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革
鄭家大屋約建於1881年,由鄭文瑞籌建,鄭觀應協助父親興建。其後,孫中山在香港西醫書院學習時,常與鄭觀應在此議論時政,相討救國救民的路徑。在1894年,鄭觀應在此完成《盛世危言》,提出“富強救國”的思想;1907年,鄭觀應完成了《盛世危言後編》。1950年代的鄭家大屋曾分租,高峰期曾住了70多戶人,共500多人。
約在1990年,有發展商從鄭家後人收購了鄭家大屋的屋權。自鄭家後人遷出後,曾被多戶占據。當中不少文物亦成為賊人的目標,以致破敗不堪。自1991年開始,澳葡政府已跟發展商談判收購鄭家大屋,可惜一直不成功。經多次磋商後,澳門政府終於在2001年成功用“以地易地”的方式,接收了鄭家大屋的業權。2005年,以澳門歷史城區一部份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建築
鄭家大屋的土地總面積為3,997平方米,鄭家大屋屬嶺南風格民宅。大宅由兩座四合院式建築組成,並以大內院相連。建築材料以青磚為主,牆基則由花崗石築砌。中式建築特色表現於中式大宅建築格局與屋頂等;而西方特色則表現於古典建築裝飾風格,可見於部分室內天花、門楣窗楣的式樣、檐口線和外牆批盪等。
修復工程
自澳門文化局於2001年接管鄭家大屋後,便按“修舊如舊”的原則對大宅進行修復工作。但由於大宅長期失修、亦曾遭嚴重破壞與大量僭建,這都增加了修葺難度。修復工程因應建築物的原有結構,運用同類物料進行修復,儘可能恢復建築物昔日面貌。據預計,鄭家大屋可於2007年完成整體修葺工程,全面向公眾開放。
相關詞條
-
鄭家大屋
鄭家大屋大約建於1881 年,是中國近代著名思想家鄭觀應的祖屋,由其父親鄭文瑞籌建。後來,鄭家後人四散,該大屋長期沒有進行整體維修及改建工程,但建築物被...
建築描述 建築風格 名人足跡 -
盧家大屋
盧家大屋於清光緒15年(1889年)落成,是澳門二十世紀初商人盧華紹(盧九)住宅。大屋高兩層,為三開。是澳門百年古宅文化遺產。
簡介 建築風格 民俗特色 世界文化遺產 創意產業 -
澳門[澳門的簡稱]
地名由來澳門景點澳門以前是個小漁村,它的本名為濠鏡或濠鏡澳,因為當 時泊口可稱為“澳”,所以稱“澳門”。澳門及其附近盛產蚝(即牡蠣),因此後人把這個名稱改為較文雅的“濠鏡”。清乾隆年間出版的《澳門紀略》中說:“濠鏡...
地名由來 歷史沿革 特區象徵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
澳門[中華人民共和國特別行政區]
澳門(葡語Macau、英語Macao),全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北鄰中國廣東珠海,西與珠海市的灣仔和橫琴對望,東與香港隔海相望,相距60公里...
簡介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自然地理 政治 -
澳門[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
澳門(葡語Macau、英語Macao),簡稱“澳”,全稱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位於中國大陸東南沿海,地處珠江三角洲的西岸,北鄰廣東省珠海市,西與...
地名由來 歷史沿革 特區象徵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
澳[澳門的簡稱]
澳,讀ào。海邊彎曲可以停船的地方;澳門的簡稱 。澳ào海邊彎曲且可停泊船隻的地方。海邊彎曲可以停船的地方(多用於地名):~門(簡稱“澳”)。[澳洲]世...
地名由來 歷史沿革 特區象徵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
澳門歷史城區
澳門歷史城區以澳門舊城為中心,通過相鄰的廣場和街道,串連起逾20個歷史建築。 歷史城區的範圍東起東望洋山,西至新馬路靠內港碼頭,南起媽閣山,北至白鴿巢公...
簡介 價值概要 具體價值 區內建築 申報過程 -
澳門文物大使協會
澳門文物大使協會,成立於2004年8月,為澳門非牟利團體。以“愛護文物.傳承文化”為理念。該會透過舉辦不同類型的活動,讓市民及遊客加深對文化遺產的了解及...
簡介 管理層 文物之旅 歷年工作及活動 -
澳門歷史建築群
澳門歷史建築群包含了許多澳門歷史名勝古蹟,其中許多具有濃烈的時代色彩,多年來一直深受世界各地遊客所喜愛的旅遊勝地。
媽閣廟 港務局大樓 鄭家大屋 聖老楞佐堂 聖若瑟修院大樓及聖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