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井古鎮

火井古鎮

火井古鎮始建於南北朝時期的北周(公元557—581年)。隋朝大業十二年(公元616年)設定火井縣,唐朝著名數學家、天象學家袁天罡出任首任縣令,有689年的置縣史,是一座具有近1500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古鎮。它是世界上公認最早發現並使用天然氣的地方,也是中華第一女狀元黃崇嘏的故鄉。

簡介

火井位於邛崍西部,距邛崍三十多公里,緊鄰天台山國家森林公園,小鎮依鹽井溪而建。清澈的鹽井溪繞古鎮而過,這裡是四川十大古鎮之一。

所謂火井,就是衝出地表的天然氣。邛崍火井的歷史悠久,至少可以追溯到漢代。在西漢,邛崍火井就被用來從事生產“煮鹽”,這是世界上有關天然氣開發利用的最早記錄。根據世界科技史資料,國外最早使用天然氣的是英國,但時間已是公元1668年,火井比它早了1600多年。因此,“臨邛火井”毫無爭議地被世界上公認為開發利用天然氣的第一井,在科技史上為我國占據了一個驕人的地位。

據悉,經衛星地熱定位,權威部門確認,在與大邑花水灣地脈相通的邛崍市南寶、火井地帶,蘊藏著寶貴的溫泉資源。南寶緊依火井地帶的一口井早已被打出溫泉,但因礦產開發權屬關係,一直不被外界所知,也遲遲未能開發。

幽靜的街道兩旁,是舊時川內常見的木結構小青瓦房屋,臨街一面的鋪板可靈活組裝或拆卸,早晨拆下鋪板即是店鋪,傍晚組裝起鋪板就關門歇業.

尤其是街道東口建於上世紀30年代中西合璧的“海屋”豪華神秘,難得一見。其高大氣派的門樓、形態各異雕工精美的花窗、盛氣凌人的青磚山牆、後牆上的防匪槍眼、明暗相通宛若迷宮的迴廊,無一不奇特無比,令人叫絕。

火井古鎮 火井古鎮

目前是邛崍縣級保護單位。

生態環境

火井鎮生態環境十分優良,文井江貫穿全境,山清水秀,草長鶯飛,是天然的氧吧。全鎮除千年黃桷樹、川西萬畝竹海長廊、原始森林等自然生態資源外,還建成了500畝的桃、李、梨觀光旅遊園區、3500畝優質獼猴桃基地、3500畝優質核桃基地和43000畝竹源基地。火井鎮還擁有邛崍市唯一的資源--優質溫泉(含鹽量7%,含硫量極低),當前,市鎮兩級政府正積極籌劃在火井開發建設溫泉項目。此外,全鎮交通便捷(已實現村村通水泥路),通訊發達,電力供應充沛。

景點

陳氏舊居

位於火井鎮河南街41號(現火井鎮政府),始建於清代,大門局部為民國初年增、改建,座南向北。建築面積1300平方米、占地面積1632平方米。平面為三進複合式院落,有前廳、中廳、前院、後院、別院、廚房、倉房組成,布局錯落有致,天井四周設廊,木門窗、吊柱、石礎及檐脊雕飾精美。

古街

古鎮現存有清末民初的一條古街河北街,長約1500米,街上一半以上古屋保存完好,重要老建築有邱宅“海屋”、陳氏舊居、女子學校遺址(建於1913年,是邛崍鄉間第一所女子學校)、金台山、九龍橋、騰龍橋、回龍橋、文武橋遺址、老縣衙遺址、清乾隆戲台遺址、火神廟遺址等和見證火井古鎮的古榕樹。

海屋

位於河北街10號(現為鎮衛生院),建於1934年4月,座北向南。建築面積500平方米,占地面積550平方米。平面呈二進“日”字行四合院,整體採用懸山式磚木結構。門樓為民國初年典型牌坊式建築,中堂與前廳對稱,一進均為一樓一底,後院(二進)單層小青瓦木結構,前後院皆有天井。建築供型西式花窗,枕頭、窗楣泥作裝飾均仿西式,是典型的中西式結合民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