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地區歷史上的地震
潮汕地區曾發生多次破壞性地震,自1400年開始至此1970年以前共有127條地震活動的文字記載(不是127次).經國家地震部門確認的5.0級以上(含5.0級)共有10次。最大的一次是1918年2月13日發生在南澳——南澎海域的7.3級地震。這次地震使潮汕地區各縣(市)都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壞和人員傷亡。
潮汕地區地質
構造複雜,有南澎——兄弟嶼斷裂帶、南澳斷裂帶、樟林——汕頭——惠來斷裂帶、潮安——揭陽——葵潭斷裂帶、蓮花山南緣構造帶等北東——北東東向構造貫穿全區,構成地殼骨架。北西——北西西向斷裂構造在區內普遍處現。如韓江斷裂、榕江斷裂、練江斷裂、黃崗河斷裂等。局部有東西向構造展布。多組斷裂構造互相交切,形成網路狀的構造格局。這是潮汕地區地質構造的基本特徵,也是利於發生較強烈地震的地質構造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