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研究內容
1、調節農田水分狀況
農田水分狀況一般是指田間地面水、土壤水和地下水的多少及其在時空的變化。在調節農田水分狀況方面主要研究的問題有: 1) 研究農田水、鹽運動和作物需水規律,探求土壤、作物和水分、鹽分之間的內在聯繫。 2)研究灌溉排水技術與理論。把渠道(管道)中的水分配到田間並供給作物的措施稱之為灌水技術,也成為灌溉方法;把通過修建排水系統將田間多餘的水分排入容泄區(河流或湖泊),使田間處於適宜的水分狀況,稱為排水。我國已開展了多種種節水灌溉技術的試驗研究和套用推廣,如地面灌溉、低壓管道輸水、噴灌、微灌、節水灌溉制度、井渠結合灌溉以及工程節水與農業節水相結合的措施等。需要進一步研究各種節水灌溉措施的適用條件和灌水技術參數,最佳化規劃設計方法。 3) 研究不同地區灌排系統的合理布置,做到山、水、田、林、路綜合治理,既便於灌排和控制地下水位,又適應機耕。 4) 研究灌排系統管理。灌排系統管理好壞直接影響灌排工程效益的發揮,因此必須針對當前灌排系統實際存在的問題,研究切實的工程管理和用水管理措施,實現灌排管理現代化,做到適時適量灌水、及時排水和控制地下水位、減少渠道滲漏,防止次生鹽鹼化,充分發揮工程效益。
2、改變和調節地區水情
地區水情主要是指地區水資源的數量、分布情況及其動態。我國幅員遼闊,水資源在不同地區以及不同年份和季節分配不均,供水與需水在時間和空間上亦常不一致,時旱、時澇或澇旱交替出現。這是影響農業高產穩產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要根據水土資源條件,研究改變和調節地區水情的各工程措施。在改變和調節地區水情的措施方面主要研究的問題有: 1) 蓄水保水措施。通過修建水庫、河網和控制利用湖泊、地下水庫以及大面積的水土保持和田間蓄水措施,攔蓄當地徑流和河流來水,改變水量在時間上(季節或多年範圍內)和地區上(河流上下游之間、高低地之間)的分布狀況,通過蓄水措施可以減少汛期洪水流量,避免暴雨徑流向低地匯集,可以增加枯水時期河水流量以及乾旱年份地區水量貯備。 2) 調水、排水措施。調水排水措施主要是通過引水渠道,使地區之間或流域之間的水量互相調劑,從而改變水量在地區上的分布狀況。用水時期借引水渠道及取水設備,自水源(河流、水庫、河網、地下含水層等)引水,以供地區用水。汛期某一地區水量過多時,則可通過排水河道將多餘水量調送至地區內部的蓄水設施存蓄,或調送至水量較少的其他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