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江油市重華鎮自2003年以來,四川江油文物考古工作者已在以重華鎮老君山為中心的6個鄉鎮發現古硝洞遺址25處。遺址的各種煉硝灶具、濾池、導水管等保留完好。中央電視台、中國火藥發明研究會等媒體和專家曾多次從科學、人文、歷史、揭密等角度對老君山古人類煉硝技術進行考察。
神奇秀麗的老君山,位於川西北龍門山脈藏王寨主峰的東麓。群山突兀,陡峭險峻,林木蔥鬱,四季景色迷人。然而,最為神秘的莫過於星羅棋布地分布於懸崖峭壁上的那一個個人跡罕至的古硝洞……
2004年仲秋,中央電視台《走近科學》、《走遍中國》等欄目攝製組與國家、省、市級科考隊接踵而來,他們在當地人士的協助下,披荊斬棘,攀登絕壁,深入洞穴,歷經三番五次的艱辛探訪,終於揭開了這些洞穴鮮為人知的秘密:它們既不是千姿百態的石灰岩溶洞,也並非古人穴居或避難的所在,而是用於大規模煉製火藥的古硝洞!
史料記載
“硝出隴道”,在《大清歷朝實錄四川史料》和《龍安府志》等地方史志中,均有有關重華老君山煉製火藥的記載:從老君山硝洞裡開採出來的硝,在當地製作成火藥,由川北右營負責地區防衛並運輸到前線。而老君山地區除了大量產硝外,礦石中硫磺含量豐富,硫鐵礦隨處可見;重華老君山頂至今還保存一處道觀——老君寺;老君山上植被茂密,可就地取柴燒炭。可以說重華老君山地區具備了製造火藥應有的諸多條件。
現已探明,老君山地區擁有朝陽洞、大興洞、天雨洞、高官洞、犀牛洞、妖精洞、明月洞、乾人洞以及牛角洞、老君洞等古硝洞遺址10餘處。“煉硝”規模最大的當屬大興洞與朝陽洞。大興洞(俗稱“煙洞子”)海拔1736米,呈34度向下傾斜,洞長1.5公里、寬60米、高50米,洞內分布有10個煉硝作業平台;海拔位置1900米的朝陽洞規模更甚,蜿蜒7.5公里的洞穴內,煉硝作業平台總計上萬平方米。
通過對硝洞的考察,專家們發現了許多排列有序的硝池,面積非常大的工作檯面,可以推測當時的開採規模極大!洞內下腳料、廢棄物和元、明、清時代的陶器、瓷器堆積如山。專家們一致認為,經過對史書記載的火藥發明地區的多年實地考察,江油市重華鎮老君山地區是最大的與火藥有關的文物富集區。經考古專家對地層疊壓關係考察分析,朝陽洞至少經過三次大規模開採,最早時間可能在明朝以前,最後一次大規模開採在清乾隆時期。考察的結果表明這是我國有史以來發現的最大規模的一處火藥原材料生產遺址!
而在重華古鎮上,據當地史料記載,明清時期曾設有來自廣東、福建、陝西、江西等地的軍火商為收購、販運火藥而建立起來的8大會館。這些會館群的出現,從一個側面證實了重華是當時全國重要的火藥集散地。只是由於年代久遠,大多外省會館已經頹廢,目前僅存南華宮、萬壽宮、禹王宮。外省會館的設立、外省人的大量湧入和長期居住,把外省的文化也帶進了重華。國家工商總局經過周密審定後認為,江油老君山一帶是迄今為止我國發現的規模最大的古代煉硝遺址,在火藥的發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義,對研究明清時期的礦冶開採技術具有極高的價值。批准註冊“中國火藥之鄉”。這對科學保護和開發古硝洞遺址,打造火藥文化,都有著深遠的影響。成功在國家工商總局註冊“中國火藥之鄉”,為李白故里又增添了一個令人矚目的品牌。
重華鎮地處老君山腳下,老君山上分布著大小古硝洞上百個,規模之大,煉硝遺址保存之完好,全國罕見。2006年3月,經國務院批准,老君山古硝洞遺址群被定為第6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