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產簡介
瀏陽煙花鞭炮是湖南傳統特產和主要出口商品。產於瀏陽市,已有1300多年的生產歷史,以其工藝獨特、品種多樣、裝潢美觀、花色艷麗、聲響清脆、色香齊全、燃放安全而享譽世界。1986年在摩納哥舉行的國際焰火大賽上,榮獲第一名。花炮是瀏陽最大的手工行業,有“十家九爆”之謂。現全縣有花炮廠近千家,從業者達14萬多人。生產鞭炮4大類,100多個品種;煙花12大類,300多個品種。產品暢銷全國和世界56個國家和地區。
歷史傳承
唐代《駭聞錄》記載,相傳在1300年前,南川河兩岸時聞有人被山魈所害,唐太宗李世民被驚擾得龍體不安,遂下詔全國求醫。出生於湖南瀏陽南鄉大瑤的李畋在藥師孫思邈幫助下,製作出了最早的爆竹,用它為太宗驅鎮邪魅,也保一方平安。李畋救駕有功,被唐太宗敕封為“爆竹祖師”。後世繼承李畋的成果,不斷改進,逐漸形成了花炮生產工藝。據《中國實業志》記載:“湘省爆竹之製造,始於唐代,發達於宋末,而發源於瀏陽也。”
明清時期,我國爆竹煙花盛行,每逢婚喪喜慶或逢年過節,人們燃放爆竹煙花祭神祭祖,表示慶賀。
清朝中葉,瀏陽成為湖南爆竹製造中心,鞭炮莊號遍及湖南省內外各埠。大瑤、金剛頭、潭江、文家市等地,89%的居民以家庭作坊式生產,煙花鞭炮成為大行業,有“十家九爆”之稱。從此,瀏陽花炮不斷發展,“製造益精,聲譽遠播”。
如今,瀏陽花炮行業有近30萬從業人員,成為瀏陽經濟的重要支柱。2001年,瀏陽花炮的發源地和主產區——大瑤鎮路東村依靠花炮業富裕起來的村民們,集資1000多萬元建立了全國第一家民辦花炮博物館。這座百年老宅的牆體被茂密的植物纏覆,展館收藏了明清花炮的印刷版、手推車等100多件實物,保留了一間民國初年的完整鞭炮作坊。行走在作坊里,傳統的鞭炮製作流程一覽無餘。
現代發展
瀏陽花炮生產採用傳統手工技藝,用就地取材的土紙、土硝、硫磺、炭末、紅白泥土等為原料,總共12道流程、72道工序。花炮製作工藝繁多,一般人只能掌握其中幾道。硫磺、木炭這些原料的搭配在古代是家傳秘密,掌握配方的師傅會謹慎選擇傳人。如今,這些傳統手藝已被機械化取代,手工製作花炮已不是謀生手段。上世紀90年代,瀏陽花炮企業最多時達1萬多家。但由於手工作坊安全措施不到位,安全事故時有發生。從1998年開始,瀏陽開始了現代化、標準化工廠改造,強制取締了上萬家非法生產的手工作坊,只留下了1000多家正規生產的花炮企業。與此同時,瀏陽出台了一系列煙花爆竹標準體系,對煙花爆竹生產環節、工序、具體技術參數和使用要求都作出規定。從2004年開始,瀏陽先後湧現10家較大規模的花炮集團。2007年,瀏陽花炮產業實現產值達68.13億元,產品分14個大類、4000多個花色品種。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瀏陽煙花品種日新月異。安全無公害的無煙煙花、冷光煙花、日觀煙花等高科技新產品層出不窮,花炮燃放由傳統的手工點火改為遙控點火,燃放程式全部由電腦編排操控。瀏陽花炮產業實現了材料、工藝、環保“三大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