶戲的行當也較簡單,分兩類,即生郎(生角)和媽角(旦角)。所以唱腔分類也相對簡單,大致3種,即喜調、怨調、寒腔。其唱腔特點主要是敘事性較強,抒情性較強,感情表達細膩。
面臨問題
在灶戲的發源地固始,灶戲已到了瀕臨消亡的境地,它在中青年一代人中的影響已逐漸消退。如何讓這朵藝術奇葩繼續綻放,固始縣文化部門從排演劇目開始了對灶戲的民間藝術搶救。
固始縣文化局編排了《郭丁香出嫁》折子戲。作為一支稀有劇種,灶戲幾十年來第一次登上舞台,該劇的主要演員都已過不惑之年。《郭丁香出嫁》是《郭丁香》其中的一折,主要講述的是張萬良娶郭丁香的前後經過。該劇在唱腔中融合了當地花籃戲、倒七戲、端公戲、大鼓書的聲韻,並且還有豫南民歌的風韻,具有獨特的藝術形式。唱詞詼諧幽默、腔調婉轉甜潤、情節曲折感人,特別是在出嫁一場戲中,融入了許多民間婚俗的元素,讓人不僅在欣賞唱腔的同時,對豫東南地區民間婚慶禮儀有諸多了解。撒轎子門、過狀元橋、搶紅花生、穿三寸繡鞋等一整套風俗禮節都在戲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歷史傳統
在河南省,有一種與春節習俗相關的戲種,這個戲種不僅是中國獨有的劇種,而且其劇目《郭丁香》則是漢民族可以與《阿詩瑪》《格薩爾王傳》等相媲美的代表性長篇敘事詩。固始縣至今還流傳著“柳員外招親”的故事:鹹豐六年,沿淮大旱百日,稻禾枯焦,眼睜睜看著清清泉水流去,但沒有水車,不能提水澆灌莊稼。柳員外愁得日不能食,夜不能寐。一天,有個叫楊二能的年輕木匠突然登門,他自稱手藝高強,一天能做好一架龍骨水車。柳員外將信將疑把小木匠留下來。結果,這楊二能不但一天做好一架水車,晚上還在員外家唱起動聽的灶戲。自此,每晚幹完木工活,楊二能就唱灶戲《郭丁香》。員外老兩口和小姐玉葉聽得如痴如醉。於是,員外滿心歡喜招他為婿。至今,當地還有“不怕門台高,只要會唱灶”的諺語。這要算是灶戲產生的最早傳說了。此外,從師承關係上推斷,灶戲的產生也在鹹豐年間。例如小張三班五世傳人,現年近80歲的灶戲老藝人孫雨龍,從他上溯到小張三的盛年時期,大致是在鹹豐年間開班唱戲的。
代表作
灶戲是以其主要傳統劇目命名的,灶戲的主要傳統劇目是《郭丁香》。據民間傳說,郭丁香是灶王爺張萬良的妻子,郭丁香當然就是灶王奶奶了。而以表現灶王爺和灶王奶奶愛情糾葛的戲,便叫灶戲。祭灶習俗,實際是楚人拜火習俗的延續和具體化。黃帝六代孫祝融是最先開發楚地的先祖之一,祝融官封“火正”,古代先民把他尊為能光融天下的火神,併兼司灶神之職。灶神的傳說經歷代演繹,到明末清初,民間便把張萬良扶上灶王爺的位子。而灶戲是由說唱形式的“灶書”發展而來。“灶書”在民間叫“唱灶”,其主要曲目也是《郭丁香》。該曲目沒有唱本,全憑木匠藝人代代相傳,民眾之間口傳心授,代代不息。直到20世紀80年代,固始縣文化工作者曹家振、彭華厚、李海華等人把這些民間流傳的唱詞進行蒐集整理後,發表在《民間文學》上,引起有關方面的極大關注。有關專家說,誰說漢民族沒有長篇敘事,《郭丁香》應該和《阿詩瑪》《格薩爾王傳》一樣都是長篇敘事詩。但《郭丁香》應該是漢民族的長篇敘事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