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教育事業源遠流長。20世紀前,舊式的儒學教育、書院教育已延續了千百年。1901年, 濟南第一所高等學府--官立山東大學堂的建立, 成為新式教育的發端。 1949年, 市區共有包括高等學校、中等專業學校、普通中學、國小、幼稚園、聾啞學校在內的各級各類學校167所,在校學生總數60049人。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在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濟南的教育事業開始全面振興。初等教育基本普及,中等教育結構進一步完善,職業教育迅速發展,職工教育成績提高。1985年,全市共建成幼稚園1645所、 在園幼兒99711人、教職工7289人,其中市區464所、在園幼兒45101人、教職工4976人;國小2232所、在校生371634人、教職工20206人,其中市區273所、在校生104369人、教職工7446人;普通中學429所、在校生183251人、教職工16077人,其中市區113所、在校生75100人、教職工7616人;中等專業學校31所、在校生14599人、教職工4281人;高等學校17所,在校生31477人,教職工12283人。1985年,全市平均每萬人口中有在校學生1640人。教育規模明顯壯大。
新中國成立後,當地重視科學技術事業的發展,使濟南的科技水平逐步向現代化邁進。1978年至1985年,全市獨立科研機構從65個增加到97個,非獨立科研機構發展也很快, 一批民辦科研機構和技術服務機構應運而生;科技隊伍由28275人增加到58288人。有高級科技人員969人,中級科技人員13505人。同期(1978-1985) ,濟南當地也湧現出了一大批科技成果。其中獲國際級獎勵的4項,獲國家級獎勵的105項,獲省部級獎勵的1046項, 獲市級獎的379項。到1985年,濟南已擁有一支攻堅能力較強的科技隊伍;對一些領域的基礎研究較為深入;擁有一批實力比較雄厚的套用研究、開發研究機構;具備一套科技管理、科技普及、科技情報收集整理、科技器材訂製、購買的管理服務系統。濟南從而形成了一個學科門類比較齊全、對全省具有輻射功能的科學技術體系。 濟南文化發達,素為名士薈萃之地。宋代的李清照、辛棄疾,元代的張養浩,明代的邊貢、李攀龍,清代的蒲松齡、王士禎等,在中國文學史上均占有相當高的地位。乃至近代,先後活躍著“未央社”、“文化研究”、“趵突”、“淺草”、“嘉樹”、“柔鋒”等一大批進步的文學社團,他們倡導新文化運動,針砭時弊,宣傳愛國、進步思想,在當時的濟南社會引起了不小的震動。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濟南的文化事業不斷進步,曲藝、圖書出版、廣播電影電視、社科研究、文物保護與利用均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績,推動著濟南文化的“中興”。 19世紀末,西醫開始傳入濟南,並迅速得到發展。但由於醫療衛生力量薄弱,城鄉疫病流行, 民眾大多生活窘迫,患病無力就醫。1948年,濟南市民的平均壽命僅35歲。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政府十分重視醫療衛生工作,不斷加大對衛生事業投資,改善醫療條件,積極開展愛國衛生運動。1985年,全市共有各類衛生機構1093個,病床13140張,衛生技術人員24669名,全市人民的平均壽命已達70歲。 濟南體育事業的發展在進入20世紀80年代以後步伐明顯加快。1985年,全市體育系統改革,調動了廣大職工、教練員、運動員的積極性,推動了體育事業深入發展。體育運動從學校、工廠、機關、企事業單位延伸到農村,擴展至街道、居民家庭等社會各個階層。各種體育活動如球類、長跑、武術、太極拳、棋類、踢毽、拔河、風箏、釣魚、信鴿等項目和民間體育,吸引了不同年齡、不同層次的人民民眾,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數已達140多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