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鼎新[晚清將領]

潘鼎新(1828年-1888年),字琴軒,安徽省廬江縣廣寒鄉人,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中舉,次年春闈會試至國史館承修臣傳。後在家鄉辦團練,參與鎮壓太平軍,受曾國藩賞識,令募勇立“鼎”字營。後遷居肥西三河。中法戰爭時,率部入越南與法軍作戰。

基本信息

仕途

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中舉,次年春闈會試至國史館承修臣傳。後在家鄉辦團練,參與鎮壓太平軍,受曾國藩賞識,令募勇立“鼎”字營。同治元年(1862)署江蘇常鎮通海道,後加按察使、布政使銜。

剿捻

同治四年 (1865年)率部北上,赴山東鎮壓捻軍,後任山東布政使。同治十三年(1874)授雲南布政使。光緒二年(1876年)升任巡撫,與總督劉長佑不合,次年調至京城另候任用。

抗法

19世紀80年代,法國政府推行殖民主義,派軍占領越南,繼而準備占領中國的西南腹地。光緒九年(1883)九月,法軍向清守軍劉水福部進攻。在民族矛盾已上升為主要矛盾的形勢下,清政府除加強兩廣防務外,並命潘鼎新為湖南巡撫,在二線布防。光緒十年(1884)調授廣西巡撫。潘鼎新馳抵南寧接印後,即奏請調兵遣將,駐守前錢。六月二十五日,清軍大創法軍於觀音橋。潘鼎新隨即駐軍諒山,扎兵於屯梅、谷松、堅牢等處要隘,與法軍初戰船頭、祗社,獲勝。但是清政府面對法軍武裝侵略,不主張抗擊到底,而乞求議和,李鴻章密令潘鼎新“戰勝不追,戰敗則退”,使清軍坐失戰機,處於防守挨打的被動地位。光緒十一年(1885)一月,法軍大舉來犯,諒山陷,師退,潘自請罪,清廷命其戴罪立功。二月,潘令楊玉科援軍守鎮南關,自駐海村為後援。海村為龍州要隘,背靠大河,命撤舟橋,示死決戰。二十三日,法軍攻鎮南關,楊玉科陣亡,鎮南關失守。鼎新率騎奪關,傷肘墜馬,經營救,繼續指揮戰鬥,以蘇元春為先鋒,經苦戰復拔鎮南關,把法軍趕到文淵。隨即法軍又由艽封繞道攻龍州,潘令淮、鄂兩軍迎擊,法軍退,又令馮子材、蘇元春二軍駐防扣坡。三月,法軍從北寧調兵三千至諒山,派越夫萬人運子彈糧食,揚言初八攻龍州。潘鼎新即會商諸將,採取先發制人,令馮部初四日出關攻文淵,王孝祺軍副之,蔣宗漢、陳嘉二軍分起設伏,蘇元春軍在關外往來援應,並誘敵深入,淮、鄂各軍居中截擊。馮、王二軍進戰,自山後攀崖越險,破敵兩壘,盡斃守敵。初七日,法軍分三路攻鎮南關,激戰兩晝夜,法軍大敗潰逃,沿陣屍橫遍野,清軍奪其輜重,奮起追擊,初十日克文淵,次日進駐巴平。追躡至諒山城下,潘鼎新騎馬指揮攻城,十三日克諒山,急率淮、鄂二軍追擊,連克觀音橋、屯梅二要隘,十七日克谷松。諒山抗法戰役中因清廷態度不明造成指揮不力而遭績,革職回籍。十八日他回京山交卸,曾作悲歌“ 兄弟一軍歸故里,河山百戰送蠻夷”。鼎新俟和議定後,乃由桂林歸無為僑寓。

晚年

他還於同治七年(1868)捐資重修廬江城內文昌宮、奎星樓,以後又資助建南京廬江試館。光緒十四年 (1888),清廷賞還鼎新原銜,是年5月12日感暑觸發舊傷逝世,終年61歲。

清史稿記載

潘鼎新,字琴軒,安徽廬江人。道光二十九年舉人,議敘知縣。鹹豐七年,投效安徽軍營,從克霍山,擢同知。十一年,父璞領鄉團助剿,被執不屈死。鼎新誓殺賊復仇,請分兵攻三河鎮,克之,負父骸歸。曾國藩聞而壯之,時方創淮軍,令募勇立鼎字營。

同治元年 ,從李鴻章援上海,連克奉賢、川沙、南匯,以知府用。克金山,又破賊虹橋,擢道員。二年,攻福山鎮,鼎新以開花炮炸賊壘,克之,解常熟圍,授江蘇常鎮通海道,以父喪未除,改署任。連破賊於楓涇及嘉善、西塘,加按察使銜。克平湖、乍浦、海鹽,獲賊銀三十餘萬兩充餉。破賊於璵城、沈盪、新豐。三年,會克嘉興,戰吳漊、南潯,會攻湖州,賊拒守晟舍,攻兩晝夜,傷脅,破升山九壘,奪三里橋,直抵城下,克湖州,加布政使銜,賜號敢勇巴圖魯。蘇、浙既定,賜黃馬褂,駐屯松江。

四年, 僧格林沁戰歿,捻匪益熾,畿輔震動,詔徵勁旅入衛,李鴻章遣鼎新率炮隊航海赴天津。尋命所部十一營移駐濟寧,擢山東按察使。擊敗捻首賴文光於豐縣陳家莊,又追敗之於沛縣、魚台、定陶。五年,敗賊於鉅野,解鄆城圍。築運河沿岸長牆,開黑風口淤河,引泗水灌之。賊屢敗於西華、太康,竄至油坊岡,鼎新夾擊,殪其酋。又追賊鄆城、菏澤、曹縣、東明,竄入河南境,追擊於杞縣柿園、嘉祥臥龍山。六年,遷山東布政使。築新河、濰河長牆,會諸軍守之。賊由東軍汛地偷渡濰河,衝出南竄,都司董金勝率馬隊尾追,敗之莒州、沭陽。鼎新追至海州石榴橋,據山下擊,時賊尚五六萬,連戰於馬陵山、臥龍寨,賊張兩翼來犯,鼎新為圓陣,賊不能撼,伺懈突擊,斬馘甚眾。追敗之剡城柴戶店、海州上莊,斬級千餘,殪賊目楊天燕、陳天福,其酋李宗世等乞降,加頭品頂戴。捻首任柱、賴文光先後就殲擒。

七年, 援畿輔,鼎新至饒陽,賊趨保定,繞其前迎擊,敗之。尋破賊於滄州郭橋、柳橋,殪其酋羅六。又戰高唐、吳橋,於捷地開減河,築長牆,抵東昌。迭蹙賊於德平、陽信、商河,與諸軍合擊。西捻平,予雲騎尉世職,晉一等輕車都尉。

尋命從左宗棠剿回匪, 鼎新請開預設親。九年,丁母憂。服闋,李鴻章奏留辦天津海防。十三年,授雲南布政使。光緒二年,就擢巡撫,與總督劉長佑不合,三年,命來京另候簡用,乞假歸。五年,召天津隨辦防務,七年,回籍。

十年 ,法越兵事起,起署湖南巡撫,調授廣西巡撫。時徐延旭出關兵挫,故以鼎新代之,命按治提督黃桂蘭等失律罪,讞擬輕縱,嚴旨斥責。命督軍進諒山,扼屯梅谷、松堅牢諸隘,鼎新奏請諸軍歸雲貴總督岑毓英節制,自為之副,不允。又私謂終歸和局,以節餉為主,不得士心。初戰船頭、紙作社,奏捷。十二月,法兵大舉來犯,諒山陷,師退,自請治罪,詔帶罪立功。十一年正月,鎮南關失守,總兵楊玉科戰死,喪提督劉恩河以次十餘員。鼎新傷肘墜馬,倉皇失措,退至龍州,詔奪職。法兵由艽封窺龍州,賴馮子材、蘇元春、王德榜諸軍力戰,大破之,復鎮南關,追躡連捷,克諒山。和議旋成,鼎新乃解任回籍。十四年,卒於家。李鴻章疏陳前功,乞恩復原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