濂水河

濂水河

古名廉泉、廉水,主源頭在漢中南鄭縣喜神壩鄉南部的石人山下,向北流經喜神壩、紅廟、紅土、塘坊鄉,至水並鄉的橫店子與西來的白崖河相匯,因形似剪刀,當地又稱濂水河為剪子河。

水系概況

古名廉泉、廉水。《水經注,沔水》載:“廉水出巴嶺山,北流逕廉川,故水得其名。”主源頭在漢中南鄭區喜神壩鄉南部的石人山下,向北流經喜神壩、紅廟、紅土、塘坊鄉,至水並鄉的橫店子與西來的白崖河(濂水河最大支流,源出廟壩鄉老龍池七眼洞)相匯,因形似剪刀,當地又稱濂水河為剪子河;繼續北流,經青樹、團堆,濂水(古廉川)、兩河、殷家壩鄉,至焦山鄉的許家營折向東流。再經新集、高台、協稅、安坎、郭灘、草堰、石拱、中所鄉,至中10平方公里以上流域面積的支流有16條。平均流量15.18立方米/秒,最大流量達1210立方米/秒(1930年7月,水井鄉雙喜村水文站記錄)。河道比降10.5‰。遠自漢代,勞動人民就沿河鱗次築堰,灌田數萬畝。解放後,在乾支流上共建大小水庫27座。通過48公立長的西乾渠將庫、塘、堰串聯一起,形成長藤結瓜式的水利灌溉網路,基本控制了全流域的徑流量。並在石嘴子至漢江匯合處,全長20.3公里的河段進行了全面渠化治理。沿河兩岸土地肥沃,為糧油產區。

水利工程

引水工程

興建最早的引水工程是濂水河上的渠堰和其流域內的山泉、小溪渠堰。相傳2100多年前的漢朝時在濂水河上就修建流珠、鹿頭及其流域內的龍潭堰。唐時,利用山泉灌溉的有雙泉、天生等堰。明朝在濂水河上建有馬湖堰,灌田410畝,渠首原有記載明時修渠經過的碑刻,現已失落。

流珠堰,在濂水河上殷家營引水,傳為漢相肖何所建。因“堰水星噴勢若流珠”,故名流珠堰。北宋嘉緒中、南宋乾道中及元至正中郝天舉相繼重修。明代嘉靖中,褒城監生歐本禮,浚源導流,編竹為籠,中以石置,中流限以木樁,數月竣工,並作7處湃口,以排沿渠洪水。到解放前夕的1949年灌溉面積為7900畝。解放後,先後進行多次改建,1954~1962年,因河床變遷,引水困難,曾三次向上延伸堰頭850米,在石嘴子引水。1960~1961年,又對渠道進行了全面改善,拆除舊分水平磨36處,抬高渠線,調整比降,歸支並乾21處,裁彎取直14處,渠首建有進水閘,建成1乾、25斗。渠道改善後,輸水暢通,擴大了灌溉面積,並使3400畝車水田變為自流灌溉。現灌溉新集、高台、安坎3鄉(鎮)、16村的農田10960畝。紅寺壩水庫配套工程建成後,由紅寺壩水庫配水,劃入紅寺壩水庫灌區。

鹿頭堰,在濂水河望江寺築堰引水。據民國10年(1921)郭鳳洲修《續修南鄭縣誌》載:傳為漢時所築,歷代興利,至今未廢。其古老渠堰有舊溝96條,彎多岔多,水低水小,雖灌8000多畝,但常受洪水災害侵襲。洪水一來,渠道多處決口,使灌區的棗林、張壩、上下店子和協稅坎下海子壩3000多畝農田常遭洪水淹沒、沖毀。堰頭淤沙一米深以上,每年清淤整修頻繁,用工約15000多個。1957年,改善原有渠道,建成1乾13斗,乾渠長15.8公里,並徹底改建八角廟、張家坪等排洪溝道,使洪水直接入濂水河。通過改善工程,使3200畝車水田變為自流灌溉,並擴大灌溉面積1800畝,修堰用工由原來每年每畝負擔13個,減少到1.5個。後因河床變遷,引水困難,曾四次延伸堰頭到宋家營。1973年修建進水閘。1982年在濂河上修漿砌片石溢流壩,壩長50米,高0.55米。改建進水閘,渠首段2300米用混凝土板襯砌。從此,結束了卵石堆堰引水的歷史。現灌協稅、連山、周家坪、草堰4鄉(鎮)、14村的10353畝農田,列入紅寺壩水庫灌區。

蓄水工程

強家灣水庫,位於縣城西南7公里的強家灣,與白兔嶺水庫相鄰,控制流域面積9.5平方公里。1954年9月,由漢中專署水工隊勘測設計,經省水利廳批准修建的示範性水庫。全縣動員10區、85鄉的義務建勤民工參加修建,到1955年6月完成。土壩高16米,蓄水210萬立方米,建成涵洞、臥管、開鑿隧洞溢洪,同時修建了15.15公里長的東乾渠、13條斗渠和48處渠道建築物。水庫建成後,擴灌6000畝,保灌8000畝。
1957年冬到1958年春,跨流域修建了6公里長的引水渠,從剪子河口引濂河水入庫。1959年冬到1960年春,土壩加高到26米,蓄水量增加到765萬立方米,將原溢洪隧洞進口建放水塔輸水,重新修建溢洪道,洪水泄入白兔嶺水庫,經三級跌水排入洪溝。1962年,修建了17.1公里長的西乾渠;1963年冬到1964年延長東乾渠8.5公里,到蘆家溝跌入冷惠渠之西乾渠。從1963年冬起,經三次擴大引水渠,引紅寺壩水庫水入庫,年均復蓄2.6次,灌溉面積擴大到26988畝,同時壩右肩進行帷幕灌漿防滲。19 70年利用放水塔輸水洞口跌差,建成200千瓦發電站一座,連同引水渠上廣東梁60千瓦電站,年發電量60萬度。
1984年12月到1985年底,加固培厚土壩,接長涵洞10米,修建倒濾壩,壩頂設防浪牆高1.2米,長58.8米,擴大砌護了溢洪道。
在建庫的同時,進行庫區綠化,先後種植馬尾松和經濟林木525萬株,綠化了庫區7架山、8條溝、68個山頭,面積4500畝基本控制了水土流失。水庫建成後,利用庫水養魚,年產鮮魚1.5萬多公斤。庫區自然風光優美,吸引了大批遊人前來遊覽觀光。1982年被縣委、縣政府命名為“南湖公園”(現改稱南湖風景區),並進行規劃設計,修建樓、台、亭、閣等10座,購置遊艇、水上腳踏車等遊覽工具,開展旅遊事業。現已成為漢中地區著名風景區之一。
紅寺壩水庫,位於濂水河上游紅廟區與黃官區交界的紅寺壩。是以灌溉為主,結合發電、養魚,綜合利用的中型水利工程。控制流域面積121.3平方公里。1959年11月動工,1960年5月建成。完成工程有主壩、4座副壩、壓為輸水洞和溢洪道,土壩為粘土心牆壩,高26米,頂長140.5米,設計蓄水2180萬立方米(因溢洪道活動閘工程未建成,1960~1969年實蓄水1690萬立方米)。由中所、新集、黃官、紅廟等公社,組織四個兵團,兩萬多民工修建,一個冬春完成任務,當年蓄水受益。1961年對主壩右肩山坡作了漿砌防滲處理。1970年在溢洪道上安裝15扇活動閘門,蓄水量達2180萬立方米。1971年在總乾渠上利用16米跌差,建成400千瓦發電站(1984年又增加一台250千瓦機組)。1973年,主壩右肩漏水14秒公升,進行了帷幕灌漿處理。水庫在管理運用中,由於原輸水洞進口斜拉鋼閘門啟閉困難,1978年另在涵洞以南山埡,建輸水洞和放水塔,最大放水流量12立方米/秒,原輸水洞留作備用。1980年,對樞紐工程進行全面加固處理:將原寬30米的溢洪道進口全部拆除,取掉活動閘門,另安設橡膠壩,壩袋充水高3米,頂長45米,水庫蓄水增到2290萬立方米,溢洪時,將橡膠袋內水排除,最大泄洪量1100立方米/秒,並增建非常溢洪道,最大泄洪量700立方米/秒,總泄洪量1800立方米/秒;加高培厚了主壩和一、二、三號副壩,主壩和二號副壩壩頂設防浪牆;同時修建防洪公路2.3公里。全部樞紐工程從建到加固,國家共投資250萬元。水庫總乾渠建650千瓦電站一座,年發電量160萬度;水庫年產鮮魚2萬多公斤;庫區4500畝面積已全部綠化,有馬尾松、青桐、杉樹、油茶等經濟林木225萬株,現已成材。1985年,農、林、漁業綜合經營收入達2.43萬元。
水庫建成後,又陸續修建了710米長的總乾渠,渠水一部分泄入濂水河供8條堰引水,一部分流入強家灣水庫引水渠,即紅寺壩水庫東乾渠。經1961、1964、1978年3次擴修改建,該渠長6.55公里,引水流量3.5立方米/秒。西乾渠,分上、下兩段分期建成。下段工程包括渠道、抽水站和華山溝水庫,均從1966年10月同時動工。渠道工程,從聶家梁起,繞樑山南麓,由西向東至張口子交響水堰,長33.893公里。抽水站工程,在濂水河釣魚台作攔河壩(兼作青龍堰、野爐堰的引水樞紐),擴大青龍堰1.7公里,引水到青龍崖,建水輪泵群及電動抽水站,抽0.93立方米/秒水量,通過1.3公里輸水渠至聶家梁入西乾渠。又修建壩高36米,庫容259.4萬立方米的華山溝水庫。高台區承擔渠道抽水站工程,1971年4月完成。新集區承擔華山溝水庫工程,1978年4月完成。西乾渠下段蓄引提工程建成後,使新集、高台兩區54500畝農田提高了灌溉保證率。上段工程,從1979年4月動工,至1982年5月完成。將強家灣引水渠首800米擴大為總乾渠至響崖子,並砌築分水閘兩座,分別向東、西乾渠輸水。西乾渠首段在響崖子作倒虹、穿越濂水河,經桂花村、陰溝拐、秋風岩,沿濂水河西岸丘陵地帶蜿蜒東行,至聶家梁接下段渠道,長11.72公里,設計引水流量4立方米/秒,加大5立方米/秒。西乾渠從響崖子分水閘至響水堰總長45.613公里,全渠共有渡槽、倒虹、隧洞、橋涵、斗門等建築物408處,渠道襯砌15.12公里。東、西乾渠配套後,串連了灌區21座水庫、1588口水塘、36處抽水站,形成蓄、引、提結合,長藤結瓜式的灌溉渠系網,灌溉黃官、新集、高台、紅廟、漢山5個區的農田14.5696萬畝。

河道治理

濂水河為境內較大河流之一,全長70.1公里。河道平均比降10.5‰。多年平均徑流量1.2533億立方米。自新集區的河灣起進入平川地段,河道逐漸開闊,比降漸緩。汛期一般水面寬300米,最寬處達1200多米。河漕彎曲,邊岸土質鬆散,沿途溝溪匯流。河水泛濫時,堤岸崩塌。沿河兩岸73個村莊,1萬多畝農田常遭洪水災害。
50至60年代,先後在沖刷嚴重的河灣、新集、宋家營、偶寨、三官堂、彭家河坎、南路、郭家灘、萬眾、譚家營、姚家營等地段,用竹籠打樁裝石護基,砌石護岸,修建丁壩等辦法防護。共砌護9段,長3244米,竹籠裝石、片石砌護丁壩4處,防護長350米,築土堤6650米。

1970年至1976年,對濂河的平川段(殷家壩石咀子至入漢江處)全面規劃渠化治理,將原河道23.8公里,縮短為20.3公里。其標準是上段(石咀子至王莊)按20年一遇洪水設計,50年一遇洪水校核,河床開挖複式梯形斷面,河底寬40米漸變到50米;下段(王莊至入漢江處)按10年一遇洪水設計,20年一遇洪水校核,河床開挖單一梯形斷面,河底寬50米漸變到130米。上下段河堤均高5米、頂寬5米。1970年冬到1974年春治理上段8.35公里,以工程治理為主,結合生物防護,片石護岸,芭茅河光石護堤。1974年冬到1976年春治理下段11.95公里,以生物治理為主,工程治理為輔,頂沖凹岸一側片石砌護,坡面栽芭茅,坡頂堤岸植樹。

濂河治理工程,由新集、高台、黃官、漢山4區的10個公社和9個非受益公社的兩萬多民工,組成兵團建制,劃段包乾,分期完成。全部工程共完成沙土方4872萬立方米,砌石92586立方米,用工410萬個,總投資43萬元(國家投資17萬元,民眾自籌26萬元)。治理後,河灘造地6600畝,每年堤防收枝柴30萬斤、芭茅6萬斤,增加了民眾收入。同時使原在濂河引水的流珠、鹿頭、石梯、楊村4堰堰頭穩定,引水正常,保證了42000多畝農田的灌溉用水,使3000多畝低洼田排除了內澇,效益顯著。1979年3月,省堤防管理現場會在本縣召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