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背景
唱作人藍奕邦自2004年憑創作專輯《不要人見人愛》冒出頭來,一直作多方面的發展,無論是《大娛樂家》、《快樂王子》、《半生緣》等舞台劇的表演,或是為不少歌手作歌的唱片當監製,藍奕邦希望開拓多一層面的發展空間。2006年新碟《潮騷》再顯他的獨特音樂唱作取向,經已派台的第一及第二主打“盲年”和“蓬萊”均由周耀輝填詞,兩首中板輕節奏新曲訴說人間世情。
唱片分為兩個PART,潮漲篇和潮退篇。而之所以取名《潮騷》,是因為來自藍奕邦非常喜愛的日本作家三島由紀夫的《潮騷》這本書。在藍奕邦看來,潮騷是非常美妙的東西,他就是海岸,而與他合作的音樂是海浪,當海浪拍打到海岸,就有了這張美妙的《潮騷》。
專輯曲目
[潮漲篇 Flood] | [潮退篇 Ebb] |
1. 蓬萊 Paradise | 8. 善忘 Forgetful |
2. 盲年 Blind Year | 9. 爸爸今天不歸家 Daddy's Never Coming Home |
3. 烈 Kiss Me | 10. 平行路 Parallel |
4. 隔壁的音樂(國) Music From Next Door | 11. 浮木 Driftwood |
5. 巴不得 Live It Up | 12. 夢中見 See You In Dreams |
6. 襪子與鞋(國) Sock And Shoe | 13. 下世 Next Life |
7. 三十不惑 Age | 14. 蓬萊(未到) (Not Yet) Paradise |
專輯鑑賞
在《潮騷》中,會發現許多藍奕邦帶出的新驚喜。公司把專輯主題定義為“思潮騷動”,與藍奕邦之前兩張專輯一樣,探討的仍然離不開現實生活中發生的故事,或者像歌者那樣將思考的內容回歸至生活。不同的就是藍奕邦不再孤身上路,在音樂的製作上除了老搭檔李漢金外,還得到了田鵬、與非門的成員阿慶及三少等人跨刀相助。可以很直接的說,包含在這張唱片中的,屬於藍奕邦擅長的鋼琴伴奏的作品,已經少之又少,更多的會是有各路電子鬼才在其中把玩出的,屬於電子音樂的浮光掠影。
藍奕邦用了“潮漲”和“潮退”兩個部分,來歸結出14首作品,其中包括了11首粵語作品與2首國語作品,還將主打作的特別版收錄在唱片的尾篇中。而除了在某些作品的編曲和製作上,請來了一眾資深的音樂來跨刀製作外,在全新專輯的作品歌詞上,藍奕邦這一次也沒有自己一手包辦,周耀輝、李峻一、陳浩峰等香港本土的作詞人的名字也是其中的另一個亮點。
主打作品《蓬萊》和《盲年》的歌詞,都出自周耀輝的手筆,比起之前兩張專輯裡《六月》、《憂鬱小生》等主打作,周耀輝寫的歌詞顯得直白、簡約,一改藍奕邦以往那個“憤怒青年”的慣有形象。值得一提的是,收錄在專輯首尾的兩個版本的《蓬萊》,除了風格上的不同外,裡面還隱藏著兩個不同地區的音樂人的對比。開篇作的《蓬萊》,就完全是一首“香港製作”的作品,除了詞曲創作,還請來ChrisHo擔任編曲,藍奕邦和李漢金的監製,走飄忽奔放的調子。而尾篇的《蓬萊(未到)》,來自內地的三少和田鵬擔任了編曲和監製,輕盈的旋律會讓人隨之逐漸融入到歌曲中,就連藍奕邦的歌聲都會因此而顯得格外的懶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