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綠水苧麻[灰綠水苧麻]

灰綠水苧麻[灰綠水苧麻]
灰綠水苧麻[灰綠水苧麻]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灰綠水苧麻亞灌木或多年生草本,高1-2m。上部有短伏毛。葉對生或近對生;葉柄長達10cm,同1對葉的柄不等長;葉片卵形或橢圓狀卵形,長達20cm,寬3-7cm,先端短驟尖,基部圓形或淺心形,稍偏斜,邊緣自基部之上有小牙齒,上面稍粗糙,有短伏毛,下面多少呈灰綠色,被短伏毛。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灰綠水苧麻[灰綠水苧麻] 灰綠水苧麻[灰綠水苧麻]

亞灌木或多年生草本,高1-2m。上部有短伏毛。葉對生或近對生;葉柄長達10cm,同1對葉的柄不等長;葉片卵形或橢圓狀卵形,長達20cm,寬3-7cm,先端短驟尖,基部圓形或淺心形,稍偏斜,邊緣自基部之上有小牙齒,上面稍粗糙,有短伏毛,下面多少呈灰綠色,被短伏毛。穗狀花序單生葉腋,雌雄異株或同株,雌花序位於莖上部,在近基部處分枝,枝向上直展;其下為雄花序。雄花花被片4;雄蕊4;退化雌蕊狹倒卵形。雌花花被紡錘形或橢圓形,先端有2小齒。花期7-9月。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840-1000m的山地林下或溝邊。

分布範圍

分布於廣西、雲南等地。

主要價值

藥材基源:為蕁麻科植物灰綠水苧麻的全草。

採收和儲藏:夏、秋季採收,鮮用或曬乾。

【性味】微苦;性平

【功能主治】解毒消腫。主治骨髓炎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30g。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擦洗。

【摘錄】《中華本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