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海燈籠村

砍竹、破竹、削篾、起花、編燈籠胚、收尾、糊貼紗紙、寫字、貼花、上桐油……汕頭市澄海區隆都鎮前美村下底園社這個有名的“燈籠村”。
百餘年來家家戶戶做燈籠的下底園如今僅剩六七百人,仍有近十家“燈籠世家”,繼續沿用純手工技藝製作燈籠。每年春節、元宵,家家戶戶起碼都要製作賣出兩三千盞燈籠。然而,一邊是不間斷的訂單,一邊卻是重重隱憂:他們這輩人之後,村里再無人制燈籠,“燈籠村”終有一天變成一個虛名。
燈籠歷史源遠流長,有考古學家認為,中國的燈籠是世界上發明最早的便攜照明工具。“燈”在潮汕話中發音如“丁”,象徵人丁興旺、團圓喜慶。潮汕農村還有“正月點燈籠”的傳統習俗,每年從除夕夜開始,鄉村各家各戶乃至祠堂廟宇都掛上燈籠祈福。正月里,更有小孩子“游燈”的民俗活動。潮汕民間老百姓喜歡選購傳統的竹製燈籠。
下底園社的村民陳周茂今年59歲,頭髮花白。他的名片上印著“偉業製作燈籠”。陳周茂說,他們家祖祖輩輩制燈籠,他是從父親那學到做燈籠技藝的。從上世紀80年代起,他一直制燈籠,而且從年頭乾到年尾,幾乎沒有閒暇時間,因為除了汕頭,潮州、揭陽等周邊市不少人來這裡訂購燈籠,香港、東南亞的華人也來訂購,常常供不應求。
陳周茂制燈籠的地方是一進老屋,屋裡屋外擺放著各式燈籠,最大的有80厘米高,最小的只有10多厘米。陳周茂說,制燈籠的工序非常繁複,沒有技藝根本做不了,要把竹子破成兩三毫米厚的柔軟竹篾、要把一條條竹篾編成網狀的燈籠胚(骨架),那都是要花好幾年工夫才能學成的。
據了解,村民陳寶華自祖輩起就從事燈籠手工製作。年節將近,又到了燈籠生意的旺季。陳寶華來個全家總動員,分工合作。
陳寶華製作的燈籠有好幾十種“型號”:子孫燈、鵝蛋燈、八寸燈、大何、二何、三何、大柿、二柿、小柿、大布等。其大小形狀也都不一,有長的、短的、圓的、扁的,鵝蛋形的。陳寶華家一年可製作大大小小的燈籠三四千盞。因為手藝高超,名聲在外,一潮安籍僑胞每年都會向陳家訂購數百盞燈籠,專程運到馬來西亞賣給當地華僑。
後繼無人,主力都是中老年
講起燈籠受熱捧,陳周茂眉飛色舞。1999年,在汕頭市旅遊局的組織下,陳周茂帶著他制燈籠的材料、工具到廣州,在廣東國際旅遊文化節上現場展示製作燈籠。陳周茂說,很多人只知道燈籠,不知道燈籠是怎么製作出來的,都很好奇,他製作燈籠時檔位前圍了一層又一層的人,看得津津有味。說到制燈籠的前景,陳周茂的表情一下子黯淡下來。他說,燈籠雖然有一定市場需求,常供不應求,但他的兒子還是選擇出外打工,原因是燈籠制作太費時間、太耗精力,利潤太低。
據陳周茂說,目前下底園社有近10戶人家從事制燈籠這個行當,每戶制燈籠的主力都是中老年,最年老的已經88歲,年輕的也已四五十歲。陳周茂遺憾地說,他這輩人去世之後,“燈籠村”恐怕要後繼無人了。說到為何不收徒?陳周茂也很無奈:兒子、至親小輩不想學,外人也很少有想學這一行的,就是有想拜師的,也教不起,因為沒有一兩年時間根本出不了師,這一兩年的吃住生活,沒辦法負擔。
有民俗專家提出,可以嘗試在一些學校組織觀摩活動、製作比賽,讓燈籠製作像剪紙一樣進學校,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也讓年輕一代了解這一藝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