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頭麥雞

灰頭麥雞

灰頭麥雞(學名:Vanellus cinereus)為鴴科麥雞屬的鳥類。在中國大陸,分布於華北、華南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印度。灰頭麥雞(Microsarcops cinreus)是蘇北地區常見的夏候鳥,,是典型的曠野鳥類。體型較大,目標明顯,為本地獵戶狩獵的對象。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灰頭麥雞灰頭麥雞
灰頭麥雞夏羽頭、頸、胸灰色,後頸綴有褐色,多呈淡灰褐色。背、兩肩、腰、兩翅小覆羽和三級飛羽淡褐色,具金屬光澤,腰部兩側、尾上覆羽和尾羽白色。除最外側一對尾羽全為白色,最外側第2對尾羽具黑色羽端外,其餘尾羽均具寬闊的黑色亞端斑和窄狹的白色端緣。尤以中央一對尾羽黑色次端斑最為寬闊。初級覆羽和初級飛羽黑色,內側初級飛羽內側具白色羽緣。中覆羽、大覆羽和次級飛羽白色。胸灰褐色,其下緊連一黑色橫帶,其餘下體白色。冬羽頭、頸多褐色,頦、喉白色,黑色胸帶部分不清晰。幼鳥頭、頸和胸褐色,喉白色,無黑色胸帶。

虹膜紅色。嘴黃色,尖端黑色,眼前肉垂和腳黃色,爪黑色。

大小量度為:體重雄性247~280克,雌性236—413克,體長雄性320—350毫米,雌性338—360毫米;嘴峰雄性36—37毫米,雌性34—39毫米;翅雄性231—243毫米;雌性224—248毫米。尾雄性106—120毫米,雌性100一120毫米;跗跖雄性76—85毫米,雌性74—82毫米。

生活習性

灰頭麥雞灰頭麥雞
灰頭麥雞棲息於平原草地、沼澤、湖畔、河邊、水塘以及農田地帶。有時也出現在低山丘陵地區溪流兩岸的水稻田和濕草地上。常成對或成小群活動。喜歡長時間的站在水邊半裸的草地和田埂上休息。或不時雙雙飛入空中,盤鏇一會再落下。飛行速度甚慢,有時還和鳳頭麥雞一起活動。

灰頭麥雞主要啄食甲蟲、蝗蟲蚱蜢、鞘翅目和直翅目昆蟲,也吃水蛭、螺、蚯蚓、軟體動物和植物葉及種子。

生育繁殖

灰頭麥雞灰頭麥雞
灰頭麥雞的繁殖期為5—7月。一雄一雌制。成對營巢於葦塘和湖泊等水域附近草地上,也在田野和沼澤邊的乾地或鹽鹼地上營巢。通常置巢於開闊的裸地上。巢甚簡陋,僅為一淺的凹坑,內無任何鋪墊,或僅墊以苔草草莖和草葉即成。巢的形狀為盤狀,巢的大小為外徑18—20厘米,內徑10一15厘米,深1—4厘米。每窩產卵4枚。卵的形狀為梨形或尖卵圓形,顏色為米灰色或黃綠色和土黃色,其上被有黑褐色斑點。卵的大小為32—34.2×41—46.2毫米,重22—24克。卵在窩中常呈尖端在內,鈍端在外,尖端對尖端的十字形排列。卵產齊後即開始孵卵。孵卵由雌雄親鳥輪流承擔,孵化期27—30天。雛鳥早成性,孵出後的第2天即能行走。

分布範圍

灰頭麥雞分布圖灰頭麥雞分布圖
棲息:孟加拉國,高棉,中國,香港,印度,日本,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韓國,,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蒙古,緬甸,尼泊爾,菲律賓,俄羅斯聯邦,泰國,越南。

漂泊:汶萊,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新加坡。

原產地不確定的:不丹。中國:河北內蒙古(呼倫貝爾盟、興安盟、赤峰、翁牛特旗、錫林郭勒、烏蘭察布盟、呼和浩特、包頭、巴彥淖爾、烏海、東勝、阿拉善)、遼寧(大連、康平、朝陽、錦西、興城、雙台子河口)、吉林(安圖、四平、白城、通榆、向海、雙遼、梨樹)、黑龍江(哈爾濱、齊齊哈爾、綏化、松花江)、江蘇(鹽城、江都、南京、太湖、溧水)、寧夏(銀川、青銅峽、永寧、中衛)(繁殖鳥,旅鳥);華北及黃河流域,包括北京(頤和園、海淀、門頭溝、朝陽、延慶)、天津(大港)、河北(北戴河、秦皇島、唐山、石臼坨、昌黎、懷來、新安、圍場、衡水湖)、山西(永濟太原、蘆芽山、繁峙、寧武、滹沱河)、山東(萊州、渤海海峽)、河南(孟津、三門峽)、陝西(西安、洋縣、韓城、洛河);長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區,上海(崇明)、浙江(杭州、寧波、蘭溪、永康、仙居)、安徽(合肥、肥西、巢湖、石臼湖、黃山)、福建(福州)、江西(婺源、南昌、鄱陽湖)、湖北(武漢)、湖南(吉首、瀘溪、岳陽)、重慶(秀山)、四川(南充、樂山、會東)、廣西(桂林、龍州、梧州、北海)、貴州(遵義、修文、金沙、貴陽、貞豐)(旅鳥);廣東(廣州、番禺、深圳)、海南、西沙群島、雲南(江川星雲湖、新平、嵩明、昆明、景東、思茅、雙江、耿馬、騰衝、昌寧、石屏異龍湖、蒙自、大理、瑞麗)、台灣(台南、彰化、宜蘭、台北)、香港(旅鳥,冬候鳥)。

分布範圍

(圖)灰頭麥雞灰頭麥雞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ver 3.1 2009年鳥綱——低危(LC)。

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