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分布範圍:阿爾泰山,俄羅斯的外貝加爾,蒙古,中國北部、中部及西南部,印度東北部;越冬在緬甸東北部。
分布狀況:常見在新疆極西部天山山麓地帶及塔里木盆地的西緣(decolorata);西藏東南部、青海南部及四川西部(khamensis);青海西部、甘肅、寧夏及內蒙古西部(godlewskii);雲南北部、西藏極東
南部至四川中部(yunnanensis);四川北部及東部直至黑龍江南部(omissa包括styani)。亞種godlewskii及yunanensis冬季部分地南遷。
戈氏岩鵐身體長度大概為17厘米,似灰眉岩鵐但頭部灰色較重,側冠紋栗色而非黑色。與三道眉草鵐的區別在頂冠紋灰色。雌鳥似雄鳥但色淡。各亞種有異,南方的亞種yunnanensis較指名亞種色深且多棕色,最靠西的亞種decolorata色彩最淡。幼鳥頭、上背及胸具黑色縱紋--野外與三道眉草鵐幼鳥幾乎無區別。虹膜呈深褐;嘴呈藍灰;腳呈粉褐色。鳴聲多變且似灰眉岩鵐,但由更高音的tsitt音節導出。叫聲為細而拖長的tzii及生硬的pett pett聲。喜乾燥而多岩石的丘陵山坡及近森林而多灌叢的溝壑深谷,也於農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