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州古橋

澤州古橋

澤州古橋,指的是歷史上修建於晉城市的古橋樑。在其境內,史有記載的,有景德橋(又名沁陽橋、西橋、西關大橋)、景忠橋(又名永濟橋、東橋、東關大橋)、南大橋、七嶺橋、長澗橋(又名三里橋)、雙橋、迎旭橋、萬年橋、雙李橋、永固橋、通濟橋、長橋、通懷橋、寧靜橋等。

歷史沿革

晉城市古稱澤州、澤州府,是三晉的東南門戶。古老的澤州,人們就把修橋鋪路與行善積德連在一起,對啟蒙的交通事業有一定的積極性。在其境內,古橋經過百年風雨沖刷,或蕩然無存,或僅有遺蹟,或殘損無幾。那些隨著流光飄然而去,又無資料記載的,無法考證,留給人們的只有一片茫茫空白的無限遐思。

史有記載的,有景德橋(又名沁陽橋、西橋、西關大橋)、景忠橋(又名永濟橋、東橋、東關大橋)、南大橋、七嶺橋、長澗橋(又名三里橋)、雙橋、迎旭橋、萬年橋、雙李橋、永固橋、通濟橋、長橋、通懷橋、寧靜橋等。

另外,據史料記載,在晉城市郊大箕鄉迎旭橋附近,曾有過一個天然石橋,這是山西省唯一的關於天然石橋的珍貴記載。這些有史料記載的澤州古橋,共有16座,以景德橋最為著名,它與景忠橋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古橋與古代人類文化生活息息相關。它不僅是古代交通建築的主要成分,而且是古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多少詩人騷客對小橋流水作了生動的描述。澤州古橋是古老澤州的交通建築和文化生活的縮影。

著名古橋

景德橋

景德橋位於今晉城市城區西關的西沙河上,因為西通沁水、陽城,故初稱沁陽橋,又名西關大橋、西大橋、西橋。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橋西興建景德廟,從此改名為景德橋,是全國繼河北趙州橋之後現存最古老的敞肩拱橋之一,也是山西省現存年代最久遠的石拱橋。1965年被列入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據《澤州府志·津梁》記載,景德橋系金大定己酉(1189)知州黃仲宣創建,明昌辛亥(1191)告成,橋下無水時可行人。清乾隆四年(1739)三月至乾隆五年(1740)四月,於橋西關上下游增修四面石塘(護岸),“石塘共長十五丈八尺,高二丈五尺,廣半高之數”,共用大條石一千三百餘丈,用工六千五百餘個。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於橋上游西岸埋設一根鐵柱,用兩道鐵箍固定在側牆上,以觀察水情,相傳鐵柱是河南駐晉商人為觀察故鄉水情而埋置的水位標。河水淹沒頭道鐵箍,河南就有水災險情,便立即派人驅馬下山告急,作好預防水患的準備;如果洪水淹沒二道鐵箍,則表示河南已遭水淹。1956年,中央政府撥款一萬元人民幣對大橋進行維修,於東岸埋設一仿製鐵柱,當年12月完工。

據《重修沁陽橋堤碑》記載,景德橋“長十丈,寬一丈七尺”。1980年北京建築工程學院袁德熙教授一行4人前來晉城考察古橋,實測景德橋全長33米,橋面寬5.9米,主拱淨跨21米,矢高4.9米,矢跨比1/4.3,拱厚1米。主拱圈為等截面圓弧形坦拱,由15條縱肋並列砌築而成,邊肋拱石高73厘米,長115厘米,寬42厘米,中肋拱石長為95、108、113、123、170厘米不等,寬為25、31、46、50厘米不等,拱寬5.65米,拱石與拱石之間有腰鐵相聯。拱石的上部鋪有厚度為28厘米的伏石,伏石向外突出25厘米,形成拱眉,既可減少雨水對拱券鑲面石的侵蝕,又可使橋的正面富有立體感,美觀大方,踞伏在主拱券兩肩上的腹拱為半圓形拱,跨徑3.1米,拱券厚度為58厘米,橫向分路砌築,與現代拱橋砌法相同。腹拱的內側拱腳置於主拱券上,外側拱腳置於橋台上。採用了敞肩建築,可減輕橋體自重,加大排洪能力,使橋造型更加美觀。

景德橋主拱券側面雕有獸頭、海馬、龍形、海水、螭首等各種精美浮雕,刻工細膩,布局嚴謹,形象逼真,雖經八百多年的風雨侵蝕,至今仍清晰可辨,1/4拱券位置的側牆上伸出有4個龍頭,上下游各2個。

橋面為青石鋪砌,縱向略帶弧度。兩側護欄主要有欄板、望柱、抱鼓三部分組成,均為石質。景德橋歷經八百年風霜,屢經洪水沖刷和地震考驗。元大德七年(1303)晉城發生大地震,“人死一半,官民廬舍多壞”;明成化八年(1472),“大水塞川,洪水溢過橋面”;明正德八年(1573),“平地起水丈余”;清乾隆二年(1737),晉城發生的地震將城內“文廟和城垛震壞”。經歷了這些災難後,大橋至今完好,確“非庸工所能作”。為保護景德橋,1964年在下游約50米處新建一石拱橋,現在景德橋主要供人行走。

南大橋

南大橋位於今晉城市城區南關的白水河上,又稱南橋、大石橋、晉南第一橋。根據《重修沁陽橋陽堤碑》記載,明成化八年(1472)前就已有了此橋,當時為5孔拱橋。是年遭洪水襲擊,由於泥沙木料等堵塞橋洞,橋被沖毀。明嘉靖年間(1522—1566)重修,其橋型和尺寸,“一遵其(指景德橋)度而作焉”。清雍正二年(1724)再修。民國三十一年(1942)秋,日軍侵占晉城期間嫌怨橋高,橋面坡陡,行車不便,將橋拆毀,另建一座3孔每跨4米的石拱橋,即今之南大橋。

景忠橋

景忠橋位於今晉城市城區東關東沙河上,又名永濟橋、東關大橋、東大橋、東橋,是歷代東行的必經之處。據《澤州府志·津梁》記載,該橋始建於元朝至正年間(1341—1368)。明弘治年間(1488—1505)“撤而更新”。清乾隆三年(1738)秋再次維修。

景忠橋為單孔12米石拱橋,全長23米,寬6.3米,淨寬5.5米,高3.2米,拱券厚86厘米,由22道縱肋並列砌築而成。拱頂低面雕有獸頭,形態逼真。橋兩端上下游均有石砌護岸,至今完好無損。橋東頭南面原建有三官廟,北面有白龍王廟,現已不復存在。

橋兩側護欄為石質牆式欄桿,高50厘米。現橋兩側安有鋼絲護網,以使橋下清潔暢通。

該橋至今完好,日均數百大小車輛通行。

東窪橋

東窪橋位於今晉城市澤州縣金村鎮東窪村,為圓弧石拱橋,橋跨1孔3米,矢高5米,橋長25米,由大地主張廣(一說張耀)為侵占東窪村北二百多畝良田而修。此橋現存完好,橋上常通行20噸的大卡車。

金村南大橋

南大橋位於今晉城市澤州縣金村鎮金村,為單跨5米,橋矢高4米,橋長15米,寬5.5米,橋面上鋪條石,欄桿為磚砌,上壓條石,拱石之間有腰鐵相連,拱圈為縱向砌築。

此橋為珏山二月神廟會時,高平、長子、屯留等地前來朝拜者的必經之地,1982年被洪水沖毀,後在原橋基礎上修有一座兩孔石拱橋。

長橋

長橋位於今晉城市澤州縣周村鎮東關的一條無名小河上,是西行古道的要衝。橋長10米,矢高2.55米,拱厚45厘米,兩端踞伏的小孔跨徑1.4米,全是用長條石料縱向砌成,形似晉城市城區西關景德橋,現橋體完好。

橋頭原立有石碑多塊,皆因村民建房將石碑移做它用,現已無處尋覓,故無法考查該橋始建年代。

雙橋

雙橋坐落在今晉城市澤州縣陳溝鄉南連氏村東碧落寺旁小河上的兩座石拱橋,兩橋相距僅40餘米,故稱“雙橋”。東橋為兩孔半圓形拱橋,主跨位於河道上,側跨為立交通道。

東橋全長18米,寬4.8米,高5.2米,主拱跨徑6米,由15道縱肋並列砌築而成,拱厚36厘米,橋台高1.7米;側跨跨徑2米,由13道縱肋並列砌築而成。該橋無橋面,而是修有六間瓦房,與碧落寺聯成一體,為獨特之處。西橋為單孔半圓形拱,跨徑6.5米,全長14.5米。

橋旁的古碧落寺年代久遠,內有唐代武則天萬歲通天年間(696-697)的石窟,距今有一千三百餘年,仍保留著不少石佛像。在半山腰間的石窟旁,有唐代開成元年(公元836年)遊人在連山石上雕刻的《碧落寺遊記》,文字端莊。

七嶺橋

七嶺橋位於晉城市城區北石店鄉七嶺店村中,又名十字橋,創建年代不詳。明成化六年(1470),由知州陳登重建。

七嶺店村中街道是北行的古道。白(圭鎮)晉(城)公路由此通過,過往商客頗多。一條名曰“長河”的溪溝橫穿村中而過,給過往行人車馬帶來諸多不便,故修此橋。
該橋橋跨4米,矢高2米,橋斜長32米。橋上距南10米與路斜交角為35度,另一端與路斜交約20度。

拱頂上部砌著1米跨徑的排水涵洞,與橋近似垂直相交,用於排除村中污水,形成橋上橋的奇觀,故稱十字橋。相傳晉城古代有一名叫王太來的富戶,組織修成了經過七嶺店到高平的“引路”,七嶺店於是逐漸繁華起來,橋上修了一座舞台閣樓。過往行人雖從橋上過卻視橋不見。故民間流傳下了一首打油詩曰:“走橋不見橋,騎馬夾官道。騎上駱駝過,過橋卸氈帽。”

迎旭橋

迎旭橋位於今晉城市澤州縣大箕鄉大箕村南的大箕河上,為衛翼中所創建,清康熙十一年(1672)9月開工,次年6月告竣,連線晉城盆地和豫北平原的主要古道“太行陘”就經過這裡。
迎旭橋為單跨16.5米圓弧實腹式石拱橋,橋長20米,高9.5米,橋面寬4.9米,矢高5.5米,矢跨比1/3,主拱券由17道縱肋並列砌築而成,拱石採用三種不同石質的石料。中間7道為石灰岩,兩邊各4道為石英岩,最邊2道為砂岩,據當地人講,砂石性韌,太陽暴曬不易開裂,所以最外側使用砂石。拱石厚70厘米,長短寬窄不一,長度為0.65—1.9米不等,寬30—40厘米。外側拱石間設有腰鐵。拱券之上有伏石挑出長20厘米、厚20厘米,牆式護欄已有局部破損。拱券砌置在兩岸的天然岩石上,無橋台。
橋上游約20米處有一巨石,據當地老人講,此石是一顆隕石,不知落於何年,其石上有遊人多處題詞和鍛刻字樣,形跡模糊不清。
據《衛公創建迎旭橋記》記載,迎旭橋附近曾有一座天然石橋,現殘跡無存。

萬年橋

萬年橋位於今晉城市澤州縣高都鎮高都村的巴公河上,又名南大橋,為三孔石拱橋。

高都曾是十分繁華之所在,這裡“煙井輻輳,當陵、高往來沖途,輪蹄絡繹”,行人車馬涉水淌河多有不便。據《初建萬年橋碑記》中記載,河上“舊有小橋,經久淪沒”。金時,澤州王子榮、劉成之曾建“利涉橋”於河上,文學家李俊民(1176—1260,字莊靖,號鶴鳴老人,今晉城人)有詩讚美。

現存之萬年橋,修建於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是由“馬集英、門世儒、馬會英、馬際伯、原通樞、李脫恭等”,“經數年之久,結千人之緣”而成。在此之前,巴公河上也曾建有一些臨時性的橋樑,但因“岸高水迅,堆草架木不克”,故決定修建能夠“為一勞永逸之計”的石拱橋。

該橋全長23.5米,每孔6.5米,由於河床逐年淤塞,現已無當年之氣勢。雖年久失修,但車馬行旅尚能通行。

雙李橋

雙李橋位於今晉城市澤州縣巴公鎮巴公村南,創建於明嘉靖年間(1522——1566),又名岳公橋。相傳為當地一名叫岳三富的富戶所建。橋原為九孔蓋板,現存七孔。全長25米,單孔跨徑1.95米,淨高1.5米,寬4.5米,橋墩寬1.3米,長5米,上游設有分水尖。

由於河道逐年淤積,河床升高,雙李橋曾變得有名無實,大水時交通中斷,小水時人畜也只能從架在橋面上的踏石橋上通過。人們只知河上有橋卻視而不見。民國三十二年(1943),一場罕見的大水沖刷使河床降低,露出橋身,至今保存尚好。

長澗橋

長澗橋位於今晉城市城區鍾家莊鄉的三里橋村,又名三里橋,現已無存。古人有詩曰:“土同煙火屬誰家,官柳迎風一半斜。才出郡城猶記取,小橋三里見桃花。”

永固橋

永固橋位於今晉城市澤州縣水東鄉水北村西頭,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創建,乾隆二十三年(1758)重修。

該橋為單跨石拱橋,全長10米,跨徑7.15米,寬6.55米,拱厚30厘米。1963年前,此橋是晉陵公路的必經之地。現橋體保存完好。

通濟橋

通濟橋位於今晉城市澤州縣大陽鎮東大陽村,古人有《通濟橋》詩云:“半空架起蒼龍脊,不怕雙溪水來急。踏向亭亭高處望,東西有路通南北。”
1981年大陽煤礦修建大(陽)板(橋)鐵路時,該橋被拆除。

通懷橋

據《澤州府志》曰“通懷橋郡南小箕中”,現蕩然無存。

天然石橋

天然石橋位於今晉城市澤州縣大箕鄉大箕村南。據《衛公創建迎旭橋記)云:“大箕迎旭橋之營則異,是箕之水口,有天然石橋,去石橋東數十武(古代半步為一武)即今之迎旭橋建處也。”根據這段記載,這裡曾有座天然石橋,至少在修建迎旭橋之前,天然石橋已經存在。這是山西僅有有關天然石橋的珍貴記載,從橋地形推測,這座天然石橋可能還相當壯觀宏偉,可惜現已遺蹟無存,只留下碑石上的一段文字記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