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屋柱語

傳統潮汕建築,以其材料組成而歸屬木石結構建築。而其重要構件――柱,則扮演木石兼而有之的角色。
本來,潮汕古建的柱,通常也是採用木材製作。後來因為潮汕氣候潮濕,木柱易蛀易朽,而且因為社會經濟逐步發展,所以漸漸為石柱所代替。清代中葉以後,只有少數巨富,以楠木之類良材為柱,藉以張揚高貴與富裕,像榕城北環城路夏布商人林氏家族清末同治時期所建的“祜記祠堂”,其主廳就是這樣。
因為位置和功能的不同,柱有諸多的不同名稱。其中主要有:步柱,也稱滴水柱、步口柱,就是位於前後檐的檐柱。檐柱而稱為“步柱”,在元代以前就這樣叫了。江南地區大抵如此。“文革”期間,在上海嘉定真如寺正殿發現元延�七年(1320)工匠墨書,裡面就有這樣的記載了。明人計成《園冶》卷一“屋宇圖式”與清代各種版本的《魯班經》,也都承用這一叫法。
但是,建築物外廊四角的角檐柱,卻就應該多加一個“列”字,稱“列步柱”。像揭陽學宮大成殿普寧學宮大成殿,外廊四角的檐柱,就要分別稱為“東南列步柱”、“西南列步柱”、“東北列步柱”和“西北列步柱”。
金柱:步柱以內與步柱同承一梁的柱子。也稱“今柱”、“青柱”或“襟柱”。見載於官式營造文獻之中。至於為什麼稱為“金柱”、“青柱”,很難解讀,估計與方位有關。因為“金”、“青”都是某一方位的色彩代詞,但是,金柱不固定於某一方位上,由此推測,其間有個由局部到全部的以偏概全的約定俗成的轉化過程。至於這一轉變的“定型期”,據資料可知,不會超過清初。
四點金柱:廟宇、祠堂明間(中廳)的四根內柱,揭陽孔廟大成殿內的這四根石柱,還分別盤以青、白、紅、黑四條木龍,以區別其不同方位。現在有的工匠,把這四根大柱稱為“金柱”,民間通稱“將軍柱”,以其梭狀,形似挺立的四員大將,故名。在過去,也有人把這類大柱叫做“荷瓠柱”。究其得名,是因為寺院的這些大柱柱礎,通常雕成蓮花(荷)之狀(普寧洪陽雨堂庵內尚保存宋代蓮花柱礎一個),而梭形下大上束的長柱,宛如瓠瓜,合起來就是“荷瓠”了。荷和瓠都是佛教的象徵物,用以裝飾主體建築,可謂意味深長。有人不解其味,把瓠柱雕成秋瓜形,卻就大煞風景了。
被門窗夾住的方柱,叫“封柱”,山牆中間的方柱,叫“平柱”或“隔壁柱”。但在宋人李誡的《營造法式》中,“平柱”則指心間(中間大廳)左右兩柱。與潮汕所稱者位置有著不同,潮汕的“平柱”之名,與它是否有過聯繫,已不得而知。
柱子的標準斷面,是圓形與正方形,做成橢圓形與矩形都不合制。但也允許合理的變通,像把方柱做成六角、八角柱,或四角束竹柱,把梭柱做成瓜楞柱,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梅花柱”,近代民居就已屢屢有所嘗試,留下很多精緻的作品。
梭柱(將軍柱)下端稍飽,所以潮汕地區還有人把它稱為“凸肚柱”,非常形象。寺廟心間,用凸肚柱的效果,遠勝瓜楞柱,因為比較地有著多一點的莊嚴、肅穆的情狀。瓜楞柱適宜於會客之所。
潮汕古建,柱子不直接承楹,通常是柱頭上要安置一斗,即使穿鬥成分較多的民居中也是這樣。簡單的做法是把柱頭雕成大斗的形狀。
因為石材不易開榫,早期構建時只把柱子分作兩段,下石上木。隨著時代的推移,下段的石柱愈來愈高。到清代晚期,已出現全石的柱子,用於通梁或櫨斗之下。石柱上的木柱,稱為柱節。北門關帝廟天井兩廊的柱節,長度幾與下段的石柱相埒。根據本段前頭的論述,讀者便可想知其存在歷史之不太淺近了。
乍看簡單的圓與方的柱子之上,也有很多的歷史與哲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