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灰眉岩鵐指名亞種
【拉丁學名】Emberizaciacia
【命名者及時間】Linnaeus,1766
【英文名稱】EuropeanRockBunting
分布範圍
分布於歐洲的中部和南部到東部,土耳其和地中海東部地區,與北非東部到突尼西亞。
保護等級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國際鳥類紅皮書,2009年名錄ver3.1——低危(LC)。
外形特徵
灰眉岩鵐指名亞種,雄鳥額、頭頂、枕,一直到後頸均為藍灰色,頭頂兩側從額基開始各有一條寬的栗色帶,其下有一藍灰色眉紋,眼先和經過眼有一條貫眼紋,在眼前段為黑色,經過眼以後變為栗色,顴紋黑色,其餘頭和頭側藍灰色。上背沙褐色或棕沙褐色,兩肩栗紅色,均具黑色中央縱紋,下背、腰和尾上覆羽純栗紅色、無縱紋或縱紋不明顯,有時具淡色羽緣,翅上小覆羽藍灰色,中覆羽和大覆羽黑色或黑褐色,中覆羽尖端白色,大覆羽尖端棕白色、皮黃色或紅褐色,在翅上形成兩道淡色翅斑。飛羽黑褐色,羽緣淡棕白色,內側飛羽具寬的皮黃栗色或淡棕褐色羽緣和端斑。中央一對尾羽棕褐色或紅褐色,羽緣淡棕紅色,外側尾羽黑褐色,最外側兩對尾羽內翈具楔狀白斑,尤以最外側一對大,次一對較小。頦、喉、胸和頸側藍灰色,其餘下體桂皮紅色或肉桂紅色,腹中央較淺淡,腋羽和翼下覆羽灰白色。雌鳥和雄鳥相似,但頭頂至後頸為淡灰褐色且具較多黑色縱紋,下體羽色較淺淡,胸以下為淡肉桂紅色。虹膜褐色或暗褐色,嘴黑褐色,下嘴較淡,腳肉色。
大小量度:體重♂15-22g,♀16-23g;體長♂145-174mm,♀140-172mm;嘴峰♂9.5-12mm,♀9-11.5mm;翅♂72-84.5mm,♀68-81mm;尾♂69-82mm,♀64.5-84mm;跗蹠♂18-20mm,♀17-20mm。(註:♂雄性;♀雌性)
生活環境
棲息於裸露的低山丘陵、高山和高原等開闊地帶的岩石荒坡、草地和灌叢中,尤喜偶爾有幾株零星樹木的灌叢、草叢和岩石地面,也出現於林緣、河谷、農田、路邊以及村旁樹上和灌木上。
生活習性
常成對或單獨活動,非繁殖季節成5-8隻或10多隻的小群,有時亦集成40-50隻的大群。白天在地上邊走邊啄食,不時發出“jier、jier”的叫聲,鳴聲甚悠長,加速成清晰的啾啾短句聲似鷦鷯或蘆鵐。叫聲為尖而拖長的“tsii”;告警時加長並重複。其他叫聲包括短促的“tiip”,唧啾聲及捲舌音“trrr”。
秋冬季多活動在向陽河谷兩側的農田、草坡或村旁附近農地上,當人接近時,則從地上飛起棲停在附近樹上,稍後又陸續下地或飛走,通常不遠飛,一般飛10-20m後又落地或鑽入灌叢和草叢中。
生長主要以草子、果實、種子和農作物等植物性食物為食,也吃昆蟲和昆蟲幼蟲。植物性食物除大量的雜草種子外,還有小麥、燕麥、蕎子等農作物;動物性食物主要有鞘翅目金龜甲、步行蟲,以及半翅目、鱗翅目和直翅目昆蟲及昆蟲幼蟲。
生長繁殖
繁殖期4-7月。1年繁殖2窩,營巢於草叢或灌叢中地上淺坑內,小樹或灌木叢基部地上,地邊土埂上或石隙間。巢呈杯狀,外層為枯草莖和枯草葉,有的還摻雜有苔蘚和蕨類植物葉子,內層為細草莖、棕絲、羊毛、馬毛等,有的內層全為羊毛或牛毛,偶爾也墊有少許羽毛。
營巢主要由雌鳥承擔,每窩產卵3-5枚。卵的顏色變化較大,有白色、灰白色、淺綠色、灰藍色或土黃色等,其上被有紫黑色或暗紅褐色點狀、棒狀或髮絲狀深淺兩層不同的斑點和斑紋,尤以鈍端較密,常形成圈狀。
孵卵由雌鳥承擔,孵化期11-12天。雛鳥晚成性,雌雄鳥共同覓食餵雛,每日餵雛時間長達12小時,一般每小時餵2次,最多每小時達4次,雛鳥留巢期約1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