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況
每年村集體收入10萬元,主要來源資源經濟、物業經濟和服務經濟;村集體支出主要用於村幹部報酬補貼和公共設施建設,該村農民人均純收入2400元。
全村共有低收入農戶643戶,2015人,占總戶數的67.3%,占總人數的66.1%,其中1500—2500元有556戶,1811人;1500元以下有87戶,204人。農民收入主要來源依次是打工、農業、經商。村域面積7.04平方公里,水田3470畝,旱地360畝,山林面積3500畝。
產業發展
主要農產品有水產、水果、茶葉、畜禽。專業種植大戶有5戶,大戶基地130畝,水產、生豬、養殖大戶共有11戶。來料加工年加工產值350萬元、就業人數300人,年發加工費總額為30萬元。家庭工業戶有2戶,主要產品為食用油,年產值30萬元,工業戶年戶均利潤2.5萬元。該村目前尚未發展農家樂。
公共設施
村基礎設施方面,已經通公路並硬化,有公車直達,村只有一個自然村接入安全衛生飲用水。農村信息方面,已接通有線電視、有線廣播、網路。服務與保障方面,村有幼稚園、國小、國中;低保戶46戶,105人,五保戶集中供養14人,參加農村合作醫療比例達85%。
歷史沿革
澤隨村是徐偃王后裔聚居地,元仁宗、英宗時遷入,約有700餘年的歷史。村落距今有500年歷史。
北面有大乘山和真武山,兩座山上分別有一支水源流向澤隨村,兩支水流環繞村落一直向南匯入衢江,溪流和村裡的珠峰山被稱為“雙龍戲珠”。村中還有上湖和下湖。另有南北走向的澤真路和東西走向的興澤路貫穿而過。
人文古蹟
古建築
澤隨古村現今保存了128棟古建築,其中明代建築28棟,其餘則是清代和民國時期建築。古代建築以“珠峰”為中心,以祖為縱向,以宗為橫向,以上下湖為界線南北兩側分布。建築隨地勢高低錯落而建。同時還保留明代古樟三棵,古井六口,弄堂街巷布局有序,自然環境與民居融為一體。 公共建築有明代“塘沿廳”和上廳建築。這些建築有精細的木雕圖案,有的飾以彩繪、墨繪,有的木、磚、石三雕齊全。無論前堂後堂、偏廳廂房,各部位的木雕姿態各異,有的達五六個層次,富有立體感。雕刻的內容有人物、動物、花卉、亭台樓閣、地方戲曲,反映了漁、樵、耕、讀的農耕文化。
民居
整個村由宗族統一管理,每幢民居是村落的組成單元,堂、院、廊是共同的生活空間,而廂房、內室是個體活動範圍,有合有分的內外秩序井然。內部裝修磚、木石三雕齊全,尤其是木雕精細、內容豐富,姿態各異,極為精美。天井是一大特色,空間高敞,採光好,利於空氣流通,下有石板鋪設,排水便捷。2012年5月澤隨村被列入浙江省歷史文化名村。近年來,村兩委為文物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利用做了很多努力,組織建造修繕了長廊和上下湖圍欄,複製“賀田模式”,構建美麗鄉村;開展小流域治理,變村中死水為活水;新修道路,並準備在未來幾年改善基礎設施和美化環境。
發展規劃
村產業發展項目:一是柑桔種植。2008年計畫改造基地100畝,涉及農戶15戶;2009年改造基地70畝,涉及農戶6戶;2010年計畫改造基地60畝,涉及農戶6戶;2011年計畫改造基地50畝,涉及農戶6戶;2012年計畫改造基地60畝,涉及農戶8戶。三是生豬養殖。2008年計畫新育專業大戶10戶,新建基地20畝;2009年計畫新育專業大戶10戶,新建基地25畝;2010年計畫新育專業大戶10戶,新建基地30畝;2011年計畫新育專業大戶10戶,新建基地30畝;2012年計畫新育專業大戶10戶,新建基地50畝。集體經濟項目:2008年計畫資源經濟收入10萬元;2009年計畫資源經濟收入12萬元;2010年計畫資源經濟收入15萬元;2011年計畫資源經濟收入15萬元;2012年計畫資源經濟收入15萬元。培訓與就業:一是2008年計畫農業技能培訓50人;2009年計畫農業技能培訓50人;2010年計畫農業技能培訓60人;2011年計畫農業技能培訓60人;2012年計畫農業技能培訓60人。二是2008年計畫就業技能培訓45人,2009年計畫就業技能培訓50人,2010年計畫就業技能培訓45人,2011年計畫就業技能培訓65人,2012年計畫就業技能培訓65人。基礎設施項目:圍繞新農村建設,抓好中心村建設。2008年上運塘範圍內村莊潔化、路面硬化,需資金20萬元,明朝建築塘沿廳的維修需25萬元;2009年村莊內道路硬化、陰溝排污、路燈照明亮化需100萬元,分3年實施;村委至尖山道路澆築硬化需30萬元;2010年開展安全飲水建設,山林道路上坪至尖山道路硬化需200萬元,分3年實施(2010-2012年);2011年做好農田水利設施,其中最主要是機埠、變壓器整修;2012年整修好村莊內路燈亮化、道路硬化、衛生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