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徑村

潘徑村

潘徑村是福建省泉州晉江市 東石鎮一個濱海大村,東連潘山村,西與下莊、麥園兩村毗鄰,南面臨海,北面東塔公路,原村名叫“塘邊”。又因潘徑村北原有大溝澗數條盤鏇曲折,根據其他地貌特徵又名盤澗(土名破澗),解放後取其諧音定名潘徑。

基本信息

村情概況

潘徑村是福建省泉州晉江市東石鎮一個濱海大村,東連潘山村,西與下莊、麥園兩村毗鄰,南面臨海,北面東塔公路,從村中通過,潘徑中學即在公路北邊。

地名含義

初開拓時,觀使公在下塘潭邊搭蓋一小屋安居,故原村名叫“塘邊”。又因潘徑村北原有大溝澗數條盤鏇曲折,根據其他地貌特徵又名盤澗(土名破澗),解放後取其諧音定名潘徑。

歷史沿革

潘徑村開基始祖觀使五郎公於明朝洪武四年,即公元1372年,明、清屬十都,民國33年(公元1944年)屬東石鎮潘徑保。

歷史人文

潘徑祖輩,善於變革,敢於開拓進取。清道光鹹豐年間(1850—1870)前後,按特定地理條件,決然將海埭大片良田,改建為鹽場,比農田收入成倍增加,而獲漁鹽之利,因而潘徑村經濟、人丁迅速增長,那時已成海都大村了。
一百年前,六柱份興老先生,因家境貧困,年輕時志在四方,毅然只身前往菲律賓。不久即在菲律賓白手起家,創業致富,並引導許多堂親往菲律賓經商。至此,潘徑村就由一個單一純農業鄉村變為一個漁、鹽、僑多種經濟的沿海大村了。因而有“日出六坎擔,雨來雙溝藤”的農諺在沿海流傳了。

歷史傳說

周太守牽馬上潘山
明朝洪武年間,江夏侯周德興被朝廷派任泉州府太守。
周太守平生博學多才,熟識天文地理,精通堪輿。在泉州供職期間,身懷皇帝朱元璋的密詔,踏勘閩南地區真龍正穴,斷絕龍種,以免再出真命天子與朱明奪天下。據說他一生斷穴無數,在閩南地區點斷的龍穴就達十八處之多。
一天清晨,周太守一行來到外龜山(埭厝山),隔著海灣眺望東岸,面前出現的竟是一個浮島(實為半島),形若雄獅臥伏於碧波之上。只見那:山並不高,巒嶺渾圓,如扣覆碗;地雖不廣,丘岱團聚,似浮饃饅。晨曦薄霧,巾紗輕撩,千條紅光照,萬道彩雲飛;青煙堆里,嶺頭樹冠連環如鬢髻 ;翠綠叢中,坡上草木綿延似茸茵;丹紅岸外,洋面波粼蕩漾閃珠光,一眼望去嬌態飄渺,氣勢崢嶸。
周太守覺得此山紫氣凝聚,龍光隱現,非尋常之地。便策馬繞過海灣,來到山下,懷著敬畏心情,下馬步行,緩緩上山。來到山頂,環顧四周遠山。只見:左有起伏行進的龍(前埔、石菌所在的丘),右有展翅待飛的鳳(麥園、岑兜所在的小嶺),前有印斗作案(金門島),後有青山為靠(大房蓬山),頭上金光普照,嶺下潮聲鐘鳴。真是靈山福地,王氣透出。太守脫口道:“此山若不現帝王,定孕仙家、出公侯。”遂審慎穴位,準備點斷。
周太守漫步潘山四周,細緻端詳山脈走勢,水流去向,卻看得東面之龍掉頭不拱,西面之鳳隔水無護,前面“印台”遠離不取,後面“靠山”隔涯無力。續又查看山體,只見山樑被數條水澗分割得支離破碎,更有面海山坡的三條大深澗,穿過山脊與背面坡的溝澗貫通接連,成了“破山之澗”,把山脈切成四段,破壞了風水格局,嚴損山體靈氣。
周太守看罷,說了句:“有此破澗,本朝無憂矣!”輕蔑一笑,不予理睬,整冠甩袖,翻身上馬,揚鞭而去。
然而,此處風水雖未被毀,“破澗”一詞卻成了這個地方(潘徑村)的俗名。

村容村貌

潘徑村是老革命支點村,解放前後,潘徑一批有志青年,在共產黨底下工作幹部的教育指引下不畏艱險,開展一系列英勇鬥爭,取得輝煌戰果,培養出一大批革命幹部,因此解放後,光榮的被評為“老根據地革命支點村”。

經濟狀況

截止2008年,農業耕地面積2500畝左右,海中灘涂3000多畝,可供養殖花蛤、紫菜等經濟作物。
比較成規模的製衣廠有60多家;石板材和鍛鐵廠20多家。

網路發展

擁有東石鎮第一個也是目前唯一一個村級百度貼吧--潘徑吧,東石鎮第一個大型論壇--東石線上論壇也是潘徑人創建,早在2005年就有“潘徑動感地帶”網站,曾大力宣傳潘徑村的正面形象,深受網友歡迎。

人文景觀

該村轄區內埭厝開發區公路北有張清水、張溫純、張伯鈞等三位烈士紀念碑,每年清明節前後附近中國小均帶學生來祭掃紀念碑,在此對下一代進行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
沿海重要哨位:潘徑村南海邊有一突出部,清代就在此建一海頭宮。原系漁民下海集中地。解放後成為前沿一重要哨點。站在宮口向南眺望,金門島山頭等景物居歷歷如在眼前,解放軍把此宮作為沿海重要哨點之一。解放軍在地圖上有非常明顯標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