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一
【來源】《證治準繩·類方》卷二引《醫學統旨》。
【組成】訶子 五味子 五倍子 甘草各等分
【用法】上藥為末,煉蜜為丸。噙化。
【功用】生津潤肺,化痰止嗽。
【主治】嗽而失聲。
按: 《醫學入門》卷七載本方有黃芩。主治證同。
方法二
【藥物組成】鵝梨2個(去皮及子),栝樓2個(去皮),麻黃2兩(去節),皂角3梃(去皮弦井子,捶碎,上4味一處用河水1升半浸少時,銀器內熬成膏為用),天南星1兩半,半夏1兩半,生薑3兩(同半夏、天南星作曲炒乾),枯白礬1兩半,寒水石2兩(燒)。
【處方來源】《御藥院方》卷五。
【方劑主治】肺氣不利,咳嗽痰實,咽嗌乾燥。
【製備方法】上為細末,用前膏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溫生薑湯送下。
方法三
【藥物組成】半夏1兩,阿膠1兩,紫菀1兩,桔梗1兩,貝母1兩,款冬花1兩,漢防己1兩,蛤蚧1對
【處方來源】《雞峰》卷十一。
【方劑主治】風壅咳嗽。
【製備方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15-20丸,食後生薑湯下;白湯亦得。
中藥方劑之潤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