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犀牛:如何應對大機率危機

灰犀牛:如何應對大機率危機

《灰犀牛:如何應對大機率危機》是米歇爾·渥克所寫的一本圖書,2017年2月由中信出版社出版發行。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灰犀牛:如何應對大機率危機灰犀牛:如何應對大機率危機
類似以黑天鵝比喻小機率而又影響巨大的事件,本書以灰犀牛比喻大機率且影響巨大的潛在危機。相對於黑天鵝事件的難以預見性和偶發性,灰犀牛事件不是隨機突發事件,而是在一系列警示信號和跡象之後出現的大機率事件。例如:2008年美國房地產泡沫集中爆發以及在此之前的諸多泡沫破裂;颶風卡特里娜和桑迪以及其他自然災害後的毀滅性餘波;顛覆了傳統媒體的現實數位技術;大橋坍塌和搖搖欲墜的城市基礎設施;蘇聯的迅速衰敗和中東地區的混亂,在事前均出現過明顯的跡象。

為什麼領導者們和決策者們不能在局面失去控制之前解除危機,人們應該如何辨識和有效應對那些明顯的、高機率的危機事件?

本書以科技、經濟、自然、社會等多方面的實例進行分析,為人們提供了那些迫在眉睫的、機率高、影響大的危機的預測、防備、應對及善後的具體方法,以便為人們在組織管理、公司管理和國家管理過程提供決策參考。

圖書目錄

序言

第一章遭遇灰犀牛

明知故犯

蠢笨的大塊頭

防微杜漸

不是能否發生而是何時發生

無流血,不頭條

灰犀牛的五個階段

看見灰犀牛

第二章預測過程中會遇到的困難:牴觸否認情緒

曼德爾布羅特式的不規則

死亡螺鏇

玩飛鏢的猴子

現代的神諭

未知的已知

遵從神諭

理性與情感的混合體

準確的判斷

第三章否認:為什麼我們看不到犀牛群?為什麼我們不能跳出它們的奔襲路線?

牴觸和否認,不過是自我安慰

無法預知,是該抓牢,還是該放手

假如這是“雷曼姐妹”

更多的事情在發生

看見真實的犀牛

戰勝群體思維

刻意促使人們無視危險

從否認到接受

第四章得過且過:為什麼我們已經看到犀牛群衝來卻仍然不躲避

我們為什麼要得過且過

斷裂臨界

怎樣才能揭去創可貼

得過且過的行為合理嗎

太大,太強,太快

接受不確定性

不作為的代價

民眾和政治家

預知死亡紀事

第五章診斷:解決方案是對的還是錯的

不願意面對的事實真相

反覆出現的犀牛和發起衝鋒的犀牛

元—犀牛式危險

難題和戈爾迪之結

科技創新的顛覆力量

身份不明的犀牛

犯錯誤

致命危機

牆上的裂縫

化悲痛為動力

是無視危機還是把它看成機遇加以利用

市場混亂

灰犀牛的分類

第六章恐慌:災難迫近時的決策

買低

最壞的和最好的

拯救世界的責任感

我們如何評判自己的行為能力

直面危機

熟悉悖論

我感染了伊波拉病毒

養成習慣

能夠自我調適的體系

第七章行動:頓悟之時

把新方法規模化

求雨

測量,改變

頓悟的那一刻

水資源引發的矛盾衝突

繡花口罩

新理念和新科技帶來資源的充足

合理化投資

我們“得到它”的那一年

第八章災後:危機也是一次不可浪費的機遇

立體的谷歌地圖

只許成功,不許失敗

超出預期的後果

催醒鬧鐘

艱難的決定

第九章當危險遠在天邊:做遠期計畫

遠離危險

最初的信念

回到最初

100年

耐心投資基金

稅收策略

權衡還是不權衡

第十章結論:如何避險

5000萬年之久

你的灰犀牛式危機是什麼

一個能夠管控犀牛式危機的人

理所當然的事情

致謝

注釋

參考文獻

有關犀牛的資料

作者簡介

米歇爾·渥克(MicheleWucker),全球思想領袖,2007年古根海姆學者獎獲得者,2009年世界經濟論壇“青年領袖”,她身兼數職,擔任總部在紐約的國際政策研究所所長、芝加哥議會全球事務研究中心副主任、《國際金融評論》拉美辦公室主任。曾多次給《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國際政策》等媒體撰寫文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