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碼
411521107:~001潘新居委會 ~200肖莊村 ~201徐寨村 ~202陡山村 ~203李堂村 ~204祁家村 ~205潘新村 ~206周家村 ~207九龍村 ~208廟沖村 ~209仙橋村 ~210宋樓村 ~211岳城村 ~212李橋村
沿革
潘新 鎮隸屬於羅山縣,於1961年設人民公社,1983年7月撤銷了人民公社體制,建立鄉人民政府和村民委員會。2000年11月,潘新鄉撤鄉建鎮,一直沿用至今。目前,潘新鎮轄陡山、徐寨、肖莊、李堂、祁家、周家、潘新、九龍、廟沖、仙橋、宋樓、岳城、李橋13個行政村和1個街道居委會,279個村民組,共8828戶36086人
基礎設施
潘新鎮交通便利,省道南信葉路橫穿東西,東連開(封)武(漢)路,西接京港澳高速,連線縣城與南部鄉鎮的交通幹線羅鐵公路縱貫南北,鎮村公路網健全,村村通水泥路。電力通訊網路發達,建有110千伏變電站一座,建設移動、聯通信號基站多處,開通了固話、移動、寬頻等通訊業務;有線電視信號與縣城聯網;鎮區金融部門齊全;科教文衛事業蓬勃發展,屬羅山縣中南部教育、交通、電力、通訊、郵政中心。
自然環境
地形地貌
潘新鎮境內多系淺山,局部丘陵和壟崗,海拔均在150米左右。
氣象氣候
潘新鎮處亞熱帶濕潤區的北部邊緣,屬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地帶,屬濕潤和半濕潤的季風型大陸性氣候,具有典型的過渡性氣候特點。氣候溫暖,雨量充沛,四季交替分明,冷熱差異明顯,日照充足,無霜期長。在全國建築氣候區劃中屬第III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5.1℃,最高月平均氣溫27.5℃,最低月平均氣溫1.8℃。多年平均降水量1149.7mm。夏季降水量占全年47%以上。耕作期為300天。年平均日照2115.5小時。
河流水文
潘新鎮河流總屬淮河水系,境內有淮河上游支流九龍河。潘新鎮內地表水資源比較豐富,是羅山縣域地表水流量較多的鄉鎮,地表水總量約2.05億立方米,全鎮有中小型水庫16座,萬方大塘500多口,總庫容2532萬立方米,有效的支持了全鎮農業灌溉用水。
土壤植被
潘新鎮土壤主要有黃棕壤、水稻土、潮土等。潘新鎮溫暖濕潤適宜多種植物生長,主要種植花生、玉米、水稻、小麥、油菜、茶葉。山林資源多為松、杉用材林,薪炭林、經濟林次之。
礦產資源
潘新鎮內礦藏有灰銻土、膨潤土等。
土地資源
本鎮土地總面積為95km2,其中林地38445畝,耕地58000畝,水域1 1306畝。目前土地利用仍以種糧為主,發展多種經濟作物,其次是利用荒地發展茶葉、板栗、林果、畜牧等。
風景名勝
潘新鎮山水秀麗,景色宜人。石山口水庫位於潘新鎮西北部,於1968年建成,控制流域面積306平方公里,最大庫容3.53億立方米。水庫水質好,風景秀麗。陳望樓聚義寨、丁崗烈士墓、英雄門等名勝古蹟吸引了眾多遊客,旅遊資源較為豐富,有很大的開發潛力。
古文化遺址
潘新鎮境內古文化遺址有多處:1、位於李堂龍井與余崗之間的龍井遺址,曾出土有殘石斧、各類陶鼎腿、磨光陶片等。2、位於祁家村宋畈與彭嘴之間的宋畈遺址為新石器時代遺址,曾出土多種陶器。
經濟情況
近年來,鎮黨委、政府立足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按照“工業強鎮、農業穩鎮、商貿活鎮、科教興鎮”的戰略思維,著眼於服務特色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茶葉生產、精米加工、畜禽水產養殖、勞務輸出等產業已成為全鎮人民的主要收入來源,孕育、扶持和壯大了天山糧貿有限公司、三鑫精米廠、旭東花炮廠、仙橋石材廠、油墩新型牆材廠等一批龍頭企業,其中天山糧貿有限公司、旭東花炮廠年產值均在2000萬以上。茶產業成為潘新鎮經濟發展的亮點,截至目前,全鎮共發展茶園面積約2.1萬畝,其中信陽申林茶業開發有限公司種植藪北茶1.7萬畝,年產值達8000多萬元;公司生產的“申林藪北”茶在中國信陽茶文化節、國際茶博會上屢獲金獎,公司先後被評為河南省“十強茶企業”,中國茶葉行業“百強”企業。全鎮現有青壯齡板栗園8500畝,年產優質板栗3000噸以上。2009年鄉鎮生產總值達3.17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507元。
新農村建設
信陽市農村改革發展綜合試驗區建設啟動後,潘新被定為改革試點鄉鎮,徐寨村為市級示範村。農村土地流轉全面推進。全鎮共流轉土地59156畝,申林公司租賃周邊四個鄉鎮山場、土地總計1.7萬畝發展茶產業,輻射帶動周邊5個鄉鎮近3000家農戶從事藪北茶生產,戶年均增收近萬元,現已成長為河南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中國藪北茶第一大基地、全國標準化茶園創建基地。農村社會保障能力明顯增強。城鎮低保基本實現應保盡保,農村低保覆蓋面逐步擴大,全鎮50%的五保戶實現集中供養;13所村衛生室已全部投入使用;95%的農民參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新型農村合作養老保險適齡人員參保率達80%以上。農民專業組織化程度明顯提高。潘新鎮藪北茶專業合作社入社茶農638戶,實現了茶農合作組織化,基地茶葉生產實現了專業化,牽頭成立羅山縣茶葉合作社聯合總社。為解決農戶在發展藪北茶產業的資金問題,籌集資金40萬元,牽頭成立藪北茶發展互助社,目前入社社員已達80多戶。建立藪北茶專業合作社黨支部,吸收茶產業發展帶頭人入黨,為藪北茶產業增添發展活力,藪北茶基地發展迅速。富民農機專業合作社、徐寨土地信用合作社、誠信生豬養殖合作社、徐寨農村資金互助社等均已步入正常經營軌道。新農村建設穩步推進。以創建文明、衛生、繁榮富強的小城鎮為契機,通過調整鎮區布局,拉大集鎮框架,完善鎮區功能,全面啟動了集鎮配套設施項目工程。先後爭取項目資金和招商引資近4000萬元,實施了鎮區硬化、亮化、淨化、美化工程,整個鎮區達到了“路通”、“水通”、“電通”、“寬頻通”,“三縱四橫”的集鎮框架基本形成,城鎮配套設施齊全;全面完成中心村規劃,仙橋新村、北街新村建設全面啟動,徐寨村新村規劃建房168套,目前已開工建設25套。
良好的地理環境,配套的城鎮建設,優越的商貿政策,為潘新城鎮化、非農化、產業化快速發展提供了基本條件,推動了全鎮工業、農業、服務業的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