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栒子密毛變種

葉片下面密被柔毛;花序有花3-5朵,花梗和萼筒密被柔毛;果梨形,黑色,先端有毛,長8-10毫米。 100. 1963.

基本信息

葉片較大,下面密被長柔毛,花萼外面也密被長柔毛,果實疏生短柔毛。
產河北、陝西、甘肅、湖北、四川。生於山谷或草坡叢林中,海拔1000-2200米。模式標本采自湖北興山。
灰栒子廣泛分布華北、西北等地區,葉片形狀、大小,上下兩面被毛多少,花序著花數目,花梗和萼筒被毛多少,果實形狀大小,常因產地生態條件而有變異。本書除記載了一個密毛變種以外,其餘暫作同物異名或存疑種處理。例如在我國北部除本種外,還另分為以下四種,種的特性並不明顯,分布地區也不易劃分,有時作為變種變型還有困難,作為獨立的種看待,就更不合理了。以下僅列其名稱、特徵和產地。
葉片下面有稀疏短柔毛;花梗和萼筒也被稀疏短柔毛;果實近球形或橢圓形,長達14毫米,黑色,無毛。產華北。
葉片上下兩面及萼筒都有稀疏柔毛,以後脫落近於無毛;果梨形,黑色,直徑約5毫米。產河北。
小枝及葉片下面先被密毛,以後脫落成短柔毛,花序有花3-12朵,花梗和萼筒初被平鋪柔毛,以後脫落近於無毛;果橢圓形或近球形,直徑7-9毫米,黑色,有2-3小核。產陝西。
葉片下面密被柔毛;花序有花3-5朵,花梗和萼筒密被柔毛;果梨形,黑色,先端有毛,長8-10毫米。產河北、陝西、甘肅、湖北。詳見前頁,已列為灰栒子的密毛變種。
早田文藏發表 C. konishii Hayata, Ic. Pl. Formos. 3: 100. 1913, 摘譯原記載如下:“枝近直立,褐灰色,無毛,平滑或微具少數皮孔,側枝多數,長約5厘米,先端著生葉和花序。葉片紙質,菱狀卵形、倒卵形或卵形,長23毫米,寬15毫米,先端急尖,基部寬楔形或圓鈍,上下兩面均具長硬毛,中脈及側脈4-5對,在上面微陷,下面突起;葉柄長2-3毫米,上面有溝;托葉線形或披針形,長2-3毫米。花序頂生,少花,有長硬毛,苞片線形或披針形;萼筒鍾狀,外面具長硬毛,內面無毛,長4毫米,寬5毫米;萼片5,三角形,長寬各約1.5毫米,邊有髯毛,內面無毛;花瓣5,倒卵形,長4毫米,寬2.5毫米,先端圓鈍,基部楔形,先端邊緣呈齧蝕狀;雄蕊10,無毛,長2.5毫米,花葯長圓形;心皮5-3,先端分離,下部被絨毛,花柱長2毫米,柱頭截形。產中國台灣馬太鞍溪,海拔3200米,N. Konishi 采,1902年。”本種近似灰栒子,但葉片很小,心皮較多 (5-3),是其異點。
又據金平亮三 R. Kanehira 增補改版台灣樹木志 258. f. 202. 1936 所記:“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達6米;冬芽密被柔毛。葉片卵形或倒卵形,長7-9厘米,寬2-4.5厘米。”葉片的大小與早田文藏所記載者相差3倍以上,兩人均未記果實的顏色和構造,是否同指一物,尚有可疑。李惠林在台灣木本植物志 Li, Woody Fl. Taiwan 270. 1963. 中記載,與金平亮三所述完全相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