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潘毓桂(1884-1961),字燕生,河北省鹽山縣人。清末舉人,日本早稻田大學法科畢業,偽天津市市長。其父潘文樓,曾在廣西做知府。
1917年潘毓桂任陳光遠第十二師軍法處長,兼任江西景德鎮統稅局長。1923年4月後,任蒙藏院付總裁,國務院參議,津浦鐵路局付局長。1935年6月,夥同石友三、白堅武發動“北平自治”。1935年12月,宋哲元任冀察政務委員會委員長時,任宋哲元的政務處處長,平津衛戍司令部高等顧問。
1937年的七七事變中,潘毓桂屢次向日寇出賣國民黨二十九軍作戰計畫,導致南苑失守,二十九軍撤退後,潘毓桂留下善後。1938年1月17日,任偽天津市長。至1939年,出國參加會議而離任。1940年3月任華北政務委員會委員,華北墾業公司董事長。1945年12月5日在北平被國民黨軍統局誘捕。關押在上海提籃橋監獄服刑。1961年11月12日,於監獄中病死。
罪惡漢奸
1937年7月28日的南苑之戰打的極為慘烈。在這次戰役中,國民黨第29軍副軍長佟麟閣和第132師師長趙登禹都犧牲了。據當時擔任華北駐屯軍第一大隊大隊長的一木清直後來的回憶,堅守那裡的中國軍隊面對面的死戰也不肯退卻、中國兵甚至負傷幾次依然衝上來拼殺。此時南苑的守軍,包括37師1部,佟麟閣副軍長率領的軍部人員和軍官教育團,特務旅孫玉田部兩個團,騎兵第九師鄭大章部的一個團,還有一二九運動之後,熱血學生組成的一個學兵團。其中,只有特務旅所部和騎兵部隊比較有戰鬥力。
28日凌晨,日寇總攻南苑,戰鬥一打響,其炮火就集中於南苑陣地南面的學兵團駐地。隨後,日寇突入國民黨軍隊的陣地中,殘存的學兵們寧死不屈,與日寇展開白刃戰,在佟麟閣率教導團趕來增援之前,近千名學兵犧牲於此役,傷亡十倍於日軍。這些死在肉搏戰中的學兵,都是北平各大學、中學的學生,他們的駐地在南苑兵營的南部,也是日寇攻擊可能性最小的地方。當日寇撲向南苑的時候,學生們領到槍才剛剛幾個小時!他們年輕,所以他們不懂國士的風度和深謀遠慮,所以他們儘管很多人連槍響要臥倒都不知道,卻以十條命換一條命的代價和日寇拼了刺刀。學兵團1700人中,活著回到北平的,不過區區600人而已,犧牲的學生沒有多少留下姓名。日寇以此為突破點,最後南苑失守。
事情本來不應該是這個樣子的,以佟麟閣、趙登禹的強悍,完全可以與日寇拼上一拼的,是誰透露了中國兵力部署的情況,讓日本侵略者以優勢兵力從最薄弱的環節突擊進去的呢?這個可恥的賣國漢奸就是潘毓桂。
潘毓桂當時是29軍宋哲元部的政務處處長,當他開完軍事部署會議後,立刻把整個作戰計畫、兵力配置秘密報告給了日本侵略者。日寇很快就找到了29軍的軟肋,集中優勢兵力,從其最薄弱的環節突破,給中國的抗日誌士造成了毀滅性的殺傷,這筆血債,讓中國人記得刻骨。但當時大家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甚至懷疑是宋哲元故意與日本人勾結在了一起,在連合毀滅抗日力量。
29軍開始撤退後,潘毓桂可恥的漢奸嘴臉終於徹底暴露出來,他明目張胆的投靠了日本侵略者,主動與日寇多方聯絡,“維持治安”。1938年1月17日,潘毓桂出任偽天津市長。
國民黨軍隊早晨剛剛撤退,潘毓桂就開始會見記者,當時他戴著一墨鏡,一副鎮定自若的樣子,入座之後,開口便說:各位都是朋友,已往的事不必談了,既往譬如昨日死,今日當如今日生。各位願意當漢奸的,留在北平,我潘毓桂保護他,不願當漢奸的,自己小心。此人直言不諱,甘為漢奸,“勇氣”是有,但真是無恥之尤。
1945年抗戰勝利後,潘毓桂被國民政府以漢奸罪逮捕。當他面臨審判時,竟然在審判人員面前鎮定自若,侃侃而談,毫無愧疚之色,他竟然這樣為自己詭辯,說出一番奇談怪論:他說他的漢奸做的很有“立場”,將29軍的作戰計畫交給日軍,是為了中日兩國的利益,指點日軍進攻南苑時集中攻擊缺乏訓練的學兵團駐地,也是為了中日兩國的利益。他對29軍的所謂出賣,就是為了能夠讓29軍中的反日力量儘快失敗,以免“戰事蔓延,禍及生民”,以使他那個偉大的理想得以實現——所謂賣國,乃為了愛國是也。
當時他一襲淡色的長衫,瀟灑自若,宛然一個大學教授,他的這番歪理竟然博得了在場的不少人的共鳴。可見當時,有著汪精衛所謂“曲線救國”(實為賣國)思想的人絕不在少數,那時的中國有著一個龐大的漢奸集團。只是這些人忘記了,由於潘毓桂的出賣,佟麟閣、趙登禹將軍以身殉國,132師兩團弟兄在團河全部犧牲,上千名學生兵們慘死在日寇的刺刀之下。這些用血寫成的罪行又豈容他抵賴。
漢奸潘毓桂被判刑後,於1961年11月12日病死於監獄,結束了他罪惡深重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