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措施
1956年,濟寧市博物館館員夏忠潤曾實地考察過“灌冢”,“當時還殘存著一些文物,包括高出地面的封土、石碑、香爐、燭台等,但是享殿已經不存在了。”夏忠潤說,儘管如此,1980年,濟寧市文物部門曾組織人員進行實地考察。1985年,它被列為“濟寧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灌冢還殘存這著兩個石闕,任城區文物管理所曾組織濟寧市攝影家協會的會員們拍攝過石闕的照片。”任城區文物管理所業務科的熊竟搏說,石闕也沒有了,僅剩下一塊‘濟寧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石碑。
灌嬰的封地大致在任城區轄區內,大致範圍為東跨泗河,西至陰溝。他的冢起於漢代,元、明時進行重修。南貫、西貫的村名都和“灌冢”有關。“灌冢”的西北曾建有高祖廟,高祖村的村名可能跟高祖廟有一定關係。在某種程度上說,“灌冢”算是劉邦的陪陵。
清乾隆版《濟寧直隸州志》卷十五古蹟中記載,“灌冢”,明代初期,李睿(副使)為封其墓,立享堂。冢記中說漢灌嬰墓在州東30里。後來,丞相墓增土一丈九尺(19尺,一米等於三尺,相當於6米多),廣其地,種樹。隨後復增享堂十二楹,石鼎一、石几一,使居民以時祀之。
史料記載
“陽春發輝風日條達時,有煙氣覆於冢上,世傳灌冢晴煙,至今為郡城之景。”這是《濟寧直隸州志》中有關“灌冢晴煙”的記載。
民間流傳的“祖上燒高香、墳上冒青煙”說法固然不可信,但是這是一種奇觀的自然現象。“當時的封土很高,周邊的水蒸氣圍繞所致。”熊竟搏解釋說。
有民間傳說,灌嬰患上“解甲風”(解開盔甲中了風所致),並死於其封地。
南昌曾有“灌冢”,熊竟搏表示,灌嬰沒去過南昌,那裡的資料很模糊,既沒有歷史記載,也沒有歷史證據。《漢書》、《總記》中均沒有這方面的記載。
“灌冢晴煙”是一種春天地氣上升形成的美麗的自然景觀,明代把它列為任城八景之一。清代文人王清有七絕詩《過灌冢》。灌嬰墓地雖夷為平地,享殿毀於早年,碑石遭到破壞,樹木被砍伐,但平地周圍仍散見陶片,墓北200米曾有石闕望柱,面積4000平方米,地表以下墓地尚完好無缺,仍有十分重要保護價值。1985年,灌嬰墓地被公布為濟寧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灌嬰簡介
灌嬰(公元約前241—178),睢陽(今河南商丘南)人,西漢開國功臣,以力戰驍勇著稱。曾任漢車騎將軍、御史大夫、太尉、丞相等職位,封潁陰侯。他出身販賣絲綢布匹的商人家庭,15歲投奔劉邦,成為其近臣。漢朝建立,劉邦稱帝(前206),加賜灌嬰食邑三千戶,並封灌嬰為車騎將軍,令他平定叛亂的燕王臧荼。灌嬰勝利回朝之後,被賜剖符為信,永得食邑潁陰二千五百戶。之後灌嬰又隨劉邦征討反叛的韓王信,平定樓煩以北六縣,破胡騎於磐石,平定陳稀及英布的叛亂等,立下大功,再增食邑二千五百戶。最後班師還軍,食邑升至五千戶。
文帝三年(公元前177年),周勃辭去丞相之職,由灌嬰繼任。這年,匈奴入侵北方,於是灌嬰率領騎兵八萬五千人前去抗擊,匈奴退兵之後,濟北王劉興居造反,於是朝廷下詔令灌嬰退兵。公元前178年,灌嬰去世,其諡號為懿侯。
據史料記載,灌嬰是西漢文帝時期的一代賢相,不僅盡心輔佐皇帝,在他任丞相期間還關心民眾疾苦,推行與民生息政策,提倡減免賦稅,鼓勵農業生產,促成了西漢“文景之治”。正因為此,上至朝廷,下至百姓,對灌嬰都是極為推崇。灌嬰卒於任城接莊,百姓為其修墓、栽樹、立牌坊,墓封土高大,經若數畝,墓前有碑和享堂,松柏蔥茂。及至後來的元代、明代對灌嬰也是極為崇敬,元代為墓擴地增土,種柏築垣,設享殿十二楹,置石鼎、石几各一個。明正統六年(公元1441年)立碑為志,記述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