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鯨[哺乳綱動物]

灰鯨[哺乳綱動物]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灰鯨(學名:Eschrichtius robustus),隸屬於鯨目鬚鯨亞目灰鯨科,體圍比鬚鯨科的種類大,但比露脊鯨小;它的成體長10至15米(雌鯨略大於雄鯨),最大體重超過35噸。體形呈紡錘狀,軀幹粗胖,在鰭肢附近最粗,向尾部逐漸變細。

無背鰭,沿後1/3的背脊上有8~15個低的峰狀突,第一個峰狀突最大,越靠近尾部越小。灰鯨的腹部平滑無縱溝,僅在喉部有1至2米長的縱溝2到5條,喉部有約1.5米長的喉溝2-7條;它的頭長約為體長的1/5,頭後腹側有一對較小的鰭肢,鰭肢寬短呈槳狀,梢端尖;其尾葉寬大,後緣呈平滑的“S”形,並具一處深的中央缺刻。上頜每側有130-180塊鯨鬚板,淡黃色,鬚毛很粗糙;鯨鬚板長40~50厘米。

灰鯨幼鯨為黑灰色,但成年後則呈褐灰色至淺灰色。它的全身密布淺色斑,以及由鯨虱和藤壺類構成的白色至橙黃色的斑塊。這些體外寄生物的斑塊成為了該種的特徵之一。

形態特徵

灰鯨與人的比例 灰鯨與人的比例

灰鯨體長在10-15米之間,體重達30多噸。全身灰色、暗灰色或藍灰色,有白色斑點,因此得名,也有人稱它是“灰色的岩岸游泳者”,腹面的顏色較淡。身體後部的皮膚上凹凸不平,主要 是被岩石或砂擦傷以及藤壺等寄生動物附著後留下的傷疤所形成的賴皮狀皮膚。它的眼睛為卵圓形,位於口角的後面,比其他鬚鯨類的眼睛的位置靠上,上眼瞼略長。耳孔較大,可以插入一枝鉛筆,位於眼睛與鰭肢的基部之間。鯨鬚為淡黃色、每側大約為140-180枚,長度為40-50厘米。須板較厚,鬚毛粗糙,整個須板給人以沉重的感覺。它頭上的毛也較其他鬚鯨類多,排列不太規則,上、下頜的前端最多,毛的基部不形成瘤狀隆起。舌狹而厚,前端灰色,其餘部分為粉紅色。鰭肢上有4指,缺少第一指。

它的體形粗胖,尤其是鰭肢的附近最粗,然後由此向尾部逐漸變細。頭部與體長相比較小。雖然沒有背鰭,但也露出背脊,並可見到尾部背面有8-15個小的駝峰狀隆起。鰭肢寬厚,前緣凹凸不平,尾鰭的大小中等。胸腹部有2-4條縱溝,溝的前後長度達1.5米,但沒有褶溝。有人認為褶溝的作用是當動物呼吸時有助於胸腔的擴大或縮小,攝食的時候可以增大口腔的容量,而灰鯨是現有鬚鯨中最原始的淺水類型,所以褶溝尚不如其他鬚鯨那么發達。噴氣孔有2個,位於吻部最高處的稍後方,2個孔的前端的距離較近,大約為7厘米,後端的距離稍遠,大約為21厘米,略成“V”字形,噴氣孔前後的長度約為20厘米。它噴出的霧柱又矮又粗,上面很平,彼此靠得很近,所以從後面看是挨得很近的兩條霧柱,從側面看上去就象只有一條霧柱一樣。

生存習性

遷徙

灰鯨 灰鯨

它是哺乳動物中遷移距離最長的種類,遷移距離可長達10000-22000公里。在太平洋的北美洲一側,灰鯨從5月下旬到10月末穿過白令海峽和白令海西北部,到水溫、光照都較適宜的北極圈內索餌,然後開始南移,穿過阿留申群島,沿著北美洲大陸沿岸南下,平均每天行進大約185公里。2 月間在水溫較高、光照充分的加里福尼亞半島的西側以及加里福尼亞灣的南側繁殖。2月份以後再次開始北進,但路線與南下時不同,從夏季的索餌場所到冬季的繁殖場所之間的往返距離大約為18000多公里。在太平洋的亞洲一側,灰鯨從鄂霍次克海穿過宗谷海峽進入日本海,再沿著朝鮮東海岸經過到達中國的南海,其中還有一部分穿過對馬海峽後北上進入中國的黃海。

西北太平洋種群夏季在鄂霍次克海,秋季到廣東和海南省海域越冬;東北太平洋種群夏季在楚科奇海、波弗特海和白令海,秋季沿海岸線至墨西哥的下加利福尼亞西岸越冬。

食物

灰鯨主要以浮游性小甲殼類、鯡魚的卵,以及其他群游魚類為食,也吃海膽、海星、海螺、寄居蟹、瑟蝦、海參以及海藻等。但在南下洄游時不攝食,胃中是空的,往北洄游時才經常攝食。

潛水

它也是在淺潛水的時候呼吸數次以後,就接著進行一次時間較長的深潛水,潛水的深度約為100米左右,在水下前進的距離約為1000米,持續時間一般為17一18分鐘。淺潛水時尾鰭並不露出水面,背部也不彎曲,但深潛水時尾鰭常高舉出水面。它的游速很慢,一般為每小時3-4海里,最快也不超過7一8海里。

發聲

一些灰鯨特別喜歡發出一種“哼哼”聲,無論何時何地,每小時大約發出50次左右,每次歷時2秒鐘,頻率範圍在20-200赫茲之間,強度可達160分貝,很象是在嘆息或者嘟囔。人們對它發出這種聲音的原因尚不清楚,有人認為是回聲定位或者群體成員之間交流的信號,也有人認為是對暴風雨、地震地自然現象的反應,最近的發現表明,發出這種聲音的個體大多是沒有找到配偶的個體,於是又推測這種“哼哼”聲可能是它們對於“失戀”的嘆息,或者是一種憤懣和發泄。

天敵

灰鯨在海洋中的主要天敵是虎鯨,經常遭受虎鯨的襲擊,這時只有將肚皮朝上浮在水面上,用假死的方法試圖躲過災難。

地理分布

灰鯨地理分布 灰鯨地理分布

灰鯨分布於北太平洋、北大西洋、 北美洲沿海、鄂霍次克海、白令海、日本海和中國的黃海、東海、南海等溫帶海域附近。

主要分布國家和地區(海域):加拿大、墨西哥、俄羅斯、美國、中國、日本、朝鮮、韓國。

繁育信息

灰鯨在1-2月交配,雌獸大約每隔一年繁殖一次,懷孕期大約為12個月,每胎產1仔,翌年1-2月在越冬區淺海岸生產,是唯一在淺海繁殖和產仔的鬚鯨類。幼仔出生時體長為4-5米,一年後可達9米。雌獸在產仔後就拒絕與雄獸接觸,雄獸只能尋覓其他未產仔的雌獸交配。雄獸對於雌獸,以及雌獸對於幼仔之間的眷戀性都很強,但雌獸卻不眷戀雄獸,所以如果雌獸或幼仔受到威脅的時候,雄獸和雌獸都會奮起救助,但如果是雄獸遇險,就不會得到救助了。

種群動態

概述

基因研究和差別恢復模式顯示,灰鯨的西北太平洋亞群獨立於東太平洋亞群,前者被列為極危物種。

灰鯨 灰鯨

無論太平洋東部還是西部的灰鯨,在史前時代都有被巨牙鯊獵殺的 紀錄。20世紀初期,沿海土著捕鯨數降至較低水平,興起的商業捕鯨造成的魚類資源消耗,嚴重削弱了傳統的漁獵經濟。19世紀中葉,潟湖育種區的商業捕鯨活動導致東太平洋灰鯨銳減,1855~1865年,十年高峰捕鯨期,每年捕獲量約在480頭。1967~1996年的調查顯示,僅管有持續捕撈,東太平洋的灰鯨數量正以每年2.5%的增速恢復,1997年~1998年到達24,000-36,000頭的高峰,2001~2002年,下降到15,000-22,000頭,種群下降的原因解釋繁多,最大可能與食物獲取及環境承載力有關。西太平洋的灰鯨數量保持了過去水平,大約在100~300頭左右。

野生種群

中國: 1961和1962年分別有1頭灰鯨擱淺在福建晉江海灘。

1949年~1979年間在遼寧省、山東省、廣東雷州半島和惠陽大亞灣內、以及海南省都有擱淺或發現的記錄。

2011年11月5日,福建平潭發現1頭擱淺的灰鯨。

全球: 朝鮮海域1966年間的小規模捕獵使這個種群未能得到恢復,2001年估計不到100頭;東北太平洋種群也曾在1854~1865年間遭到嚴重捕殺,自1937年開始保護後逐漸得到恢復;據國際捕鯨委員會(IWC)統計,1987~1988年約有21,000頭;據1997~1998年調查,估計現存種群約26,600頭。

美洲種群在20世紀初僅剩幾百頭,1947年起經國際協定禁止獵捕,2004年已恢復到30,000頭;亞洲種群資源恢復甚是緩慢,當前數量約有200頭。種群趨勢穩定。

保護級別

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列入《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Ⅰ。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東太平洋亞群列為無危物種(LC),西太平洋亞群列為極危物種(CR)。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